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课程·|稻花香里说数学——张家港市实验小学东校区“劳动+”系列之六年级数学微课程

2022/12/21 10:32:42  阅读:309 发布者:

东校区的童心农场里

微风拂过脸颊

一茬茬稻穗随风摇曳

弯着腰、低着头

充满了成熟的喜悦

“我们的旱稻抽穗啦!”这句欢呼声给六年级的我们发出了邀请信,我们迫不及待地跑到童心农场,欣赏着谷粒低垂的小脑袋。

它们小小的身体里藏着什么数学秘密?带着思考,我们踏上了研究之旅。

定制研究主题

“旱稻有多高?它有多少叶片?叶片有多长?一株旱稻上有多少稻谷?旱稻的面积是多少?一行有多少株旱稻?旱稻之间的间距是多少米?……”我们各抒己见。

每个问题我们都想研究,可时间有限怎么办呢?“那就来一场定制之旅,自己确定主题吧!”不知是谁想出这么高明的建议,我们发自内心地赞同他!

踏上探索行程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为了高效率地完成任务,我们决定分工合作,相同主题的一起帮忙。瞧,我们观察的多仔细,测量的多认真啊!

分享收获喜悦

我们了解了自然万物的生长规律,感受了种植的艰辛,体验了收获的喜悦。我们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了旱稻植株的平均高度、用多边形的面积知识解决了旱稻的面积大小、用间隔问题的知识解决了旱稻的排列问题,用估算的知识解决了旱稻的产量问题……

发现数学之美

其实稻子中还藏着我们即将要学习的数学知识,下面是六年级同学为大家带来的数学小广播:

男:大家好,我是实验小学东校区六1班的雷昊文。

女:我是六1班的项靖雯。

齐声:今天我们带来的是水稻中的数学小知识—成数。

男:长沙晚报曾在20119月以《八万亩水稻增产预计超四成,稻农聚田埂迎接袁隆平》为题报道了湖南省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即用3亩地产出4亩地的粮食)丰产工程推广超级杂交稻品种取得的增产实绩。文章提到“ 尽管当地种稻再过10来天才开镰,但据专家初步测产,永定区已推广的8万亩超级杂交中稻,预计平均亩产600公斤左右,比推广前的平均亩产增产46%。”

女:大家知道标题中提到的“增产超四成”是什么意思?它与文中“平均亩产增产46%”有什么关系?

男:在农业生产中,粮食、棉花、蔬菜等农作物的收成和产量,常用“成数”来表示,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成数越大,说明产量越高。“几成”就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十,例如,“一成”就是十分之一,改写成百分数是10%;“三成五”是十分之三点五,改写成百分数就是35%

女:所以,报纸标题中提到的“增产超四成”意思就是今年种超级杂交水稻的产量要比同样条件下种普通水稻的收成提高40%以上,即十分之四以上,这与文中预计“平均亩产增产46%”是一致的。

男:现在,“成数”已经广泛应用于表示各行各业的发展变化情况。例如:出口汽车总量比去年增加三成,北京出游人数比去年增加二成……

女:看来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要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观察世界。

齐:感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次再见!

一次探索,更是一次成长。我们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发现藏在旱稻里的数学奥秘,激励着我们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一切。

转自:“张家港市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