耳目一新的生态敦煌……
光阴荏苒,岁月如痕,历史总是给后人留下许多难以忘怀又挥之不去的印象,在带来遐想、回忆或感悟、感怀的同时,还有诸多的思念、沧桑之感和不一般的情怀,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一贯的、执着的、有所追求的,既符合客观规律,又符合情理,完全在预料之中,就像敦煌这样的古城,就有一段不平凡的历史,也有许多文化、自然元素在内,仔细回味,不经意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敦煌情怀。
每每提及敦煌,相信绝大多数人和我一样,对此充满了好奇,或有神秘感,虽有向往之心、之情,但奈何路途遥远,加之其他因素,所以去过的人少之又少,但这并不影响敦煌在人们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其厚重的历史、独特的风貌,别具一格的民族风情文化等,总是给人们留下太多的思念、感受、回味和怀想,说着说着,思绪又仿佛飘向了祖国的大西北,因为那是一片神奇的地方,平时喜欢地理,对地图感兴趣的人士,他们一定不会忘记,敦煌的位置和地理环境,打开新版(2017年元月)的祖国地图,在左上部一片浅绿色、引人注目的地方,有一个哑铃状的部分,那就是甘肃,而在其西部,甘、青、新三省(区)交界的附近,稍加观察就不难发现,“敦煌”两字赫然在目,215国道、高速公路、还有铁路连通敦煌,交通十分便捷。而其右侧不远处,就是大名鼎鼎的莫高窟,这一颇具文化特征、文物和历史价值、旅游价值,还具有较高艺术品位和内涵的地方,给敦煌增色不少,当然也是令人神往的历史和人文殿堂,仔细欣赏,一定会对敦煌的过去、文化、古迹、民俗风情等有更多、更直接的了解,感受也就不一般了。
每每提及敦煌,尤其是沙漠旅游,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无疑是经典打卡地。但已鲜有人记得,就在2000年前后,月牙泉曾被宣告罹患“癌症”。
从敦煌市区出发,向南行走5公里,就到了鸣沙山下。起伏黄沙勾勒出一道道利落的曲线,三面沙山环抱,突现一泓月牙形状的清泉,水波荡漾,鱼翔浅底。
但一度时期,由于生态意识的淡薄或认识方面的问题,鸣沙山月雅泉周边曾经出了比较严重的生态问题,直接导致了生态环境受到不现程度的破坏,对当地环境造成了很大影响,对旅游业也有冲击,资料显示,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过量使用泉水灌溉,昔日一汪清泉所剩无几。此后,月牙泉还曾遭受水质污染。“更重要的原因是,地下水过量开采导致周边水环境恶化。这就说明,因人为的因素,差点葬送了月牙泉。
对此有关方面的专业人士认为,变一问题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地步,必须予以彻底治理,才能改善这一局面、鉴于此,20多年来,相关部门在月牙泉及其周边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为维系沙泉共生的微妙平衡,泉水南北两侧的沙山被封禁,人们漫步在月牙泉周边时,需要套上鞋套。
在采取措施,加大治理力度和精心呵护之下,月牙泉平均观测水位稳步回升,至2021年突破3米,近两年稳定在3.2米左右。
月牙泉保护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同频共振,再次昭示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在一次又一次的探索中,敦煌对生态文明建设有了切身体会:山水林田湖草沙,必须坚持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月牙泉就像敦煌绿洲的“眼睛”,不能只点“眼药”不除病根。实际上,拯救月牙泉的历程,也是各界揭秘沙泉共生的过程。
一方面,月牙泉是敦煌绿洲地下水位的自然露头,水位荣枯与地下水消长高度相关。另一方面,月牙泉与三面围绕的沙山形成了微妙的平衡,月牙泉一带起风,总是沿着周围的沙山作离心上旋运动,把山坡下的流沙往上刮。
因此,呵护月牙泉,既要严格管水,确保周边地下水位稳定,也要精准治沙,确保周边山不变形、风不改向。
此外,在我中学阶段以及参加工作,走上社会后,曾数次听说或了解过,敦煌的特色之一还有大众了解并感受的敦煌壁画,其优雅的画面艺术,不同寻常的精致构图,栩栩如生的人物造型,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无不令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由此也感受到敦煌与众不同的高雅品位和自然、人文风情,是那么浓郁、那么富有感染力,也荡涤着心灵,给人以别样的想象空间和视觉冲击力。敦煌壁画,特指中国敦煌石窟内壁的绘画艺术作品,属于世界文化遗产。敦煌壁画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等522个石窟历代壁画,规模巨大,技艺精湛,内容丰富,题材广泛。
对于敦煌,古往今来曾有许多文人墨客在欣赏、停留或参观之余,对其人文、景点、特色和艺术魅力纷纷给予较高的评价,特点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给人以丰富的艺术感染和想象力。如:角声吹彻梅花,胡云迎接秦政。白㕍西风紧塞,皂雕落日黄沙。汉使牧羊旌节,
阏氏上马琵琶;还有唐•王维所作的《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㕍入吴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通过上述文字和诗句的描述,敦煌形象已经跃然纸上,带给读者感叹、联想的同时,敦煌情结也会油然而生,印象进一步加深,如此,可能会情不自禁地想到云有所感受或实地了解,从而进一步使心目中的敦煌形象更加清晰。
定稿日期:2023年11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