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当年的抗击新冠疫情……
光阴荏苒,岁月不居,往事如烟,一旦在某些特殊的场合或时刻,往往就会情不自禁地回忆起来,那感觉、那思绪绝非一些文字所能表达或描绘的,具有特殊的、不同寻常的意义,也有诸多联想,尤其是迎接新年,感悟传统和快节奏生活,体验忙中之乐的时候,我们怎能忘记曾经的历程和过去走过的路以及来时的路,更不能忘记铭记于心的一幕幕往事,只有有所回味,不断感悟,方能悟出一些东西,从而有助于自己走向远方。俗话说得好:那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此时此刻,每每看到这句耳熟能详,不同一般的话语,回顾当年发生在武汉、湖北乃至华夏大地惊心动魄的抗疫故事,不免陷入了一种无以名状的沉思之中……
如今虽已进入隆冬时节,大地一片萧条,许多人面对气温下降,寒冷难耐,期待春天早日来到的时候,许多人因此纷纷享受空调或暖气,不轻易出门,只是办理“年货”才会有所出去,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他们的追求和意愿,同时是自然界四季交替更迭的表现,面对大自然的各式光景,是享受自然,感受过程,还是讲究舒适,与自然“隔绝”,这不仅是选择,也是人生和生命的表现,适应自然,顺利四季变化,坦然面对气候、环境乃至人文方面的变化,充分展示自我,做自然的主人,让自然为人类服务,这是多么的富有情趣,也富于勇敢精神。曾几何时,就在我们熟悉的印象中,还有许多联想中,还是那个春意萌发,春光乍现的时期,在华中、在武汉又是一幅怎样的场景,若用难以置信,不堪回首形容,我想并不为过。面对一场突如其来,来势汹汹,传播迅猛的新冠肺炎疫情和突发状况,在中国共产党及其中央委员会的统一领导、部署下,一场上下联动,攻坚克难,阻击新冠疫情的特殊战争悄然打响了,中央领导统筹兼顾,合理部署,正确决策,及时从地方和军队抽调了大批医务人员、技术骨干、医学精英赶赴武汉乃至湖北各地,全力抗击疫情,这些专业人员一经到达,即深入到抗疫第一线,与当地医务工作者携手合作,相互支持与密切配合,共克时艰,充分发扬了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在抗疫那段最艰难的初期,许多直接与患者接触的医务人员,他们树立信心,不畏艰难,尤其不顾可能被感染的风险,忘我的投入到工作中,用责任、爱心、经验和技能,治疗或抢救了一批又一批新冠病毒感染者,精心治疗,精准施治,只要有一点希望就不言放弃。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医务和护理精英,每天身穿厚重的防护服,在患者比较密集的方舱医院、火神山、雷神山等多所集中治疗点,与患者面对面,认真检查,仔细问诊,详细了解病人的身体情况,分析病理过程,对症施治,保证效果。同时采取定点定人的治疗方案,力争取得满意的疗效。正是这些白衣天使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认真负责的职业精神,还有置危险于不顾,舍生忘死,前赴后继,从而谱写了一曲曲洋溢着集体乃至英雄主义的赞歌。他们的事迹是那么感人,也那么可圈可点,他们不愧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尤其值得一提的武汉某医院著名专家张定宇医师,不顾当时自己身体欠佳,一心为他人,心系患者,用执着的信念,精湛的医术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以大无畏精神执着追求,奋不顾身,踏实进取,率先垂范,努力工作,从而做出了突出贡献,起到了表率作用,为大家树立了榜样。
不仅如此,在整个抗击新冠疫情的全过程中。除了医务人员,还有其他相关人员同样付出了许许多多。许多外地的企业人员,供应商及菜农、果农等,同样为此而倾情奉献,他们各有侧重,心系灾区,从医用物资、设备到各类防护用品,从蔬菜、水果到大米、粮油等,充分发扬了全局一盘棋的集体观念,统一思想,步调一致,一切从疫情地区人民的需要出发,用热血、激情和大爱,无私支援疫情地区的政府和人民。特别在火神山、雷神山等医院的建设过程中,真正体现了中国速度和高效率,有关部门从接到通知、组织设计到调集材料、安排施工人员,加班加点抢抓工期,方方面面均体现并突出了统筹兼顾,保证重点,提高效率,务求实效的作风和原则,在大批工程技术人员和后勤人员的通力合作和相互支持、配合下,“两山”医院一天一个样,最终在预定的期限内顺利建成了这些特殊的场所,使许当地多新冠患者得以及时转移到此,进一步予以治疗,也为他们日后康复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经过连续不断的奋斗,加之一线人员的全力奉献。不可一世的新冠疫情终于得到有效控制乃至基本消除,当地市民得以安定,江城又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和繁华,这是值得记载的一段特殊的历史,也是铭记于心的一段往事,即使已经过去了一年多时间,但若有所回忆当时的情况,一幕幕动人的场景仍然会浮现眼前,仿佛就在昨天……。
初定日期:2022年0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