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解读与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2023/2/3 8:50:33  阅读:367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我在小学教语文 ,作者杨瑞霞

/李竹平名师工作室  杨瑞霞

一、 单元整体解读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拥有了汉字,才能阅读数千年的典籍,获得文化,借鉴历史。因此,我们应当了解文字,越是了解它,就越会重视它,热爱它,也会好好学习它,维护它,这是现代公民首先要有的一种文化素养。

语文课程总目标首先要求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感受语言文字及其作品的独特价值,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智慧,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在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围绕“遨游汉字王国”编排了单元整组的综合性学习内容。

本单元综合性学习围绕“遨游汉字王国”这个主题编排。五年级学生对汉字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且已经认识近三千个汉字。在此基础上开展以汉字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能够加深学生对汉字的了解,进一步培养他们学习汉字的兴趣,培育他们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感情,树立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识。

本单元综合性学习自成体系,以活动贯穿始终,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带动整个单元的学习。这样的编排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经过前几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综合运用语文能力的基础,有能力开展历时较长、任务较多的语文学习活动;这样的编排也对学生综合运用语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期他们能够拓宽学习空间,利用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活动,在真实具体的情境中学语文、用语文,实现自身的主动构建,全面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围绕主题,教材安排了“导语”和“汉字真有趣”、“我爱你,汉字”两个活动板块。“导语”从汉字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汉字的艺术等多个角度介绍了汉字,并引出了单元主要的活动任务。两个活动板块都包含“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项内容:“活动建议”提示了具体活动任务的内容和实现途径;“阅读材料”围绕活动主题多角度编排了文章、谜语、书法作品等相关资料。两个活动板块密切关联,前后相续,前一个板块是基础,后一个板块是提升。

本单元的学习要求是“感受汉字的趣味,了解汉字文化”,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经初步感受了汉字的趣味,也对汉字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教材力图使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对汉字的历史、演变、文化有更丰富、更全面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对汉字的了解,增进对汉字的热爱。“学习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的学习要求是在中年级学习“收集材料”的基础上,对学生能力要求的提高,旨在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的获取信息的方法,更加准地查找需要的资料。“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旨在提高学生理性思考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从编排意图上看,本单元属于“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跨学科学习”两个学习任务群。围绕与汉字趣味性和汉字文化相关的主题,通过组织语文实践活动,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开展探究活动,掌握问题探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学会提炼、呈现学习成果,在这个过程中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彩和优美,培育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是这两个任务群在本单元的具体要求。

二、 大单元设计构想

梳理整个单元编排的内容,结合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识字与写字”“梳理与探究”等学习实践领域的目标要求,本单元重点读写训练目标大致可以表述如下:

学生将知道(K):

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

汉字蕴含丰富的内涵。

书法艺术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学生将理解(U):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沿用至今。

汉字因义构形的构字特点及两维方块的字形特点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汉字是一种非常美的文字,很容易被美化为艺术,汉字的书法艺术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学生将能够(D):

通过网络或报刊,搜集与汉字起源、字体演变有关的资料,了解汉字的悠久历史。

通过网络或报刊,搜集体现汉字趣味、与汉字文化有关的资料,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

通过搜集更多的资料,围绕汉字历史、汉字书法或其他感兴趣的与汉字有关的内容,展开简单的研究,写一份研究报告。

通过整理上述读写训练目标可知,这个单元最根本的学习目标是,通过了解一些关于汉字历史和现状的知识,感受汉字的丰富内涵,增强对汉字的热爱,树立规范使用汉字的意识。换句话说,教师要通过单元学习内容的组织和任务的设计,帮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达成这样的概念性理解(大概念):

了解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可以增进对汉字的热爱。

教材为达成这一概念性理解提供的主题情境,也就是学习境遇,是有关汉字主题的。基于这样的学习境遇,促成大概念理解的核心任务可以设计为:

策划一期“汉字知多少”的宣传专栏,每位学生为专栏撰写一份简单的调查报告。

宣传内容和形式:围绕汉字历史、汉字文化或其他感兴趣的与汉字有关的内容,开展简单的研究,撰写一份调查报告,呈现对汉字的了解,渗透对汉字的热爱。

研究评价标准:

1. 搜集、调查阶段评价标准:

1) 搜集的资料与研究主题的相关性。

2) 筛选、归纳资料的程度。

3) 整理和呈现调查结果方法的多样性。

2. 调查报告评价标准:

1) 调查报告格式的正确程度。

2) 调查报告内容的翔实程度。

3) 调查报告语言的严谨程度。

研究要求:经历准备—实施—总结三个研究阶段,呈现研究结果。准备阶段:选择研究内容,制定活动计划。实施阶段:搜集研究资料,记录调查过程。总结阶段:撰写研究报告,展示交流,张贴宣传栏。

要完成这一核心任务并达成概念性理解,就需要进行子任务的设计:

子任务一:汉字知多少?(准备阶段)

1. 围绕“汉字知多少”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合作开展研究。

2. 了解开展研究的基本方法,制定“汉字知多少”的活动计划。

子任务二:汉字知多少!(实施阶段)

1. 围绕有关汉字的主题搜集资料,筛选、归纳与主题密切相关的资料内容。

2. 运用记笔记、列大纲、绘制思维导图等多种方法整理和呈现调查过程和结果。

子任务三:撰写“汉字知多少”研究报告。(总结阶段)

1. 每位学生独立撰写一篇简单的研究报告。

2. 举办一场汇报会,研究类似问题的小组或个人进行汇报。

3. 根据汇报会的交流点评,继续完善研究报告。

4. 将全体学生的研究报告张贴在“汉字知多少”宣传栏展示。

转自:“初始化工作室”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