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基于大单元学习任务设计的《那一定会很好》学习活动设计

2023/2/3 8:54:00  阅读:87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我在小学教语文 ,作者李竹平

/李曼玉  李竹平

一、阅读学习提示,明确这篇课文的学习目标。

二、根据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方法自主阅读。

1.学生默读思考,初步感知全文,把自己的思考和质疑写在书上空白的地方。

2.列表或通过思维导图梳理主人公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生命历程。

种子——高大的树——手推车——椅子——木地板

三、组织交流,品味课文。

1.默读课文,把含有“那一定会很好”的相关句子画出来。

2.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经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

明确:种子被泥土包裹——钻出地面——长成高大的树——砍倒做成手推车——拆了做成椅子——成为美丽的木地板。从种子到木地板,它不断地想拥有更好的状态,而每一次它的愿望都变成了现实。

3.在变化过程中,大树的心情怎样?你从何得知的?

过渡:在变化过程中,大树的心情怎样?(舒服、愉悦。)可是,在我们很多人看来,作为一棵自由生长的树,被砍,被迫离开森林,还被做成手推车、椅子、木地板供人使用,生命不断被消耗,多么不幸啊!你们又是从何得知它的感觉是舒服而开心的呢?(指名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教师相机点拨、评价)你们真善于发现!是的,除了“真舒服、舒服极了”这些短语直接表明愉悦的心情外,它每次许下心愿,在不久之后都能实现自己的愿望,诚如题目和它的想法所言,“那一定会很好”。来,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会很好”的句子。

4.出示句子,品评体会。

“这真难受。”种子想,“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

 “要是能做一棵会跑的树,那一定会很好。”树这么想着。

 “要是我能停下来,坐着休息一会儿,那一定会很好。”手推车一边这么想着,一边费力地跑来跑去。

“我真是老了。”椅子想。它越来越觉得挺直腰背坐着很吃力,“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

5.读最后2个自然段。思考:“它觉得自己又变成了一棵树”,这是为什么呢?

明确:因为此时椅子变成了木地板,实现了自己希望能躺下的美好愿望。这一生它都实现了自己的所想,所以感觉很舒服。木地板此时的心情同最初自己为了实现愿望,经过努力终于长成了一棵高大的树的心情是相同的。

6.续编童话。故事到这里是不是就结束了呢?木地板还会不会有什么新的想法呢?

7.你觉得这是一棵怎样的大树?你喜欢这棵树吗?说说你的理由。

小结:从一颗种子到最后成为木地板,树经历了站起来、跑起来、坐下来、躺下来的一生,这像不像人的一生?不管在哪个阶段,树心里都充满着希望,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无私地、默默地奉献着。真是一棵乐观向上、不断追求的树啊!

四、《那一定会很好》与《卖火柴的小女孩》对比阅读

1.引导学生对比阅读,小组内交流讨论:

比较《那一定会很好》和《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两篇文章,说说它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跟同学说一说你的发现。

2.学生汇报,教师引导梳理、归纳,聚焦共同点——想象和美好的愿望。

五、激发兴趣,设想表演。

讨论:这篇童话吸引自己的地方是什么?如果要表演这个童话故事,怎样安排角色和场景?

转自:“初始化工作室”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