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提示: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刊内网址(202406期):
https://gnsy.cbpt.cnki.net/
3、刊内电话:0797-8393677
4、刊内邮箱:gnsyxb@vip.126.com
5、出刊日期:双月刊,逢单月10日出版。
6、不收审稿费版面费。
2025年2月21日星期五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声明
【官网信息】
近期,网上多家单位称与《赣南师范大学学报》合作组稿,收取版面费、审稿费等,本刊郑重声明,赣南师范大学学报网站(http://gnsy.cbpt.cnki.net/)内投稿系统为唯一投稿方式,本刊未与任何第三方单位及个人合作组稿,不收取任何费用。通过其他方式投稿造成的后果由作者自负。
特此声明。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2022年2月24日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25年重点选题指南
【官网信息】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服务教学科研建设,展示教学科研成果”为办刊方针,持续推出具有创新性、前沿性、时代性、区域性的高质量研究成果。现发布我刊2025年重点选题指南(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选题),供广大专家学者参考,并热诚欢迎撰稿支持!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基本问题与前沿问题;(4)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指向;(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与创新。
2.苏区研究
(1)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教育理论与实践;(2)中央苏区廉洁文化建设;(3)中央苏区思想政治工作;(4)中央苏区史料收集、整理与研究。
3.客家研究
(1)客家生态文明传承与美丽乡村建设;(2)地域开发与客家文化区的形成;(3)客家文化中的时空分析。
4.文学与语言学
(1)地方性知识与中国文论的“双创”实践;(2)黄庭坚与江西诗派;(3)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4)外国语言文学。
5.社会学与地域文化
(1)文化记忆与地方性知识;(2)民族志与文学社会学;(3)社会形态、社会变迁与社会治理;(4)乡村振兴、城乡融合与区域协调发展;(5)阳明文化传承与创新;(6)阳明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
6.经济学与管理学创新实践
(1)数字经济与新质生产力;(2)数字经济与数据治理;(3)人工智能与平台经济;(4)生态旅游与区域经济。
7.体育·艺术与美育
(1)五育融合背景下体育美育的内涵价值与推进策略研究;(2)音乐教育与乡村美育研究。
8.教育理论与实践
(1)新时代各级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与体系建构;(2)教育强国建设与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内涵与实现路径;(3)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4)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与创新;(5)数字化时代的教育形态与创新实践;(6)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与科学教育;(7)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系统思维与协同推进;(8)中国自主的教育学知识体系建构。
9.心理学研究与应用
(1)中国心理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2)中国社会变迁中的心理;(3)学校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4)心理健康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5)数智时代的个体与社会心理。
10.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
(1)“一流”专业与专业群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一流”课程、课程群建设与课堂教学改革;(3)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4)课程教材、教学、教法与学法改革与创新;(5)教学评价改革与创新;(6)教学名师与教学团队建设。
11.新闻传播与教育技术变革
(1)数字新闻、智能传播等新闻与传播学前沿理论;(2)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知识生产、传播与教育变革;(3)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创新;(4)人工智能与算法伦理及法律规制。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来稿须知
【2024年06期信息】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以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的要求,本刊版式进行相应规范,并对作者来稿作如下要求:
1.来稿应说明研究问题的切入点、创新点;引用他人的成果,须注明出处;引证不能用来构成本人论文的主要或实质部分;不得一稿多投或变相重复发表。
2.题名:20个字以内为宜,尽量不加副标题;不用“浅论(谈)”“试析(论)”“略述(叙)”等表示谦虚的词语。
3.在题名下列出作者、作者单位、所在省市与邮编;在首页地脚标注课题名称及编号、投稿日期等;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一)、性别、民族、籍贯、工作单位、学位及职称、研究方向。
4.关键词: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3~8个;从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包括该文所属二级学科名称、研究对象、方法与成果的名称以及有利于检索的其他词;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
5.摘要:100~300字,陈述论文的主要观点。不谈背景信息、常识性内容;不用第一人称及“本文”“作者”等字样;不对论文的内容作评价;不使用修饰词;不出现图表、公式、标题层次序号、非公知公用符号。
6.正文:以8000字左右为宜;正文的各级标题书写样式为:1、2.1、3.1.4
7.注释及参考文献:
论文中应有一定数量的引证做为参考文献,数量以不少于10篇为宜,未公开发表的资料一般不宜引用。引文以“参考文献”方式尾注,参考文献著录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的规则,文献序号(用阿拉伯数字外加())按其在正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连续编排,同一文献如出现多次,用同一数字标识。参考文献表中的著录格式如下:
(1)专著;[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页码.
(2)期刊文章:[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3)报纸文章:[序号]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4)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5)电子文献:[序号]作者.题名[EB/OL](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解释性的文字、未公开发表的资料、“转引自”的资料或1949 年前且尚未正式出版的古籍类文献的著录,用圈码标引,在当前页页脚注出。
8.文末请做好以上第2、3、4、5项(即文章标题、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的英文翻译。
9.文末附录作者联系方式,包括单位全称、省市名、邮编、电话、E-mail。
10.署名第一作者为硕士研究生的稿件,需导师推荐信。
11.凡所投稿件一经采用,即认定作者将该文的修改权、复制权、发行权、信息化网络传播权、翻译权、汇编权以及代理许可国内外文献检索系统或数据库收录权等给本刊。
12.投稿方式:登录赣南师范大学学报主页(http://gnsy.cbpt.cnki.net)\在线投稿系统\作者投稿系统。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