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交流QQ群:131705431
  • 文苑首页 >> 散文 >> 文章正文
  • 缝隙

    类别:散文 作者:泺桥 给他发短信 日期:2014/5/11 14:40:36 网友阅读:483次 网友推荐:1次  字号:   

    步入几条犹似甬道的古巷,曲折迷离,幽暗昏惑。脚下的青石板浸润着微凉的秋意,如同从地下渗出。秋雨是稀罕的,尤其是蒙蒙细雨。抬头望,屋檐夹道而驰,正如满织秋心的天空愁阴着眼。

    一条笔直的缝隙纵贯。

    相较繁华的都市,这里仍旧充沛着古朴,守着这个城市最渊源的根。两旁的墙面上满是镌刻岁月的痕迹,载着史册的沉浮、昔时的面容。

    岁月洗过,墙也斑驳…

    到了此处,浓稠的馥郁竟能褪尽我久久的愁思,我舒了口气,缓和心绪,倘若不如此,定是辜负了这古巷的渊薮。而其中参差的不仅有旧时模样,更甚的是其中氤氲的千回百转的情丝。

    老师在学校颇负盛名,住所不说豪奢,理应不如此荒颓。也不知何故老师择此而居,执拗着不肯迁至别处。我一度认为老师是淡泊,不曾想过老师有别的因缘。

    “有些东西,无论你如何成就,都不能割舍。那是根啊!”老师私下说与我的箴言在耳边涤荡,响彻雨巷。

    此番前往是受老师之邀。绕过几处陋巷,衣裳也湿了一层,丝丝凉意扣人心。悄然见着老师在青石台阶上搬弄花草。雨虽小,但花草固是经受不住的,已近凋零,老师却也没有将其拔除,大概是为了一个与明年的约定罢。其中是寄寓一种生的夙愿的。

    我上前帮忙,这才注意到其中有一株向阳草,这草与向日葵一样,绕着太阳,这许是老师的时钟罢,怨不得老师看得特别重,打先将其挪至荫处,生怕耽搁。

    干完活,老师请我进屋,顿时昏暗簇拥而来,老师家中没有接电,笼罩着屋内的光皆来自于一盏残灯和窗外。南方是多窗的,而此时镶在墙面的是那种除却现代气息的小轩窗,朱漆已剥落成参差不齐的鳞片,惹人惆怜,我不敢抚摸,然而不是怕摧毁,而是如同欣赏一朵兀自清幽的莲,可远观而不敢亵玩。

    透过窗,眼帘赫然打开一幅深情的黑白印画,画中一在湿润的台阶上的妇女槌击着衣服,响声深重而清脆,别无旁鹜地诉说着这里每一巷的古老。青苔肆无忌惮地在角落攀援,屋檐上顺势而下的雨滴将生生不息种在这里的每一寸土地。

    妇人微笑跟我打招呼,我用笑意回应。小孩从屋内端出一杯茶,递给妇人,妇人将手擦干,接过茶的那一刻,妇人的脸上洋溢着质朴的笑容。我真欢喜这样的场景。

    老师的声音从耳边响起,一杯茶递来,茶溢,诱过我鼻尖。陶制的茶杯,看上去有些年代了,上面还纹有交错的缝隙,触目惊心。我接过茶杯,犹如在惠收至尊的圣经。

    “老师,你在这里住了多久了。”其实我是明知故问,老师额前的皱纹,两鬓斑白是再铁铮铮不过的证据。

    老师不语,退回一隅。

    “这儿真美。”我由衷地说。

    “可惜了哟,这里要拆迁了”趁着还

    在,叫你来看看,日后就见不着了。”

    微暗处传来一阵叹惋,这时我看见老师眼角倾泻而入的皱纹浸润着一点不深不浅的愁思。

    脚步声愈趋愈近,进来一个青年小伙,满脸朝气,额边雨水与汗水交融辉映,许是刚劳作过。

    “王老师,过几天要拆迁了,有什么要帮忙的尽管说,不用客气。”谈吐中,明眸皓齿。

    “哎,好,坐下喝杯茶罢。”老师笑开了嘴。

    “不了,我正要赶赴下一家哩。”说罢便向外走去,留下一撮背影。

    我坐在条案上,如坐针毡,生怕损坏这里的每一寸古老。刚才那一幕历历在目,撩拨了我心底的愧意。

    “别看人淳朴,他可是同济大学的博士生呢,只是他父亲的生日,他放弃了博士生的考试哩。”老师的语气稍带骄傲,似乎刚才那个小伙子就是他儿子似的。

    谈笑风生中,我想,所谓的乡情亦不过如此,而我又何曾于繁华都市中见过呢,或许在梦里水乡罢!

    若干年后,又当我回到这里,是否还有那样黑色的屋檐,向阳的盆栽,盎然的青苔,剥漆的窗台,劳作的妇人,淳朴的小伙,还有那厚重的情丝。想到这里,泪意不禁。无奈,只好将其倾注于杯中,任其挥发。

    老师在这里守了半个世纪,这样漫长的岁月占据了老师的青春与年华,他不曾生悔。那一封封情丝织成一份倔强,审视着这个城市的心弦与步伐。任何人都会在这份倔强前低头,而且心甘情愿。

    离开时,又踏在那一甬道上,青石板上回荡着我的足迹,细细聆听,那是最洗练的裂帛之声。仰望,那一纵贯的缝隙已失了秋雨,初霁。

    秋雨总是如此,习惯了不辞而别。

    有些人的消失,不等我们的回首;有些错的铸成,不等我们的挽救。

    就是湮没在车水马龙之中,浪掷在繁华峰口,也要记得自己足迹的源流,更是难能可贵啊…

    本文评论 (共 0条)


关注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