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提示: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刊内网址(202504期):
http://www.jishujingji.cn
3、刊内邮箱:jishujingji@cste.org.cn
4、刊内电话:010-65055536
官网电话:18515632865
5、微信公号:技术经济
6、出刊日期:月刊,每月25日出版。
2025年5月26日星期一
《技术经济》投稿指南
【官网信息】
《技术经济》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主办的全国一级学会的学术期刊,月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11-1444/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002-980X,邮发代号为80-584。主要刊登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学术论文,欢迎广大作者提供具有创造性的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方法研究及高水平的文献综述、学科发展述评、学科前沿评介等稿件。
核心栏目
宏观技术经济 聚焦宏观及区域性技术经济问题研究,涉及政策法律法规及国家层面重大问题顶层设计研究,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培育战略科技力量,新型举国体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高水平对外开放,国际技术经济合作,跨区域技术经济合作机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技术经济规律性问题研究等领域。
产业技术经济 聚焦特定行业及产业技术经济重大问题的研究,涉及产业共性技术、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打造产业链链长、破解卡脖子难题、科技及产业革命、重点行业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科技创新、未来产业发展、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经济、能源经济、智慧城市、金融科技、区块链、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及创新链安全、产业融合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现代服务业发展,以及农业、林业、能源、交通、冶金、石化、化工、轻纺、通信、电子、文化、体育、国防、区域发展等行业及前沿新兴领域的技术经济问题。
企业技术经济 聚焦企业技术创新模式、方法及效率等重大问题研究,涉及企业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企业创新动力和激励机制、企业技术竞争与战略决策、企业技术变革与行为特征、企业技术选择与扩散机理、企业技术投资风险与不确定性评价、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及人力资本增值、企业技术应用与管理效率提升、企业社会责任及绿色低碳投资等领域。
技术经济管理 聚焦技术经济相关的管理类问题研究,涉及重大科技攻关、科技创新联合体建设、技术孵化、科技创新生态、平台经济发展、网络经济创新、人工智能和大模型应用、科技人才培养、技术管理、知识产权、新型研发机构、开放创新生态、新质生产力、科研组织模式创新、神经经济管理、复杂科学管理等领域。
技术经济评价 聚焦效率、效果、影响及可持续性等分析评价模型方法和应用案例等研究,涉及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工程技术经济、科技研发效率提升、价值工程、工程科学决策及技术经济评价、决策智能化、可持续发展、技术经济标准化等领域。
专题栏目 聚焦最新政策、热点议题等领域。
稿件模板
1、编排顺序:中文题目、作者、作者单位、中文摘要(300字以内)、中文关键词(3~6个)、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正文、参考文献(不少于8篇)、英文题目、英文作者姓名、英文作者单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
2、请按照稿件模板提供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学历(在读或毕业),职称,工作单位,研究方向;基金项目(请注明来源、名称和编号)。
3、标题层次:一级用“一、”(黑体四号),二级用“(二)”(黑体小四),三级用“1.”(黑体五号),等。正文宋体五号,单倍行距,左右上下页边距均为2厘米。
4、图、表应遵循“先见文,后见图或表”的原则,且顺序编号,图题、表题应准确、完整。表应顺序编号(表1、表2等),并写明表题,且居中位于表的上方;若有表注,应写在表底线下左侧。正文中的图应随文出现,顺序编号(图1、图2等),并写明图题(如有分图需提供分图题),且居中位于图的下方,图序和图题间空一个字距;图中文字用6号字。
5、彩色图需转成黑白图。
6、重要的或后文将提及的公式,应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序号,序号加括号;推导过程的中间步骤应尽可能忽略,各种符号应遵循有关规则;特别注意参数和变量的符号(包括下标),参数和变量字体均为斜体。
7、字母符号请用法定计量单位、符号和标准化、规范化的名词、术语。
8、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标注方法采用著者-出版年制,务必与文末的参考文献相对应。
9、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应严格遵照《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15)。
10、全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关于地图使用规范的说明:
根据自然资源部关于印发《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规范》的通知,请参考以下附件要求使用地图。
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规范-自然资源部2023
带国界线的地图,请直接在国土资源部官网上的标准地图服务平台下载各类相关“带有审图号”的工作区域地图,在标准地图上呈现研究成果。
地图下载网址:http://bzdt.ch.mnr.gov.cn/
学术论文摘要的撰写
(一)摘要的功能
摘要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要素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为此,应当明确摘要的功能。摘要的功能包括:
1)使读者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为读者检索论文服务。一般来讲,读者检索到论文题名后,主要通过摘要来判断论文是否有阅读价值。
2)为科技情报人员和计算机检索提供方便。论文发表后,文摘杂志或数据库对摘要可以不做修改或稍做修改而直接利用,从而避免他人编写摘要可能产生的误解、欠缺甚至错误。
随着全文检索光盘的出现、期刊上网,摘要吸引读者和介绍文章的功能越来越明显,可以说,摘要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论文的影响力和被利用情况。
(二)摘要的撰写
摘要的撰写需要特别注意如下方面:
1、要素齐全。不能只是说明“做了……”、“分析了……”等,而是要清晰阐述研究的结果和结论,重点应突出作者研究的创新性结果,特别是本研究的新发现、新规律、新关系。方法、模型类论文应当交代清楚模型构建的原理、步骤,所用方法、所建模型的特别之处,如优势、具体特点等,不能泛泛地说“很好、很快”等。
2、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不要对论文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论)。
3、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得信息;应避免对标题进行重复叙述。
4、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摘要的写作顺序要按逻辑顺序安排;句子之间应上下连贯、相互呼应;慎用长句,句型力求简单;每句话要表意明白,无空泛、笼统、含混之词。
5、要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新术语或尚无合适汉文术语的,可用原文或译出后加括号注明原文。
6、除实在无法变通外,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出现插图、表格。
7、不用引文,除非该文献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
8、缩略语、略称、代号,除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在中文摘要中首次出现时应给出中文解析;在英文摘要中首次出现时应给出全称。
参考文献格式
参考文献的标注方法采用顺序编码制,
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次序标引,用[1][2][3]……编码表示,置于引文右上角,相关信息集中列于文末。具体如下。
普通图书:
[序号] 主要责任者.题名[M].译者, 译.(如有翻译者可填此项).版本项(初版不填). 出版年, 出版地:出版者,起-止页码.
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J].刊名, 出版年, 卷(期): 起-止页码.
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 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论文集和会议录[C]、汇编[G]中析出的文献:
[序号] 会议论文主要责任者. 会议论文题名[C]//会议名称, 会议举办地(论文集出版地): 会议主办方(论文集出版单位), 会议举办年(论文集出版年): 起-止页码.
[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G]//原文献主要责任者. 原文献题名.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起止页码.
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 年份.
学位论文: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 年份.
专利文献: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 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
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
电子文献:
[序号]作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M/CD——光盘图书;J/OL——网上期刊;EB/OL——网上电子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