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提示: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刊内网址(202302期投稿须知处):
http://devjava.odb.sh.cn/fudanNews/client/contribute.html
3、投稿也可以登录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网站点击投稿系统:
https://xwxy.fudan.edu.cn/
4、出刊日期:月刊,每月出版1期。
5、微信公众号信息:从未向作者收取任何审稿费、发表费、版面费等一系列与稿件刊发相关的费用。
2023年7月27日星期四
《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新闻大学》《新闻记者》和《新闻与写作》联合发布2025年重点选题指南
【官方微信公众号信息】
新闻与传播研究 新闻与传播研究2024年12月31日 10:26 北京
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专栏
1.习近平文化思想传播研究
2.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下党媒理论创新研究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专栏
1.数字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
2.抗战时期中共的大宣传经验与当代启示研究(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专栏)
3.抗战时期中共的国际传播实践与当代启示研究(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专栏)
4.中国共产党的传播观研究
中国自主新闻传播学知识体系建构专栏
1.中国新闻传播学原创概念、理论和范式探索研究
2.全球新闻传播学术史与思想史研究
3.华夏传播研究
4.中国特色媒介与传播观念的溯源与知识考古研究
5.新闻传播学的跨时空和跨学科知识生产的脉络路径研究与反思
新闻学
1.智能传播时代新闻学元问题与核心概念研究
2.新闻学理论范式、争鸣与未来
3.融合新闻理论与实践研究
4.推进新闻宣传与网络舆论一体化管理研究
5.完善舆论引导机制和舆情应对协同机制研究
传播学
1.智能传播语境中传播学研究的新理论、新范式、新方向
2.媒介本体论研究
3.AIGC语境下知识传播研究
4.传播力提升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
5.我国国家战略传播体系建构研究
6.智能与计算传播实证方法研究
7.数字时代传播质化研究的规范与创新研究
新媒体与网络传播
1.整合网络内容建设和管理职能研究
2.网络数据安全研究
3.互联网本质认知的理论探索研究
4.数字媒介与乡村振兴研究
5.青年数字媒体实践与意识形态研究
6.老年群体新媒体使用研究
7.无障碍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
8.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下的隐私问题研究
9.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版权研究
10.人机传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1.多模态传播与情绪感知研究
12.中国三十年网络流行语的媒介记忆研究
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
1.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实践研判与理论供给研究
2.全媒体传播体系中生产传播机制与评价体系研究
3.智能传播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系统性变革研究
国际传播
1.国际传播中的认知竞争研究
2.全球南方国际传播研究
3.“一带一路”中的国际传播研究
4.大传播视野下国际传播效能研究
5.国际传播的中国模式研究
6.文明交流互鉴与跨文化传播研究
7.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研究
媒介文化
1.网络空间青年流行文化研究
2.当代青年数字化生活形态研究
3.中华文化数字传播研究
4.文化比较视野中的中国传播思想研究
5.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实践与理论建构研究
6.文化与科技融合语境下的新型文化业态研究
7.数字时代非物质遗产传播研究
8.银发群体的数字接触与文化产业构建研究
关于假冒《新闻大学》期刊投稿网站的特别声明!
【微信公众号信息】
新闻大学 新闻大学 2023-07-24 17:13 发表于上海
尊敬的各位作者,你们好!
近期,我们发现有网站冒用《新闻大学》期刊的名义在外收取稿件,骗取作者信任,为避免广大作者上当受骗,本刊编辑部郑重声明如下:
(一)《新闻大学》采用网上投稿方式,唯一官方在线投稿网站:http://devjava.odb.sh.cn/fudanNews/client/contribute.html
或登录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网站点击投稿系统:
https://xwxy.fudan.edu.cn/
自2019年底投稿网站启用,所有投稿、专家审稿和稿件修改事宜一律在投稿系统内进行,不再接受邮箱投稿。
(二)《新闻大学》自创刊以来至今从未向作者收取任何审稿费、发表费、版面费等一系列与稿件刊发相关的费用!稿件一旦被采用,即付稿酬。凡是向您索取版面费或涉及与本刊投稿无关事宜的均系假冒。
敬请广大读者和作者务必留心,特别是在使用搜索引擎查询本刊信息时注意甄别,谨防受骗。如遇到此类行为,请及时保留证据与编辑部联系或向有关部门举报。我们将保留追究不法分子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有任何问题可直接与我们联系确认。
电话:021-65641289
邮箱:xwdx@fudan.edu.cn
《新闻大学》编辑部
2023年7月24日
《新闻大学》投稿须知(2022年修订版)
【官方微信公众号信息】
新闻大学 2022-02-08 11:24 发表于上海
前言
为进一步规范稿件刊发格式,本刊自2022年起采用新版参考文献著录方式,文末参考文献由以往按文中出现顺序排列,改为按著者汉语拼音字顺或按英文首字母顺序排列(详情见下)。
欢迎海内外学者不吝赐稿,敬请来稿时注意以下事项。
《新闻大学》是教育部主管、复旦大学主办的新闻传播学学术理论刊物。新闻大学之“大学”语出自语出《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本刊办刊宗旨为“新闻理论探讨、新闻实践研究、新闻人才培养、新闻学术交流”,偏向于刊发有明确问题意识、理论性强、形式规范的研究性论文,不再刊发单纯的描述性报告或对策类探讨等类型的文章。
本刊实行专家匿名评审制度。
一、基本要求
#来稿以8,000—13,000字左右为宜(加注释和参考文献一般不超过15,000字)。所有稿件请上传至本刊在线投稿系统,网址http://devjava.odb.sh.cn/fudanNews/client/contribute.html。其中,来稿作者姓名、作者简介(含论文依托的基金项目等信息)、联系手机、邮件地址等信息请在网站系统中依次录入,上述信息请勿出现在上传稿件正文中,否则按无效投稿处理,并请在正文第一页右上角注明“专投《新闻大学》”字样。
#来稿请务必符合刊发格式,若与《新闻大学》体例不符,将直接作退稿处理。本刊有权在不违背作者基本观点的基础上对稿件进行删改,不同意请在投稿时予以说明。
#稿件请直接通过在线系统投稿,勿寄编辑个人,以免影响稿件评审的正常进度。
#本刊严禁一稿多投、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如发现来稿为一稿多投或存在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本刊三年内将不再选用该稿件作者的任何来稿。
#来稿一经刊用,即付稿酬,并赠送样刊。
#本刊已许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中国知网及其系列数据库产品中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该社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并支付。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的行为即视为同意本刊上述声明。
二、稿件格式
#(一)中文标题、摘要与关键词
来稿中文标题字数不宜过多,摘要约150—200字左右,摘要前以“【摘要】”作为标识。摘要应客观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附关键词3—5个。关键词应以与正文相同的字体、字号编排在摘要下方。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中文关键词前以“【关键词】”作为标识。
示例:【关键词】《左传》;语言艺术;修辞;交际语言
#(二)英文标题、摘要与关键词
英文摘要为论文摘要的英文翻译,约250—300个单词,摘要前以英文单词“[Abstract]”为标识。其后附关键词,为中文关键词的英文翻译,以“[Keywords]”为标识。除专有名词外,其他单词的首字母均不大写。各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加标点符号。
示例:[Keywords] Facebook; Twitter; activation function
#(三)中图分类号
应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对每篇论文标引分类号。涉及多主题的论文,一篇可给出几个分类号,主分类号排在第1位,多个分类号之间以分号分隔。分类号排在关键词之后,其前以 “【中图分类号】”作为标识。
示例:【中图分类号】A81;D05
#(四)文献标识码
按照《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规定,每篇文章均应标注相应的文献标识码:A 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B 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C 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D 动态性信息;E 文件、资料。中文文章的文献标识码以 “【文献标识码】”作为标识。
示例:【文献标识码】A
#(五)正文部分注意事项
1.标题分级:文中标题分级序号用“一、”“(一)”“1.”“(1)”标示。
2.文字:如无特殊需要,不用繁体字。对必须使用的古文繁体字、生僻字一定要正确、清楚。
3.标点符号和数字:应严格按照GB/T 15834-20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和GB/T 15835-20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
4. 图表:图表一般置于正文内,原则上不跨页。图表标题按顺序统一标为“表1、表2……、图1、图2……”等,表格标题置于表格上方,图片标题置于图片下方;所有注释一律置于图表下方。表格要求线条均匀,图片要求黑白清晰。
#(六)注释
注释一律排在文末,文中以[1][2]上标作为标示;文末以[1][2]…符号排序。主要为文中内容的进一步解释、补充说明、发挥论证等。
#(七)参考文献
正文引用的文献采用著者—出版年制,各篇文献的标注内容由著者姓名与出版年构成,以夹注形式置于正文内,即(作者,年份);如直接引用则需加上具体析出页码,即(作者,年份:页码)。
所有参考文献在文末按文种集中,可分为中文、日文、西文等,中文按著者汉语拼音字顺排列,英文按首字母顺序排列。同一作者的文献,按出版年份先后顺序排列;若出自同一年,在出版年份后加注a、b、c区分。
具体可参阅《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15)的要求。
三、示例(仅供参考)
#1.文献类型:
专著[M],论文集[C],期刊文章[J],报纸文章[N],学位论文[D],研究报告[R],专利[P] ,标准[S](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对于论文集中析出文献采用字母[A],网上电子公告[EB/OL] (其他类型电子文献标识略),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如:词典资料[Z])
#2.中文文献格式:
(1)中文著作:作者姓名(出版年).著作名[文献类型].出版地:出版社.
示例:费孝通(1998).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文集类格式(析出文献)
示例:哈耶克(2000).建构主义的错误[A].经济、科学与政治[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中文译著:原文作者(出版年).著作名[文献类型].译者.出版地:出版社.
示例:丹尼斯·麦奎尔著(2010).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第五版)[M].崔保国,李琨,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3)期刊类格式:作者(出版年).文章名[文献类型].期刊名(刊期):起止页码.
示例:曹凤岐,姜华东(2003).中国发展股指期货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46-59.
(4)报纸类格式:作者(出版年-月-日).文章名[文献类型].报刊名(版次).
示例:谢希德(1998-12-25).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0).
(5)学位论文类格式:作者(发表年).文章名[文献类型].学校名称/学位.
示例:黄力力(2014).以新浪微博为平台的健康传播研究[D].内蒙古大学硕士论文.
(6)电子文献类格式:主要责任人(发布时间).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检索日期.
示例:CNNIC(2021).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http://www.cnnic.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2109/t20210915_71543.htm, 20211201.
#3.外文文献格式
(1)专著:姓, 名.(出版年). 书名. 出版地点:出版社.
示例:Williams, R.(1974). Television: Technology and Cultural Form. London: Fontana.
Trenaman, J. S. M., & McQuail, D. (1961).Television and the Political Image. London: Methuen.
(2)期刊文章:姓,名.(出版年).文章名.期刊名,卷(期), 起止页码.
示例:Entman, R. M. (1993). Framing: Toward Clarification of a Fractured Paradigm.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3(4), 51–58.
(3)报纸文章:姓,名.(出版时间).文章名.报名,版次.
示例:Lamb, J. (2011, 20 October). The perfect plants for lazy gardener. Weekend Australian,3.
(4)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姓, 名. (出版年). 文章名.编者.文集名(析出文献起止页).出版地点:出版社(机构).
示例:Mcdonalds, A. (1993). Practical methods for the apprehension and sustained containment of supernatural entities. In G. L. Yeager (Ed.), Paranormal and occult studies: Case studies in application (pp. 42-64). London: OtherWorld Books.
(5)电子文献类格式:主要责任人(发布时间).电子文献题名.检索时间,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
示例:Bernstein, J.(2019).The Culture War Has Finally Come For Wikipedia. Retrieved September 29, 2021 from https://www.buzzfeednews.com/article/josephbernstein/wikipedia-ban-editor-culture-war.
注意
文末所有参考文献的标点符号均使用半角
该版式自2022年1月1日起使用,投稿时还请务必注意调整,以免耽误您的审稿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