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悦读”之路 不断提高自我
在如今瞬息万变的新时代,信息化、网络化已成为势不可挡的历史趋势和时代潮流,何以借助于这个良好平台,坚持“悦读”之路,与书相伴,力争用丰富的知识拓展视野,丰富内涵。适应时代的特点,从而将平凡人生演绎得精彩一些,充实一些,唯有持之以恒“悦读”,如此才能读出精彩人生,发现生活之美,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当然,如何坚持“悦读”,从而融入其中,我的认识是,必须深入生活,多多观察、了解,以愉快的心情和平和的心态对待读书,用知识丰富人生,了解社会,以新颖的视角对待知识社会,扩大知识面,有效、直接的途径就是读书,不断从中发现闪光点、不寻常和真谛,并将其与生活有机结合,启迪思维,更新观念,感悟故事,引发遐想,从而使人生在“悦读”中提升层次,增长见识,富有艺术性。
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曾有句脍炙人口的宣传语,给他们带来了视觉冲击,也启迪了心灵和智慧,这就是“书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而我认为,书籍也是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和良师益友,基于此,正确认识并善待书籍,认真读书,理智选读,用实际行动融入书香之中,是意识、行为,也是担当和义务,对此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实践证明,选择“悦读”是多么重要。过去尤其是在青少年时代,曾有一段较长的时期,我对此认识不足,兴趣不大,天生好像与书籍无缘,每每看到他人看书、学习,还不以为然。即使平时看的一些书,也是品位和内涵一般的时尚杂志,至于文学期刊、中外名著、小说及其他文学题材的书籍,很少接触,更不谈“认真”二字,当然也就缺乏基本印象。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认识的提高,个人的读书兴趣越发浓厚了,观念随之转变,对文学和阅读理解程度有所加深。俗话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此话不无道理。要写好作品,必须深入并了解生活。要了解生活,唯有认真读书,尤其是“悦读”更有特点、更加有效,也是思想认识提高的捷径,“悦读”使我对知识有了新的认识、感受,感觉到悦读不仅愉悦身心,丰富文化生活,而且有效扩大知识面,完善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且可以启迪智慧,提高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融入文学之中,用独特的视角发现不一样的人生,更能适应社会环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于是,我开始有意识投入到“悦读”之中,长期坚持下去,效果立刻显现。许多年前,我曾大致阅读观看了《××老字号》一书,全书别具一格,风格鲜明,特色明显,颇有特点,涵盖面广,该书简要地介绍了地方许多曾经名噪一时的老字号企业。读着读着,仿佛老字号的形象又重新呈现在面前,令人颇为感慨,尤其对这些老字号悠久的历史、经营过程和文化特征有了新的了解。当时我第一时间拿到书,但并没有认真去观看。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当我再次发现并翻阅此书时,感觉有必要重新认识此书的价值,于是我利用数个晚上的业余时间,仔细观看,在此过程中用新的角度审视老字号的历史、过去和现在,分析其成功的经验,就这样一篇接着一篇看,直至将书几乎看完,随着内容的不断深入,文字介绍的生动呈现,令我犹如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随着阅读的延伸,思绪渐多,感悟加深,思维发散,感觉良好,仿佛进入到了曾经的不平凡岁月,尤其是部分如今依然风采依旧的老字号,他们的故事、文化、特色、发展史等更引起了我的思索和兴趣。这些老字号是历史进程中的真实记载和具体记录,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他们的出现曾经引起许多人关注,也曾为繁荣地方经济,弘扬特色,服务大众,引导消费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给市民留了难以忘怀的深刻印象,成为一、两代人的良好记忆。作为读者,观看这样的书籍,是必须的,也是值得了解的历史记忆,因为这是城市发展史上具有特殊印记的时代,也是老字号风采集中展示的时期,仔细观看,从中可了解老字号的经营、成长、壮大和不平凡的经营之道,感受其昔日不同寻常之处,成为耀眼字号的光辉历程,从而有所了解,建立不同一般的老字号印象,同时使老字号的魅力更加呈现,老字号情结逐渐加深。
提到读书,一句名言说得好:“读万里书,行万里路。”古人有许多勤奋读书的例子。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名叫苏秦的政治家。年轻的时候,由于缺少学问,曾到许多地方做事,却得不到重视。回到家之后,家人也对他十分冷淡,瞧不起他。此情此景对他的触动很大。从此以后,他下决心发奋读书。常常读书到深夜,疲倦的身躯使他常常打盹,直想睡觉。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办法,准备一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就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如此连续的苦读,一年以后即出山,运用所学知识,说服六国,联合抗秦,完成了合众大计,自己也腰挂六国相印,成为历史上著名的纵横家。
有古人曾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由此可见,怎样读书是值得细细思量的,一本具有品位和价值的好书,是值得我们反复斟酌与品味的。然而并不是任何书籍都值得我们去反复阅读,尤其是现在的书刊市场,看似琳琅满目,种类繁多,实则鱼龙混杂,良莠不齐,需要读书人具备一双慧眼去认真识别。
定稿日期:2023年0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