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单元学习任务的《大还是小》学习活动设计
2022/12/30 17:52:09 阅读:171 发布者:
文/李竹平 赵俊
大单元设计思路
从这个单元选文和学习目标来看,课程内容上主要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这个学习任务群在第一学段提出的“学习内容”要求包括:“学习儿歌、童话,阅读图画书,体会童真童趣,感受多姿多彩的生活,初步体验文学阅读的乐趣。”“教学提示”中提出:“可以根据学段学习要求,围绕多样的学习主题创设阅读情境,比如,第一学段‘春夏秋冬’‘多彩世界’‘童心天真’……”“引导学生成长为主动的阅读者、积极的分享者和有创意的表达者。”
需要学生持久理解的大概念是:
运用合适的阅读策略(联结)能够促进对文本的理解。
这样创设学习情境:
我们每天的生活多姿多彩,想法和感受也多姿多彩,比如要去郊游时的兴奋和期待,和风儿游戏时的幻想和快乐,思考感兴趣的问题时的好奇和有趣,与好伙伴玩耍时的开心和温暖……描写童年生活的诗文中,也能读到我们熟悉的情景和感受。让我们一起来朗读童年的故事,一起来分享每个人精彩的生活故事和丰富多彩的感受吧。
核心学习任务设计为:分享我们自己的精彩故事。
《大还是小》学习活动设计
一、运用学过的方法,确认生字条中自己已经认识的字和不熟悉的字。
1.独立确认。
2.同桌互助确认。
3.读好生字组成的词语:觉得、时候、自己、穿衣服 。
4.认识“得”字的偏旁,在课文中找到“很大、很小”的“很”也是“双人旁”,通过朗读和比较理解“很”的意思。
二、读熟课文,识记生字。
1.自主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2.点名范读。
3.再次练习朗读课文,然后同桌相互展示。
4.检查学生的朗读,进一步交流和巩固生字识记。
三、图文结合,持续理解。
1. 朗读课文,找到课本两幅插图对应的文字,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大。
我自己穿衣服的时候,我自己系鞋带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大。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小。
我够不到门铃的时候,我听到雷声喊妈妈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小。
2.练习朗读长句子,读出“我”的心情。
3.结合课后习题说一说:你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
4.读一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说一说“我”到底是希望长大还是不要长大?通过生字“快”的学习知道偏旁——竖心旁表达的是心里的活动。
四、练习写字,重点指导写好“衣”。
五、补充学习儿童诗《是大还是小》、绘本故事《我不怕打针》。
(一)学习儿童诗《是大还是小》
1.初读感知:你觉得诗中的“儿子”是大还是小?
是大还是小
【俄罗斯】沙霍杰尔
儿子想要
远足去山野。
母亲说:
“不行!
你还小,
等大些也还来得及!”
儿子哭起来,
一把眼泪,
一把鼻涕。
母亲说:
“这么大了,还像小姑娘,
哭哭啼啼的!”
瞧这大人说话,
说我小说我大,
都是她的理!
2.联系生活说一说,你也有这样“又大又小”的时候吗?
(二)学习绘本故事《我不怕打针》
1.情境导入:你害怕打针吗?
2.老师读绘本,结合图文思考:你觉得故事中的小男孩是大还是小?
六、板块三:创作自己“大还是小”的四格画。
1.表现自己“大和小”的图画各两张。
2.可以写上简单的文字。
3.和同桌相互说一说。
转自:“我在小学教语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