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领航促成长 课堂精耕提质效——记晋江市实验小学教科研开放月“语文学科立项课题”校级展示活动
2022/12/21 15:06:19 阅读:209 发布者:
课题领航促成长
课堂精耕提质效
“语文学科立项课题”校级展示活动
冬至未见寒,日暖疑春来。2022年11月17日上午,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常规课题《“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项目式学习的实践研究》开题论证会在晋江市实验小学阶梯教室举行。会议由晋江市实验小学曾柏玲副校长主持,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发展研究室冯云主任、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蔡秋洪老师、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了本次开题论证会。
论证会——开题报告
上午的论证会,由课题负责人曾柏玲副作《“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项目式学习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她围绕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研究设计”“预期研究成果”“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课题组分工”等进行详细地阐述;由课题组成员代表庄秋红老师讲话,她表示课题组成员将齐心协力,乘势而上,为本课题能够取得圆满成功而努力;邀请了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蔡秋洪老师宣读课题立项通知书并进行课题论证,她认为该课题有基础、有积淀、有思考、有思路、有成果、有成效,充分肯定了课题的研究价值;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管理意见与方法,她建议课题管理要从“对标、对本“”定性、定量”“分工 分项”“专项、专题”等几个方面做细做实,为课堂教学提供理论引领,为教师科研能力发展提供平台。
▲曾柏玲副校长作开题报告
▲课题组成员代表庄秋红老师发言
▲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蔡秋洪老师宣读课题立项通知书
专家讲座
同时,邀请了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发展研究室冯云主任作指导性讲话和专题讲座《课题研究实施和成果梳理提炼》,冯云主任认为课题研究要明确课题内涵,要扎实进行项目化教学,明确任务驱动。“项目式”学习可在单学科中分年级进行,或创编话剧,也可结合地方特色进行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等。在专题讲座中,冯云主任围绕“开展课题研究缘由”“课题内涵”“课题研究的实施和成果梳理提炼”三方面进行专题指导,本次专题培训恰如一场及时雨,给课题研究指明了研究方,使课题组成员进一步明晰了课题研究的思路,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方向。”专家有温度、有宽度、有深度的指导,使我们受益匪浅。
课例论证活动
下午的课例论证活动,以语文学科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通过大单元整合教学,拟定“我的强国梦“学习项目,展示四节课例,结合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围绕“忆往昔”到“看今朝”到“展未来”三个方面呈现整个单元的项目式学习。
1
入项活动
第一节课入项活动,由庄净云老师通过短视频和解说,展示新中国二十年的伟大历程,引导学生思考“二十年后的中国或家乡会发生什么巨变”,作为本项目的驱动任务,带领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和思考,促进学生真学习,真研究。
2
课例《圆明园的毁灭》
第二节课以“阅读理解”为主要课型,由张欣欣老师执教《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张老师带领学生结合资料、应用资料深情回顾旧中国的过往,引导学生思考“爱国人士为改变中国现状做了哪些事”,作为本课的子任务,驱动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互动交流,发展思维和语言,落实了语文要素。
3
课例《少年中国说》
第三节课以“朗诵”+“结合资料”的形式,由王世强老师执教《少年中国说》一课,王老师带领学生结合时代背景资料,了解以梁启超为首的爱国人士如何诉说中国人的强国梦想,整堂课朗读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学生在诵读中感受了强国必须强己的责任担当和思想意识,落实了人文要素。
4
结项活动
第四节课结项活动,以“创意表达”为主要课型,由庄净云老师执教《二十年后的家乡》习作一课,庄老师带领学生回顾二十年前的晋江,通过整理和对比资料,知道家乡的巨变;结合提纲范例和课前收集资料,指导学生学会科学编写习作提纲;运用整单元的写法和结合资料,练习抒写二十年后家乡巨变的片段。四节课结束后,学生纷纷通过展板展示自己的项目学习成果。整个项目学习活动,借助了语文真情境,真学习,培养了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弘扬了革命先进文化。
活动风采展示
项目主题说明
苏丽珊老师则以“大单元统整下语文学科项目式学习的实践与研究”为题,围绕“以育人目标为导向的大单元教学研究”、“以大单元视角将教材内容结构化”、“以项目式学习方式培养核心素养”、“初见成效与疑惑”四个方面进行整个项目的主题说明。
专家指导点评
本场活动还邀请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魏为炎和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施丽聪教研员进行点评指导。专家们对本次学习项目思路“忆往昔”、“看今朝”、“展未来”表示肯定,也肯定了执教教师们能在真实情境中落实语文要素。同时专家们也为老师们在“项目式学习”的实践和研究中存在的疑惑或不足指点迷津。
本次课题研究校级展示活动,探索基于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的项目式、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单学科学习、思考、创新能力的综合视野,充分凸显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支撑,今后,课题团队必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为课题研究抒写更加灿烂的成绩。
转自:“晋江市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