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与社会》(年刊)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与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社会翻译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是致力于社会翻译学研究的专业学术出版物。常设栏目:社会翻译学理论与方法;译者、行动者与翻译生产过程;文学翻译、文化翻译与国际传播; 应用翻译、翻译技术与社会服务;翻译教育、翻译职业与翻译伦理等。
《法律文化论丛》(半年刊)创刊于2013年,是中型、专业性论文集,由沈阳师范大学主办、法律文化研究中心承办,辽宁省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协办。该刊收录法律文化研究成果。凡有关法律方面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研究作品皆在刊载范围内,尤以精神文化中的制度文化、观念文化为主。
《青年史学论坛》(半年刊)创办于2022年,2024年改为现名。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主管主办,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优质资源而创设的院办学术刊物。主要栏目:特约专稿、考古与文明、政策与制度、文化与社会、区域与国别、史料研析、史苑新秀、书评、会议简报等
《社会治理法学》(半年刊)由天津社会科学院主办。旨在探究社会治理的法治传统之道、历史之变,回应社会治理的法治现实之惑、实践之问,积极推动社会治理法学新兴学科体系建设,提炼社会治理法学标识性学术概念,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国际视野的学术话语体系,开辟社会治理法学学术阵地。
《隋唐遼宋金元史論叢》(年刊)創刊於2011年,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原歷史研究所)隋唐五代十國史研究室、宋遼西夏金史研究室、元史研究室(原隋唐宋遼金元史研究室)主辦。內容集隋、唐、五代十國、遼、宋、西夏、金、元史爲一體,舉凡政治、經濟、宗教、考古、藝術等領域均有專論,以大歷史、大視野的角度對中國六至十四世紀的歷史進行全面考察。
《隋唐遼宋金元史論叢》(年刊)創刊於2011年,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原歷史研究所)隋唐五代十國史研究室、宋遼西夏金史研究室、元史研究室(原隋唐宋遼金元史研究室)主辦。內容集隋、唐、五代十國、遼、宋、西夏、金、元史爲一體,舉凡政治、經濟、宗教、考古、藝術等領域均有專論,以大歷史、大視野的角度對中國六至十四世紀的歷史進行全面考察。
《南雍法律评论》(半年刊)创办于2023年冬,是由南京大学法学院新创、由在校学生担任编辑的公开学术出版物,该刊聚焦于中国法治进程中所面临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提倡问题意识明确的精细化研究。主要栏目:论文、评论、名作译林、书评等。
《南雍法律评论》(半年刊)创办于2023年冬,是由南京大学法学院新创、由在校学生担任编辑的公开学术出版物,该刊聚焦于中国法治进程中所面临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提倡问题意识明确的精细化研究。主要栏目:论文、评论、名作译林、书评等。
《南雍法律评论》(半年刊)创办于2023年冬,是由南京大学法学院新创、由在校学生担任编辑的公开学术出版物,该刊聚焦于中国法治进程中所面临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提倡问题意识明确的精细化研究。主要栏目:论文、评论、名作译林、书评等。
《南雍法律评论》(半年刊)创办于2023年冬,是由南京大学法学院新创、由在校学生担任编辑的公开学术出版物,该刊聚焦于中国法治进程中所面临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提倡问题意识明确的精细化研究。主要栏目:论文、评论、名作译林、书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