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情怀是多么浓厚……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催”。一首流传甚广且脍炙人口的著名诗句,即使在今天也有不寻常的意义,也因此而激起了多少人的思乡之情,同时唤起心中的故乡情怀,亦使身处异国他乡的游子们心潮起伏,思绪万千,毕竟乡音、乡情是特殊而难以忘怀的,也是挥之不去的永恒记忆。此时此刻,若是通过优美的文字将内心的故乡情怀予以表达,抒发一段真挚的情感。不仅是责任、是义务,也是浓厚的思乡之情和不同一般的故乡情结,这本身就是值得关心和留意的好事,也是颇有纪念意义的事,定当用心去做、去感受。难忘乡音、乡情,曾经美好的记忆犹如闸门一样打开,其中的诸多情怀令人动容,令人感慨。
乡 音
在全面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无论身处何境,我始终有一颗思念故乡的心,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更加执着,同时有着比较浓厚的故乡情结,虽长期以来一直身处他乡,但不论环境如何变化,心态和其他有所转变,家乡情结一直是真实存在的,作为一名在职场打拼许多年的“老臣子”,虽然因为工作、生活、家庭等种种缘故,目前已经背井离乡有几十年了,家乡的记忆并不是十分清晰,甚至有点逐渐模糊或淡化了,但每次回乡后,见到自己似曾熟悉的道路、河道和村落,还有许多曾经熟悉的面孔,既令人倍感亲切,也令人有所感慨。但以前每次家乡之行,由于时间关系,总是来去匆匆。但不论环境如何和心态怎样,每次来到家乡后,心情总是愉快的,感觉也是好的,尤其是听到一句句颇有特色且十分熟悉的乡音,不免令人有几多感慨。乡音是难忘的,特有的,也是永远不变的,每每听到一句句熟悉的乡音,曾经存在心中的一些乡恋、乡情就会由此散发出来,在那个特定的环境中,乡音是多么重要,也是多么亲切,更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仿佛又回到了过去的年代。一句熟悉的乡音,就是开启记忆的钥匙。乡音不能忘,乡音更有味,乡音给人不同一般的特殊记忆。熟悉的乡音给人诸多的感受和熟悉的感觉,这种感觉并不是常有的,在其他地方是不复存在的。随着乡音的持续和环境的适应,往事历历犹如电影一般浮现在眼前,故事一个接一个,其中不乏有特点、有感觉也有意思的。我的家乡方言近似于古城扬州,但有许多发音之处有所不同,习口语也有变化,对物品的言语表达也有不同。虽然来扬几十年了,但个别方言一直未改,每每不经意之间说出来,有同事便明显感到了,并作出了善意的提醒,于是我尽可能地注意,因为“入乡随俗”的道理应当理解,尽量与大家“入流”、“合拍”。但在我的心中,乡音是绝对不会忘记的。
乡 貌
故乡总是令人难忘的,作为从小生于斯、长于斯的人,我在家乡度过了漫长的童年、少年时期,曾经顶着寒风步行去上学,十余载寒窗苦读的一幕幕场景至今历历在目,或独自、或结伴,在熟悉的乡道上自由快乐地前行,精神抖擞,愉快有趣,走路也似乎多了几分干劲,昔日读书的日子虽比较单调,甚至辛苦,但是掌握知识必须读书,因此,学习是必须的,也是重要的。知识改变命运,读书快乐人生,这句至理名言一直令人难忘。因此,那时的学习和读书时光令人感慨,尤其是曾经熟悉的家乡学校、教室乃到操场、食堂,至今仍有抹不去的印象。还有,由于那个特殊的年代,经济并不是特别发达,群众也不富裕,大家基本住的是平房,一眼望去,广袤的田野上,一排排新旧参差不齐房屋整齐排列,或瓦房、或草房,还有的房屋掩映的一片绿树之中,别有一番情调。当时的家乡面貌变化不大,但感觉大片大片的空间,清新的空气,碧清的河水,绿色的植物,还有纯朴的民风,构成了一幅清新自然,古朴质感的故乡景色,给人不同一般的美好感觉。每每看到广袤的空间,不由令人想起了“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大有作为”著名诗句。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家乡的水多,有大河、小河,还有深井,尤其是有名的“西汪河”,更是许多人熟悉并向往之处,夏天灌溉农田用此水,村妇洗菜、淘米用此水,甚至有人洗、汰衣服也喜欢到此地。当年每到夏季,这里便热闹起来了,许多擅长游泳之人,在清澈的河口水中愉快的畅游,少数少年则在此相伴戏水,享受天然之乐。光阴荏苒,时过境迁,多少年过去了,尽管家乡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旧貌换新颜,一幢幢楼房拔地而起,不少居民已经过上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小康生活,而且部分人家已开起了汽车,这样的变化是十分喜人的。从乡貌的变迁感觉到时代的变化,如今的村民观念有所转变,外出旅游是他们的乐趣。但不论怎样变化,我的家乡情结一直存在,并不随乡貌的变化而改变,它会永远存在于记忆之中。
定稿日期:2018年元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