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忘怀的故乡……
“如今欣逢盛世,华夏祥和瑞气,故乡令人难忘,还有诸多记忆,往事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夜,传统情结仍在,回首颇有诗意,时下春意盎然,人们倍感惬意,美好时光常见,期待重游故地。”一首短诗,可能内容不是十分贴切,或者说十分准确,但此时此刻,最关键是用特殊的表达方式,不一般的特点,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由衷赞美。是啊,在这百花齐放的宜人季节,我也情不自禁想到了故乡,那令人有所记忆乃至魂牵梦绕的地方,虽然环境和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但不论何时,故乡情结是一直存在的,并不因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改变而淡化,而是在合适的时候有所呈现。欣赏您,故乡!赞美您,故乡!
曾经承载着往昔许多美好记忆和历历往事的故乡,虽然已离开那里很多年了,且有此记忆已经有些模糊了,感觉也不同以往。这些不算什么,故乡情怀是不会消失的,一时遇到合适的时机或场合,就会在不经意间呈现出故乡印象,尤其是一些有意义的故事或经历令人难以忘怀,不是因为这里有多特别,也不是这里有多美,环境有多好,而是因为我在这里度过了人生的起步阶段,而其中一些值得回味、有所感受和珍惜回忆的往事,不同寻常,耐人寻味,每每回想起,不免为之感慨,亦思绪如潮。我的故乡位于苏中平原,长江北岸,虽然名气不大,但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可见只有要特点或故事,就会有所记忆、故乡的名字就叫“双沟”,与知名的双沟大曲同名,曾经有人问我,是不是双沟大曲那地方,我直接回答说:不是,此双沟非彼双沟。多年前经常开车到附近送货的内弟当面告诉我,双沟新建了两条路直通237省道,其中一条就叫“天山路”(与仙城北路呈“T”型交叉。)双沟原是乡镇,邻近江都主城区,后区划调整并入仙女镇。如今这里发生了许多喜人的变化。由于这里毗邻主城区,交通发达,工业基础较好,还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虽不如江南或沿海发达地区,也缺乏名山大川,但这里也有值得描述或记忆的地方,这就是长期以来,这里的乡镇工业相对发达,是地方支柱产业之一,工业门类较为齐全,有许多家不同类型的工厂企业,在大家的视线中,江苏或扬州××××有限公司早已屡见不鲜,并不算上大的集镇,一片繁华景象,这里道路宽阔,商业集中,房屋鳞次栉比,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具有悠久历史和知名度的双沟中学就座落于此,这是我的母校,我曾在这里度过了四年的学习时光,以往曾经熟悉的场地和教室,现在已旧貌换新颜,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幢幢楼房整齐排列,现代风格凸显。那时,尚为青少年的我,对集镇的概念理解不深,感受一般,虽然每天经过这里的街道上,但因为太熟悉了,所以就不会刻意记忆了。镇子虽不大,但颇有特点。比如,许多年前,位于镇上的××厂曾设计并生产了微波针灸仪,由于质量可靠,技术领先,在欧洲某国举办的普罗夫迪夫国际博览会上一举获得金奖,不仅为国家和地方赢得了荣誉,而且为企业赢得了声誉。此事一时成为佳话,许多媒体曾有报道。还有颇有知名度的某某器材厂历史悠久,颇具规模,曾是地方的龙头企业,不仅产销两旺,而且具有技术优势,质量稳定,品种多,其产品行销各地市场,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企业。
当时的镇上虽只有一条街,但人气是旺的,影响也是大的,尤其是商业、服务业相对集中,加之这里曾是乡政府所在地,无论是规模还是气势都是不一般的,所以一度时期,这里成为乡亲们心目中的“中心”、“向往之地”,也是附近居民们购物和消费的首选之地。过去在校上体育课时,体育老师多次带领大家从校内操场出发,沿着镇主干道一路向南跑步前进,每次约有一千米左右。大家一起跑步,精神愉快。还有一次清明节,根据要求,学校师生步伐行前往江都烈士陵园 扫烈士墓。大家迎着朝阳,排着长长的队伍,抄近路徒步前往。一路上,大家发扬了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相互鼓励,振奋精神,不到一小时即抵达目的地。后来语言老师要求学生根据有关情节撰写相关文章,我写的一篇作文,曾被老师当作范文在班上阅读,时至今日仍有印象。
如今,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工作等方面的原因,我回故乡的次数明显减少,故乡的记忆或印象逐渐少了,尤其是近期发生的事情知之甚少,只能通过其他渠道略知一、二,这些零碎的信息自然不能全面了解,只有深入其中,才能有所感受,这点是不变的,对此我有所感悟……。
定稿日期:2020年4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