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鲜明的德宏州……
熟悉地理的人士基本都知道,在新版祖国版图的左下方,有一片浅共同色的地方,地处中缅、中越交界之处,曾有社会上一些人称之为彩云之南,这就是云南,而在云南的西部,祖国的边陲,却有一个耐人寻味,令人神往的地方,对于很多内地人而言,那时似乎有几分神秘之感,那就是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部,面积11526平方千米,辖芒市、瑞丽市、梁河县、盈江县、陇川县,州人民政府驻芒市。这晨一派亚热风美丽风光,还有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人文特色明显,感受不同一般,一旦融入其中,就就心生感慨,还有些许回味和遐想。
“德宏”是傣语的音译,“德”为下面,"宏"为怒江,意思是:“怒江下游的地方”。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东面与保山市相邻,而北、西、南三面都被缅甸包围,故这五个县级单位当地人又俗称“外五县”。
德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富有特点和内涵,也是不可多得的具有人文特色的好地方,历史上,德宏就是颇有名气和特点的地区,至今已经数千年的历史,相传周威烈王元年(前425年),澜沧江、怒江中上游地区的傣族先民以“勐掌”(今保山盆地、汉译“乘象国”)为中心形成联盟国家“勐达光”。今德宏州属“勐达光”(哀牢国)的一部分。
傣语“勐”意为“地方或国家”,“掌”意为“大象”,“勐掌”即“大象之邦”或“大象之国”。“勐掌”就是司马迁《史记》中记载的“乘象国”;“勐达光”就是《华阳国志》、《后汉书》等古籍记载的“哀牢国”。
汉元封二年(前109年),汉朝征服“勐达光”(哀牢国)东面的滇(滇池一带)、昆明(洱海一带)、嶲(洱海以北)等国家和部族,在原“勐达光”领土上设置郡县、将势力延伸至“勐达光”(哀牢国),促使很多傣族先民越过怒江向西迁徙,德宏得到进一步的开发。
当然提到德宏州,除了浓郁的民族风情,大家和我一样,一定会当地颇有名气的泼水节形象深刻,许多人已经从影视作品或电视节目中有所感受,每到节日之际,很多当地群众和游客纷纷加入其中,大家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彼此相相泼水,场面壮观,扭转很好,热闹异常,据,在现场谁被泼到的水越,寓意着他就会吉祥如意,一切平安,哏汉族的祝福好运,幸福安康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这一传统节日已经成为泰州群众标志性的民族节日之一,有着广泛的影响和深刻的含义。泼水节,顾名思义,就是泼水,但怎样泼或特点却有讲究。傣族泼水节泼水的意思是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有相互祝福的意思。泼水节,亦称“浴佛节”,又称“楞贺尚罕”,是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以及泰语民族和东南亚地区的传统节日,当日,中国西双版纳、泰国、老挝、缅甸、柬埔寨等地,以及海外泰国人聚居地如香港九龙城、台湾新北市中和区等地的人们清早起来便沐浴礼佛。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泼水节是展现傣族水文化、音乐舞蹈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民间崇尚等传统文化的综合舞台,是研究傣族历史的重要窗口,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泼水节展示的章哈、白象舞等艺术表演有助于了解傣族感悟自然、爱水敬佛、温婉沉静的民族特性。
不仅如此,历史上曾有许多文人墨客对德宏州发出了由衷的感叹,他们纷纷用诗歌的形式予以赞美,从而留下了一些脍炙人口的优美诗句,令人印象深刻,铭记于心,因此,对其有了挥之不去的印象,如 滇西尽,德宏现;江流碧,山林翠。史迄东周,果占壁王朝, 雄踞边关,数百年,地连缅北,思氏麓川王国,疆域横跨上千里,威震边陲。历史往事,慨叹唏嘘。滇越乘象,汉代称谓。南方丝绸,人背马驮。 经缅傣,抵南亚;商贸往来, 翻越何止千山万水。 唐宋金齿,名噪一时;元明战事,烽火不息;思氏王朝,魂断明室;
辛亥民国,安仁誉边;盛世中华,京版有名。史事千载,方圆百里;山势绵延,河川纵横;竹木葱郁,稻花飘香。忆昔日,大象孔雀,珍禽异兽,徜徉林间;看今朝,傣族景颇,各族兄妹,安居乐业。大跃进时,云涌风起;改革开放,名声鹊起;边境贸易,云南半壁。八十年代,华夏满誉;德宏热潮,全国掀起。 西南开发,黄金口岸;国际通道,商贾云集;贸易往来,不绝络绎。如今德宏,欣欣向荣;璀璨世界,珠宝翡翠;咖啡之乡,全球享誉。喜哉今日德宏,欣逢盛世!壮哉德宏明天,辉煌壮丽!
通过上述文字描述,大家一定对德宏州有了不同程度的良好印象,也许有人已经有了神往之情,而那些曾经去过或接触过德宏民族的人士,他们的德宏情结也会由此逐渐加深,德宏的魅力更大展示,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后德宏州宏将会成是边境线的一颗明珠,未来可期。
创作日期:2023年04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