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致敬课堂,为港城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第二十四届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校园长、教研员展示”在张家港市实验小学东校区顺利举行!

2022/12/21 10:31:40  阅读:761 发布者:

沐浴着冬韵

怀揣着对教育的理想

一群与光同行的美丽教育人

正朝着

小径分岔的花园走来

课堂,需要同路人的引航;教育,需要一群人的行走。1116日上午,张家港市实验小学东校区承办了“学在港城·致敬课堂”第二十四届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校园长、研训员课堂展示),张家港市教育局副局长朱治国、张家港市教师发展中心书记钱爱萍、张家港市教师发展中心研训员陈静和张家港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刘慧等出席了此次活动,同时,吸引了全市380多名教师参加。

课堂展示 聚焦儿童

课堂教学是一门无止境的艺术。八位校长及研训员虽教学风格迥异,但都站在儿童立场,立足核心素养,展现出了优质课堂和先进理念,实现了高品质教学。

语文学科

张家港市教师发展中心钱萍老师执教《西门豹治邺》一课。钱老师在课堂上定制了三次基于学生学情的预习反馈,这不仅让学生对生字词进行了扎实的学习,而且还引导学生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钱老师通过设置了“向魏文侯汇报故事”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内容,感悟主人公西门豹的人物形象,真正关注了学生在课堂上的生长。

世茂小学唐燕校长执教《花钟》一课,她立足课堂,改变了学生学的方式,把课堂时间还给了学生,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的程度、学生伙伴合作学习的效度和学生探究问题的深度,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了教学活动,课堂环节清晰,让学生站在了课堂的中央,形成教学合力,保证了教学目标的落地生根,让每一个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得到自然生长。

张家港市实验小学东校区吴灵燕校长执教《阅读指导课:快乐读童话》一课。她创设了主题学习情境,通过有趣的阅读指导、多种形式的阅读分享激发学生的童话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分享整本书阅读的方法,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引导学生在阅读方法、分享方式等方面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改进。

农联实验小学吴琰校长执教《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她抓住本单元训练重点,创设任务群,以列表、图片、思维导图等途径有层次地训练学生概括能力,培养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吴老师抓住中心,巧妙引导学生层层深入,让学生体会到人物远大志向、博大胸怀,使得单元语文要素得到了有效落实,着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让教学主张融入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美术学科

南丰小学俞亚萍校长执教《汉字的联想》一课。她营造了浓厚文化场域,学生在生动的美育课堂欣赏感知美、创意表现美、情感体验美,了解汉字的起源及演变过程,感受不同时期、风格的汉字特有的美。师生借助学习任务单、评价量规开展了“个人预学 质疑问学—合作研学 释疑探学—集体展学 拓展延学”的“三环六学”伙伴式学习“寻美”课堂教学。学生用中国画的方法对汉字进行大胆联想和创作,充分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努力成为新时代的审美传递者,文化传承者,历史表达者,未来见证者。

音乐学科

万红小学钱亚萍校长执教音乐欣赏《打字机之歌》一课。她遵循“大视野·真体验”的教学主张,注重课堂教学的活动化、游戏化和生动化,用音乐创设充满想象力的课堂,让学生在听、动、画、演等艺术体验为核心的多样化实践中获得了丰富而真实的情感体验和审美体验,使得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发展。

综合实践学科

张家港市教师发展中心陈丽丽老师执教《小小交易师》一课,她结合张家港市实验小学东校区劳动教育特色,设置了“劳动成果义卖会”招聘“小小交易师”的驱动任务,引导学生学会给农产品合理定价。通过“价格猜猜猜、价格变变变、促销多多多、价格我来定”四个活动的贯穿,让学生回归生活逻辑,增强职业体验。

道德与法治学科

城北小学强燕校长执教《我们所了解的白色污染》一课。她在课堂上营造一个“生活化的思政课堂”,以学生日常生活为基础,以学生在生活中的发现、体验、感悟为生长点,通过三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在溯源、探究、思辨中感知研究性学习的路径,深入探究塑料垃圾的危害及产生的原因,强化理解判断,从课内探究到课外调查、课外延学,充分理解并情感认同环保行为,能从自身出发,提高环境保护的行动力和研究力。

专家点评 朝向明亮

课堂展示结束后,六位专家进行了细致全面的点评,深度解析了每位执教老师的课堂亮点,引发了听课老师一次又一次的思维碰撞,助力课堂教学改革向更深处漫溯。

王莹:教研员钱萍老师执教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唐燕校长执教三年级下册《花钟》。在这两节课上,学生的参与度很高、学习状态很投入,说明两位上课教师用自己有声的语言、无声的示范牢牢地吸引住学生。通过两位老师的课堂,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非常有层次,聚焦到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细节的处理,也都很有章法。两位教师通过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检查、小组合作的引导、课堂生成的捕捉,成功地引领学生进入到灵活地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体会、感悟、创生的佳境。

何建军:以《学科实践:语文课程的育人路径》为题,对张家港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东校区吴灵燕校长执教的二年级《阅读指导课:快乐读童话》、农联实验小学吴琰校长执教的四年级《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两节课进行了点评。两节语文课,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新方案”“新课标”的理念,优化了学科实践的内容载体,呈现了鲜活的实践型育人样态。每一位语文教师走进课堂的时候,要“有事做”“在做事”“做好事”,学科知识和学科实践是学生核心素养生长的双翼,我们要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融合六大关键要素,要基于实践型课程视角来理解学科实践的育人功能,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

袁丹:俞老师《汉字的联想》一课紧紧聚焦艺术学科核心素养,充分体现了从教师主导到学生本位的转变,实现了深度学习和深度理解的教育思想,呈现了教支持学、练更增效、评促进学的教学练评一体的教学观念,构建了具有生长力的指向学生发展的美术课堂。课堂上教师着力以美术的视角挖掘、诠释并引导学生感悟中华文化的精髓,这堂课不仅让学生熟悉了解中国文字艺术的经典,更是中华美育精神的传递,增强了文化自信。真正落实艺术新课标中坚持立德树人,强调以美育人的特点。

龚卫芳:音乐教育要促进学生人格和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就需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寻求某种真实的“直达”通道,以引导学生更有效地与音乐对话,培养审美情趣,达成心智和谐。实践证明“通感”无疑是儿童和音乐之间的这条通道。钱亚萍校长的这一节课就是将音乐教学活动设计成学生能感同身受、全身心参与的音乐实践活动,通过听、声、视、动、触觉等多方面的联感、联觉,让学生获得综合、立体的音乐通感体验,以情感人、以美动人,唤起学生对音乐感知的潜能,让音乐真正润泽儿童的心灵。

黄利锋:今天陈丽丽老师给我们呈现了一节体现“生活逻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她从实小的生产劳动课程切入,引导学生思考把“劳动果实”转化为“农产品”,一方面在各种营销方案的价格对比中融入数学计算,另一方面从产品的定价策略,进而思考怎样在后续的生产劳动中提高产品的价值。最后给学生提出了一个更加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作为一个童创农场的小主人,如何拥有自己的品牌产品?陈老师深入挖掘课程的生活价值,带领学生在做一件真实的事,而且需要持续去完成的事。

宋陈红:强燕校长执教的《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第一课时“‘从白色污染’说起”,始于对《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的解读,基于对教材文本的深入研读,立于对以生为本的厚读,教学目标定位合理准确。教学时,教师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先是通过挖掘生活素材、探究感受,激活学生自我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感知生活中塑料制品应用广泛、性能优的特点;接着,通过小组研学、交流思辨,了解塑料污染危害大,能辩证看待塑料的“功”与“过”;最后又通过小组讨论、减塑延学,开展“争做‘减塑’绿色使者”的活动,在实践体验中促进学生的知行合一。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的教学活动,让课堂教学精彩、高效。

好的教育不是传授,而是“遇见”。第二十四届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绽放出了课堂教学的鲜活样态,提升了教与学的艺术,促进了与会教师的专业成长和理念变革,让学生拥有持续的学习力和美好的生长力,过正常而积极的童年生活。

转自:“张家港市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