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高三考前管理六点建议

2023/4/10 13:37:49  阅读:186 发布者:

时间是最公平合理的,它从不多给谁一份。勤劳者能叫时间留下串串果实,懒惰者时间留予他们一头白发和两手空空。

——高尔基

今天距离2023届高考还有两个月零几天的时间,只要高考还未正式开始,那么合理用好用足宝贵的考前复习时间,最终往上走、更上台阶的趋势毋容置疑。当然,关键在于方向是否对路,落实是否到位。由此,提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第一,守住“底线”。相关部门提供的“第一道线”是目标,也是“底线”,各校必须无理由完成。对此,各校要将工作参数公正合理明白地分解到每一个班级,让所有高三科任教师都知晓。建立电子文档,每一次大型考试都要进行比照,各班各科有无完成,缺口多少,其结果应与最终高考奖励考核挂钩,相关调研数据或过程性材料须规范存档,做到有据可查,以此强化教师必须明确清晰且不折不扣完成的目标意识。切忌跟着感觉走,脚踩西瓜皮,一笔糊涂账。没有目标的工作,再多的时间也是白费。考前复习更是如此。

第二,自我超越。必须承认,近年来,随着普高扩招,学生人数虽增加,但生源稀释日益明显。实际教学压力与管理难度也是同步增加,这是不争事实。即便如此,还是要坚信学生可塑性强、发展潜力大。教育自身复杂性也蕴含着无限可能。同时,学校自身发展或星级复审需要,尤其社会对学校的固有预期或期望值都比较高,因此各校应该也必须制定一个校内奋斗目标,作为本届师生努力追寻的新高度。为防止师生信心不足,可以采取大步跨、小步走、一上一台阶,一步一激励的逐级考核机制。确保真抓实干,努力超越自我。

第三,落实到人。实践证明,适当的工作压力可以转化为动力,并且产生出明显的效果。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职责分工与落实力度。因此,考前这一段时间还要明确要求每个班级与每门学科在接下来的大型调研中必须达到怎样的均分与位次,每一次调研都要计算出班级与学科的贡献率。尤其高分段、本一、本科有效人群以及临界生名单必须精准下发给每一位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对有效人群尤其临界学生建立个辅记录或过程档案,以确保帮扶取得实际效果。要充分用好用足相关调研数据,把有限的考前复习时间用在刀刃上与关键处。

第四,抓实过程。有什么样的过程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行政管理团队必须靠前指挥,率先垂范,坚持做到早出晚归,全程陪伴。年级组可适当开展若干小型主题活动。尤其要督促学生锻炼,认真上好体育课,以缓解压力与释放情绪。深入检查班级管理与备课组计划,行政要蹲点班级与学科,协助班主任帮扶临界学生;全程参与集体备课,确保备课实效与复习有效。同时,行政团队要分工协作,高频率巡课,以及持续检查午休、宿舍就寝等情况,确保学生相对充足的睡眠时间与饱满的学习状态。

第五,聚焦课堂。课堂是主阵地,也是增长点。结合调研数据,要及时对波动班级或薄弱学科持续听课评课,全面观察,查找原因,寻求解决对策,直至改进提高为止。对上课尤其上午第一、二节课打瞌睡同学,要及时提醒,问清原由,区别对待,合理引导。特别对课堂上原封不动做试卷、讲试卷的学科老师要及时制止,查看并责成备课组调整复习计划与教学内容。坚决杜绝教学随意低效、人为消磨时间。向课堂要质量、求效益。力求每一节课都能给不同层次学生以获得感与自信心。

第六,增分举措。提高一分,完全可能。提高几分,同样可行。结合最近几次调研数据,再次确定各层次临界人群,及时分层召开教师与学生会议,明确差距、分析原因、寻求对策。每位临界学生要写出相关学科盲点、疑点与困惑,需要老师提供怎样的帮助;科任教师要拿出具体有效的增分策略,围绕“在哪增、怎么增、增多少”上动脑筋、想办法。班主任与任课教师要适时主动找学生谈话、辅导,帮助其释疑解惑、有效提分,以此增强学生备考底气与必胜信心。

的确,高考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智力活动。想要轻松胜出,谈何容易。但并非遥不可及,无章可循。如果把“高考”看作一把“锁”,那么开启这把“锁”的钥匙主要有四个:其一,执着的信念。不到最后,永不言弃。其二,勤奋的精神。天道酬勤,笨鸟先飞。其三,有效的方法。方法得当,事半功倍。其四,积极的心态。全力以赴,不负韶华。

高考犹如闯关,你想还是不想,高考就在那里;你考还是不考,高考就在那里;你怕还是不怕,高考还在那里;你拼还是不拼,高考依旧在那里。一句话,只管拼搏努力,时间终会给你答案。

转自:“老王聊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