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 家 歌 声
一、
山里的公路,如一条飘逸舒缓的彩带,从山顶向山根盘旋。
土家山寨是歌的王国,是歌的海洋。只要你能留意,洋溢着土家民族气息的歌就会时不时的送进你的耳朵。我坐在疾驰在山间阔阔柏油路上的车里,望着山间平坝里穿梭着花枝招展的土家妹子,沉浸在她们百灵般的歌喉中,思绪也随着她们的歌声飞翔。
一曲曲缠缠绵绵,一曲曲荡气回肠。
二、
土家姑娘有着自己的节日,这就是誉满鄂西的“女儿会”。
每年农历7月12这一天,山民们就会着沐浴如火似锦的朝霞,挟裹着晶莹剔透的甘露,从四面八方涌向山间小镇。
“早晨来是东路来,
望见西路一树槐。
槐树上面结槐子,
槐树下面挂金牌。
金牌上面四个字,
字字行行写歌才。
大字写起歌师傅,
小字写起歌秀才。
歌师傅,歌秀才,
手拿锣鼓唱起来”。
这是“女儿会”的开台歌。
简陋的戏台上,花枝招展的青年男女载歌载舞,他们唱着山民们热腾腾的生活,唱着姑娘小伙们火辣辣的激情。台下,人头攒动,他们为台上精彩的一幕幕高兴,喝彩。
土苗山寨的儿女有着传统的礼节,他们豪情奔放,热情好客。
“一张桌子四角方,
两张桌子合拢镶。
三盘果子四盘浆
红漆筷子摆八双……”
山外的客人们,请尽情的领略山里老乡们的心意吧。包谷烧酒是土家人的情,腊肉猪蹄是土家人的心。
三
“女儿会”是土家妹子朝思暮想的日子。姑娘们就会丢下针头线脑,穿上自己精心绣做的绣花鞋,一个个像出笼的鸟儿,急切的飞向天空,急切的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情感世界。
“一笔写东南,
今天无人管,
吃了早饭上街玩,
街前街后转。”
“找个俏冤家,
说着悄悄话。
金钗银簪接在手,
心儿交给他……”
土家姑娘有着自己谈情说爱的方式。据传,土司制度时,土司规定:凡到年龄的待嫁闺女,必须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男欢女悦必须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没有到进洞房的那天,是根本不允许见面的。对方长得怎么样,全凭媒婆一张嘴,往往是媒婆说得天花乱坠,洞房一见却是尖嘴猴腮,于是也就上演了一幕幕人间的悲喜剧。后来,有一薛姓人家,膝下无子,却养了九个如花似玉的女儿。那年,他从山外挑回了一大挑布匹和针头麻线,为了及时出手货物好跑第二趟生意,趁酒半醉解除禁令,让九个女儿梳洗打扮后一起上街摆摊叫卖。姑娘们也就趁机在闹市里找到了自己的意中人,倾诉爱恋,私定终身。那天恰巧是农历七月十二,自此,“女儿会”的习俗也就沿袭下来。每年这一天,姑娘们都会上街找到自己的心上人,把自己亲手绣的花垫底送给情郎,捧出自己一颗滚烫滚烫的少女之心。
四、
出嫁是喜事,哭嫁是风俗。哭嫁是土家山寨自古沿袭的风俗。
“一哭我的妈,
把我来养大,
女大就要到婆家。
二哭我的爹,
当家劳累些,
把多把少任你给。
三哭我的哥,
姊妹也不多,
逢年过节要接我。
四哭我的嫂,
对我实在好,
上敬老来下敬小。
五哭我的妹,
从小一头睡,
不知几时能相会。
六哭我弟弟,
勤奋读书藉,
知书达理人人喜。
七哭我舅娘,
陪我哭一场,
娘母从此各一方。
八哭我的叔,
一屋住两头,
大小事情要帮助。
九哭天快亮,
哭我爹和娘,
哭干眼泪痛断肠。
十哭天快明,
婆家来接人,
吹吹打打上轿门。”
“爹娘养我操尽心。
可惜我是草籽命。
草籽要由爹娘撒,
撒到哪里哪里生,
……
一朝成了它乡人,
霜打落叶离娘身。
爹娘一地女一乡,
难报父母养育恩。”
……凄凄哀哀娘哭女,
……缠缠绵绵女哭娘。
这是土家妹子的《哭嫁歌》。别情依依,声声入耳,牵肠挂肚,凄凄动人。
五,
出嫁之后,就要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夫唱妇随,料理家务。《十劝歌》就是送给初出阁的新娘子的。
“一劝姐,孝双亲,
人人都是父母生。
十月怀胎才临盆,
娘奔死来儿奔生。
二劝姐,要勤快,
人勤地勤家生财,
一个早晨砍捆柴,
三个夜晚纳双鞋……”
新娘呢,她们当然也有自己的打算和安排。听,对歌的新媳妇唱起了她的新生活:
“一根竹子尖打尖,
我在婆家好喜欢。
……
山坡采茶郎伴我,
栽秧我在郎身边……”
六,
新娘回娘家,只当使扬叉。情切切,意匆匆,乐哈哈,兴冲冲。没有载歌载舞,却有《豌豆花开》喜相迎。
“……
妈妈看见女回来,
针头麻线端出来。
哥嫂看见妹回来,
欢天喜地迎出来。
弟妹看见姐回来,
一杯香茶端出来。
全家迎接出嫁人,
核桃板栗端出来。
七,
巍巍大山的灵气滋润了土家苗家儿女无穷的聪慧,滔滔溇水的精魄哺育了土家苗家儿女无尽的欢歌。
青山不老,歌声不断。
歌声如潮,心灵如洗。这,就是大山深处的土家苗家山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