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提示:
1、该刊为集刊无CN刊号。
2、投稿方式:邮箱投稿。
3、刊内网址(2024年年刊):
https://www.jikan.com.cn/政治哲学研究
https://www.iedol.cn/
4、刊内邮箱:373177563@qq.com
5、出刊日期:年刊,每年出版一辑。
2024年11月19日星期二
《政治哲学研究》稿约
【2024年01期信息】
《政治哲学研究》集刊由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部政治哲学研究中心主办,每年出版一辑。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集刊由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部政治哲学研究中心江畅教授担任主编,由国内政治哲学、道德哲学领域的知名学者组成编辑委员会。集刊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强化问题意识,倡导深入细致的文本研究、严密规范的论证模式、理性平和的学术讨论。集刊常设栏目:政治哲学原理、中国政治哲学、西方政治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博士论坛、(思想对话高度上的)新书评介等。
本刊热忱欢迎广大专家学者和博士研究生就政治哲学问题踊跃投稿,文稿请按题目、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之顺序撰写,注释为脚注。若论文为基金项目的阶段性成果,请详细列出课题名称、课题编号。字数要求:15000字左右。文末附作者简介(工作单位,研究方向)、作者的详细通信地址和电话。
本刊采用匿名审稿制度,分为外审、复审、编辑委员会终审,稿件处理时间为3个月,请勿一稿多投。本刊有对拟录用稿件做文字修改和其他技术性修改的权利。凡在本刊刊发的文章,版权属于《政治哲学研究》编辑委员会。如有任何机构和个人转摘、转载、翻译、结集出版本刊发表的论文,均须事先取得《政治哲学研究》编委会的正式授权。
投稿邮箱:373177563@qq.com
联系人:李婉芝
《政治哲学研究》编委会
《政治哲学研究》投稿须知
【2024年年刊信息】
一、稿件字数以1万至1.5万字为宜,优质稿件篇幅可适当放宽。
二、需提供3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以及3~5个关键词。
三、引文与注释采用页下注,每页重新编码。(具体可参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物的注释要求)
具体注释方式如下。
1.中文文献
(1)专著
江帆:《生态民俗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第23页。
靳辉明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海南出版社,1998,第26页。
(2)译著
〔美〕孔飞力:《叫魂》,陈兼、刘昶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第40页。
(3)析出文献
①论文集、作品集及其他编辑作品
黄源盛:《民初大理院民事审判法源问题再探》,载李贵连主编《近代法研究》第1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第5页。
②期刊
吴承明:《论二元经济》,《历史研究》1994年第2期。
③报纸
鲁佛民:《对边区司法工作的几点意见》,《解放日报》1941年11月15日,第3版。
(4)转引文献
章太炎:《在长沙晨光学校演说》(1925年10月),转引自汤志钧《章太炎年谱长编》下册,中华书局,1979,第823页。
(5)未刊文献
①学位论文
陈默:《抗战时期国军的战区———集团军体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大学历史学系,2012,第134页。
②会议论文
马勇:《王爷纷争:观察义和团战争起源的一个视角》,政治精英与近代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杭州,2012年8月,第9页。
2.英文文献(英文文献参考资料同英文注释规范)
(1) 专著
Kenneth N. Waltz,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ew York: McGraw -Hill Publishing Company, 1979, p. 1.
Robert Keohane and Joseph Nye,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World Politics in Transition, Boston, MA: Little Brown Company, 1977, p. 2.
David Baldwin ed. , Neorealism and Neoliberalism: The Contemporary Debat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 p. 106.
Klause Knorr and James N. Rosenau, eds. , Contending Approaches to International Politic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9, pp. 225 - 227.
(2) 译著
M. Polo, The Travels of Marco Polo, trans. by William Marsden , Hertfordshire: Cumberland House , 1997, pp. 55 - 57.
(3) 析出文献
①论文集、 作品集
S. Schfield, “ The Impact of Scarcity and Plenty on Population Change in England ” , in R. I. Rotberg and T. K. Rabb, eds. , Hunger and History: The Impact of Changing Food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Patterns on Society, Mas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p. 79.
②期刊
Stephen Van Evera, “ Primed for Peace: Europe after the Cold War” ,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15, No. 3, 1990 / 1991. ( 期刊名用斜体, 15 表示卷号)
Ivan T. Boskov, “ Russian Foreign Policy Motivations” , MEMO, No. 4,1993, p. 27. ( 此例适用于没有卷号的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