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剧第一幕是在修道院内,全体修女们肃穆、虔诚地在祷告,却发现唯独缺少玛利亚。画面切换,玛利亚正徜徉在自然中,全剧同名歌曲“The Sound of Music 音乐之声”此时出现了。玛利亚通过歌声抒发着对自然的热爱,她的性格与这座修道院似乎显得有些不那么和谐。画面再次切换,在院长屋内,3个修女就玛利亚去留问题各执己见,那首“Maria 玛利亚”现场感受很逗。院长嬷嬷的人物设定全剧观下来,对玛利亚一生无疑是有着巨大影响的。几乎所有人都因为玛利亚不能遵守修道院生活而争执时,她始终选择以宽容、理解来看待。与玛利亚谈心时那段对唱很动听,其实院长嬷嬷内心也和玛利亚一样喜爱音乐,玛利亚活泼欢乐的歌声也将院长曾经的记忆带回。她为玛利亚指引的第一条人生路竟然是“离开修道院?”她认为玛利亚应该趁年轻到外面的世界闯一闯、看一看,最后才能真正决定自己的归属。
玛利亚带着一丝迷茫走进了冯.特朗普一家,从此开启了家庭教师模式。当上校哨声响起,7个孩子出现在眼前很是惊艳。虽然很早就知道故事设定中有7个孩子,但是看到这7个无论从年龄、身高上依次成等差数列的孩子呈现还是很有感觉。当玛利亚得知上校家的孩子们不会唱歌,瞬间明白该如何担任这个家庭教师了。那首熟悉的歌曲“Do-Re-Mi 哆来咪”以前一直听的是英文版,中文版歌词刚开始还有些不习惯。但随着孩子们在玛利亚的带领下,通过形体、歌声来演绎,现场真的被折服了。剧中最小演员的年龄只有6岁半,最大的孩子不超过12岁。相较于女主玛利亚全剧中会有大段的唱,几个孩子更多是以合作、和声的方式演绎。每一个细微的动作设计都是经过台下不断地磨合、排练才有今天舞台的呈现,给几位小演员们点赞。剧中玛利亚演唱了许多歌曲,自己全剧观看印象最深的是这几句歌词“每当受伤,每当寂寞 ,每当我想哭,只要想起它们就不会难过,我就会变得快乐”。这首歌名叫“My Favorite Things 我喜欢的东西”,这首歌也是反复出现。正如歌词所说,当遇到心情低落、有困难时,玛利亚总会唱起这首歌来鼓励。我想玛利亚传达的更多是一种热爱生活的乐观,这种精神让院长嬷嬷从心底喜欢这个女孩,也让上校一家接受她。她通过歌声关心、了解每个性格迥异的孩子,让他们不愿意再离开这个家庭教师,而她的存在不仅只是个家庭教师。玛利亚更是融化了上校冰封多年的心,重新开启曾经对音乐的热爱。歌曲“The Lonely Goatherd 孤独的牧羊人”旋律响起时才发现是那么的熟悉,几个孩子因为害怕惊雷声,躲到玛利亚房间来。玛利亚带着孩子们唱起歌来驱走害怕,玛利亚和孩子们在床上又蹦又跳的。剧中大女儿Lisa有一首主旋律“16 Going on 17 转眼十七岁”,青涩、懵懂、情窦初开的年华,不料不久就因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而浮起愁云。当昔日的少年言语、行为粗暴地出现在上校家中,不仅Lisa心碎了,台下的自己心里也很是难受。歌曲“Edelweiss 雪绒花”出现在全剧即将结束的时候,以“冯.特朗普家族合唱团”的形式登台演绎这首歌。当最终宣布获奖名单时,上校一家早已离开,这段现场互动感觉很逗。纳粹党随即展开搜查工作,当时上校、玛利亚和孩子们正躲避在修道院内。当昔日的少年与他们遇到时,气氛瞬间凝结,有一丝的迟疑,但是那一句“这边没有人”让自己不由松了一口气。纵使立场不同,但面对着自己曾爱过的女孩,这也是他能为Lisa做的唯一、也是最后一件事,这应该也是二人最后一次见面吧。Lisa的再次掩面哭泣,自己的理解是对她酸涩、16岁花季的告别,谁的青春不曾懵懂、跌到?全剧最后画面定格在上校、玛利亚带领着孩子们翻过阿尔卑斯山,随着院长嬷嬷歌声“Climb Ev'ry Mountain 越过群山”,全剧至此结束。
自己对音乐算不上有很高的领悟力和多敏锐,这次选择看这部音乐剧其实是鼓起了勇气。冲着这个熟悉的故事情节和剧中许多动听的歌曲,而且又是百老汇经典作品。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觉悟也许有限,但一直希望可以现场感受百老汇经典音乐剧的魅力,通过艺术的熏陶自己提升音乐素养,事实证明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