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提示: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或邮箱投稿。
2、刊内网址:http://www.chuban.cc(202502期)
(中国出版网)
3、投稿系统:https://cbck.cbpt.cnki.net/
4、刊内邮箱:bjcbck@126.com
5、刊内电话:010-52257113,52257117
6、出刊日期:月刊,每月20日出版。
7、微信公号:出版参考(chubancankao)
2025年4月10日星期四
2025年《出版参考》杂志重点选题方向
【官方微信公众号信息】
出版参考2025年01月21日
为方便广大作者选题,有效提高投稿效率,本刊发布2025年重点选题方向,期望能为业界、学界同仁提供指引。
一、出版理论研究
出版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新时代出版服务文化强国建设的理论探索与实践路径
国家重大文化发展战略中出版的地位和作用
新质生产力与出版高质量发展路径
出版在建构中国特色自主知识体系中的主体功能
二、出版应用研究
出版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出版业生态治理体系
出版业数据要素与数据资产
数智时代出版新业态、新模式
数智时代出版生产模式(组织结构)
数智时代知识资源服务高质量发展
数智时代编辑出版管理
数智时代学术出版评价
数智时代出版伦理(知识产权)
人工智能与出版的耦合作用
数字出版资源管理与认证机制
新型出版业态生产与传播
三、编辑出版实践
“十五五”时期出版业发展战略与文化强国建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案例分析
出版产品、出版品牌典型案例分析
AI与编辑出版实践
古籍整理出版及数字化利用
教育出版服务功能研究
数字教材与教学协同性研究
四、市场营销
出版业新媒体运营与营销实践
出版物市场运营案例分析
出版机构版权价值转化案例分析
五、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
数智时代出版机构人才培养模式
出版学科建设与培养模式
出版学科共建的作用机制
数智时代编辑职业发展
数智时代学术期刊编辑角色定位
六、全民阅读
全民阅读的深化与发展
有声阅读与有声出版物研究
阅读行为与场景研究
数字阅读与阅读心理研究
经典传承与大众传播的作用研究
七、对外传播与出版
中华文化走出去与国际传播
出版走出去与效果评估
学术出版走出去发展路径研究
国外出版机构运营模式
国外学术出版模式
八、出版文化与跨学科研究
出版名家、大家研究
国内、国外出版机构发展史
出版与相关学科交叉建设
《出版参考》稿件格式规范(2025年版)
【官方微信公众号信息】
出版参考2025年01月21日
尊敬的各位作者:
《出版参考》是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管,中国出版协会、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知名行业期刊,《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中国应用型期刊评价研究报告(2023年版)》应用型入库期刊。
为规范论文格式,提升期刊质量,进一步积累、传播学术研究成果,本刊从2025年第1期起,采用新版格式规范,敬请各位作者投稿时参照。
投稿方式
本刊目前有以下两种投稿方式:
1.邮箱投稿:bjcbck@126.com
2.中国知网投稿:https://cbck.cbpt.cnki.net/portal
具体投稿事宜可致电本刊编辑部咨询,电话:010-52257117/52257110。
篇幅要求
稿件篇幅以5000-8000字(包括摘要、关键词、注释及参考文献、表格、图片等)为宜。
注意事项
1.稿件应具有学术性、专业性、创新性,保证无学术不端行为;稿件内容符合《出版管理条例》规定,无违背国家法律法规之内容。
2.稿件应符合学术论文格式要求,并附300字左右中文摘要,3—6个关键词。关键词应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中选择规范用词。
3.文后附作者简介与联系方式,包括:作者工作单位、职务、职称、主要研究方向及代表性学术成果;联系地址(快递可达)、邮政编码、电话号码、电子邮箱。
正文格式规范
1.稿件一般设四级标题,其中一级标题序号为“一、”,二级标题为“(一)”,三级标题为“1.”,题后一般不加标点(必须使用问号、省略号、书名号等标点除外),独立占行;四级标题一般为段前题,序号为“(1)”,句末加句号。不求四级标题俱全,只设2级标题时,用一、二级或一、三级,设3级标题时,用一、二、三级或一、三、四级,全文统一即可。
2.专用名词、术语、数字、计量单位等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正文中使用外文人名、地名、机构名、术语、书刊名以及影视、歌曲、文艺作品名称等,首次出现需译成汉语,并用括号标注外文原名(广为人知的专有名词,如知名人士、机构名等除外);外文书刊名以及影视、歌曲、文艺作品名称等,需用斜体;地名、机构名、术语等,在首次标注外文原名及缩写后,再次使用可用外文缩写。
3.凡有图、表的稿件,全文依序分别编图号(如图1)、表号(如表1),图号、表号应在正文中明确提及。图、表设计、格式应符合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学术出版规范•插图》(CY/T171—2019)、《学术出版规范•表格》(CY/T170—2019)等规范。投稿时,表格随文插在应在位置,插图单独附在文件夹中打包投至投稿邮箱。
4.图、表引用相关数据、资料等应注明来源,或对图、表中某些内容进行注释说明,前者以“资料来源”、后者以“注”的形式,置于图下或表下。图、表文字应清晰可辨,图中文字应根据表意层次有字体、字号等差别。
5.本刊采用单黑色印刷,投稿时应将图、表内容制成黑色或适当灰度,避免辨识不清。
参考文献与注释著录规范
1.参考文献著录按国标《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15)执行。常见著录格式示例如下:
期刊文献:[编号]作者.题名[J].期刊名称,出版年,卷(期):页码(页码著录分直接引用或概括性引用,前者著录引文所在页,后者著录文献起止页).
例:[1]杨洪升.四库馆私家抄校书考略[J].文献,2013(1):56-75.
[2]于潇,刘义,柴跃廷,等.互联网药品可信交易环境中主体资质审核备案模式[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52(11):1518-1523.
普通图书:[编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页码.
例:[3]魏玉山.2022—2023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24:143.
报纸:[编号]作者.题名[N].报纸名称,出版时间(版次).
例:[4]丁文详.数字革命与竞争国际化[N].中国青年报,2000-01-20(15).
电子资源:[编号]作者.题名[EB/OL].(发布时间)[引用时间].网址.
例:[5]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的通知[EB/OL].(2021-06-25)[2024-09-20]. 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1-06/25/content_5620813.htm
因篇幅所限,仅举期刊、普通图书等常规文献著录示例,引用论文集、会议录、报告、学位论文、专利文献、标准文献、专著中的析出文献以及电子资源等,其文献著录内容、格式各有差别,请依照国标《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15)著录,务求信息准确,格式无误。
2.对稿中某些内容进行说明,对相关内容进行解释、校订、补充和扩展,均采用注释方式,依照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学术出版规范·注释》(CY/T7121—2015)执行。
3.文内文献序号、注释序号以文为单位,按序合并编号,均用带方括号的阿拉伯数字上标。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将各篇文献的序号依次列出如“[2][7]”;引用连续序号的文献同理,如“[5][6]”。
4.参考文献及注释依序合并置于文末,用带方括号的阿拉伯数字序号。文中多次引用同一文献时,文内分别编号,文后参考文献合并著录。
例:[1][5][10]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M].2版.北京:中华书局,1982:页码。多次引用出自同页,著录一个对应页;多次引用出自不同页,按序著录对应页,并以逗号隔开。
5.基金项目等在文章标题后加“*”上标,项目名称、编号等信息在稿件首页以脚注标注;多作者时如需注明通讯作者,在其姓名后加“**”上标,亦在首页以脚注标注。
例:
* 本文系 2023 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项目编号:××××××)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通讯作者:×××
6.引用文献应尽量引用纸质版正式出版物或权威资料、文献。
请各位作者投稿前务必认真阅读本刊稿件格式规范要求,并据此修改文章格式及参考文献与注释,避免后期不必要的文章返修,耽误审稿进程。
感谢各位作者与读者一直以来对《出版参考》杂志的厚爱!
《出版参考》杂志社
202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