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成绩(分数)论实不足取……
如今在大批莘莘学子等待复课,家长关注疫情变化,期望早日开学,而本学期学习时间大为缩短,学习任务加重,教育任务和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如何正确理解客观情况,合理安排,有效面对,创造宽松的环境,营造更加浓厚的氛围,使广大学生从课业负担和疫情实际中解放出来,使他们在耐心等待,适应形势,满足学习任务的前提下,更好地体现他们天真、活泼、喜欢在兴趣中学习,活动中享受教育的个性,从而使他们更加合理地分配时间,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在学习过程中,享受轻松教育、快乐教育,均衡全面发展,而不是一味地以成绩(分数)论英雄,这样做并不理智,也不可取,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百害而无一利,于教育均衡也是弊大于利。
曾几何时,白卷英雄张××轰动一时,那是教育的悲哀,后来,教学秩序有所恢复,但由于形势、教学条件和观念等诸多客观原因,学生的学习任务不是特别繁重,教学内容和进程也相对轻松一些,如此,部分家长强调孩子的考试成绩尚情有可原,毕竟那个时代与现代不可同日而语,在竞争不算激烈的情况下,强调学习成绩是可以理解的。如今随着教育现代化和电子化时代的来临,教学改革的深入,学业任务的加重,内涵的变化,课程和内容以及教学方式方法均比过去有了大幅度的改革,即使学习环境和学习进度与过去相比也有了很大的变化。过去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已被适应现教学形势,培养复合型人才,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个性化发展所取代,如此的情况下,若是一味地强调学习成绩的重要性,既不现实,也不理智,这并不说明成绩并不重要,而是在完成日常学习,提高成绩,满足个性化学习的前提下,不唯成绩是论。成绩不是永恒的,而是有所变化的,尤其是一些有偏科现象的学生,在短时间内是难以做到各科目齐头并进的,只能面对现实,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在所擅长的科目方面继续努力外,不妨另辟蹊径,积极调整心态,在提高兴趣的情况下,暂时回避偏科问题,集中精力,在提高潜能,满足个性,扬长避短方面下功夫,继续努力,该考好的就全力以赴,没有把握或成绩有所浮动的科目乃至偏科方面尽力而维,不钻牛角尖,不给自己增加心理负担,更不能求全责备,而应当因势利导,在提高应用能力的同时,注重发挥学习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将学习建立在爱学、愿学、能学的基础上,而不是一味地强调考试成绩,带来不应有的思想负担,这样既不利于成绩的提高,也不利于释放压力。
成绩固然重要,但不是唯一,一名学习好、考试成绩好的学生,走上社会后未必就是实用型人才,过去曾有人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也做过统计,在各行业有所建树,取得长足发展,能力强的人才,他们在学里几乎就不是学习最好的,如此说明成绩不是唯一,全面进步才是根本,即使一时的成绩波动也大可不必动摇信念,而应该坚定信心,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使兴趣学习、自愿学习和适应性学习成为主流,这样教育现代化才能加快实现,更多复合型人才就能脱颖而出。
创作日期:2020年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