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纸化测评,不是要“躺平”
2023/2/2 9:31:53 阅读:133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绿书房 ,作者橙子
无纸化测评,不是要“躺平”
“双减”政策下,一二年级的学业质量评价改为非纸笔测评,各地纷纷推出了更能激发低年级儿童学习兴趣的、形式多样的学业评价。
然而,实践中也发现,无纸化测试让老师和家长喜忧参半——喜的是这种测试形式减轻了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孩子在进入小学的第一阶段树立学习的信心,对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忧的是无纸化评价方式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各地的执行力度不一,合理性也有待验证,老师和家长都担心孩子的识字、写字、写话等能力是否会随之下滑,从而导致低段与中段的学习能力脱节。
以上的担心不无道理。为了更好地适合作业与学业质量评价改革,一方面我们要积极支持新政策指导下的创新做法,另一方面也要关注孩子的学习需求,协助、引导其学会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让核心素养真正落在学生的成长中。
给低年级大小朋友提三个建议:
第一,要爱读书,多读书。这一点毋庸置疑。从低年级开始,成人就要努力做孩子的阅读支持者、陪伴者。不是坐在孩子旁边看着他读书,而是从精神上、行动上给予孩子足够的帮助,让他们从大人身上获得读书的信念和力量。并且,能通过与同伴、老师、家长的交流,体验拥有共同阅读话题的快乐,产生持续阅读的不竭动力。反之,如果一个孩子没有阅读目标和阅读行动,学习的能量及能力一定是不足的。随着年级的升高,这种不足越发显而易见。立一个“读书等身”的目标,然后一本一本读下去,必将乐趣无穷,受益终身。
第二,要适当写,练好功。我们要走出一个误区:低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不进行纸笔测试,不等于平时只要口头说,不要书面写。一年级的孩子,从横竖撇捺开始一笔一画学写字,从一词一句开始学表达,要想写好字,说好话,写好句,离不开日积月累的练习。那些书面整洁美观,妙笔生花的“别人家的孩子”,哪个没有练过功?提笔即练字,我手写我心,把语言文字功夫练好,怎能学不好语文!
第三,要勤思考,长智慧。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低年级儿童最喜欢发问,爱提问题,说明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这是极可贵的思维品质,我们要鼓励、呵护孩子的这种学习品质。语文的听说读写离不开一个核心——思。《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多种思维表现,如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等。低年级儿童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表现则更为突出。思维能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是学习的内在能力,要在阅读、交流、表达等语文学习活动中持续培养。优秀的孩子都热爱思考,在思考中生长智慧。
低年级无纸化测评,不是要让我们“躺平”,让好习惯自由放飞。无纸化测评,是学业评价理念的改革,目的在于减轻学生过重学习负担,形成多元评价机制,落实核心素养目标。在新的评价体系中,低年级学生只有打好基础,养成好习惯,才能自我助力,获得更好地发展。
转自:“丁丁de笔记”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