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就在我们身边》教学流程
丁丁老师
这一课上得省时省力,学生对纳米科技很感兴趣,对课文的表达方式也交流得比较充分。此前听过王林波老师这节课的教学,举重若轻,操作性强,整体设计与重点段的处理尤其值得学习,我借来一用,流程如下:
一、从“米”到“纳米”,导入新课。
从“米”开始,罗列一组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微米—纳米,用一组数据,感受纳米之微小。
1米=1000000000纳米
预习中,学生已经关注到课文中有一句话:纳米是非常非常小的长度单位,1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
当把十亿写成1后面加九个0的时候,学生“哇”地叫起来,被这么多0惊到,真切地感受到纳米实在太小了。
然而,如此微小的纳米就在我们身边,把课题补全,读。
二、学习词串,梳理问题。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提出不懂的问题。
2.学习词串,提取关键词句。
第一组词语:
纳米涂层 碳纳米管天梯 纳米吸波材料
纳米机器人 纳米检测技术 纳米缓释技术
指名读,这几个词都是关于什么的?齐读。
第二组词语:
杀菌 除臭 蔬菜 隐形
健康 疾病 需要 癌细胞
指名读。第一排词语写的是?第二排呢?(出示)
杀菌 除臭 蔬菜 隐形 →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健康 疾病 需要 癌细胞 → 纳米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加健康。
3.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纳米技术的?有条理地说一说。
4.交流提出的问题,梳理、筛选问题,说说哪些问题是我们要重点解决的。
三、精读课文,尝试解决问题,学习说明方法。
1.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尝试解决问题。
交流重点句子,联系生活,学习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①纳米是非常非常小的长度单位,1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
②如果把直径为1纳米的小球放到乒乓球上,就好像把乒乓球放在地球上,可见纳米有多么小。
2.纳米如此神奇,可它就是我们身边,你信吗?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看看文中举了哪些例子说明这个问题。
(1)生读课文思考,梳理例子。
(2)全班交流:共举了三个例子,分别是:冰箱使用纳米涂层能杀菌除臭;“碳纳米管”比钢铁结实百倍,而且非常轻,将来可坐“碳纳米管天梯”到太空旅行;最先进的隐形战斗机用到纳米吸波材料。
在交流中,学习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同时也巩固了作比较的方法。
这里,我追问了一个问题:这三个例子的顺序为什么这样排呢?换换位置好不好?
学生认为,第一个例子离我们生活最近,也是我们最熟悉的,所以放在最前面,第二个例子也和我们的生活相关(虽然还没有实现),第三个例子是军事方面的,属于不同领域,所以放最后面讲。
我觉得有道理。其实没有标准答案,引发学生思考,有质量地交流,这个过程就是最好的思维运动。
四、拓展阅读,学用说明方法练笔。
1.出示拓展阅读材料(纳米在生活中的运用),读一读,交流自己感兴趣的方面。
2.以“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为开头写一段话,用上今天所学的说明方法,如举例子、列数字等。
转自:“丁丁de笔记”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