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活动中体验 在体验中建构——富春七小举行六年级数学教研活动
2022/12/21 10:18:43 阅读:187 发布者: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在这11月的最后一周,富春七小开展了主题为“设计关联学习任务 促进知识主动构建”的数学教研活动。由六年级组的俞小琴老师执教《确定起跑线》。
01教材解读
11月10日下午,孙海雅老师作了关于《圆》的教材解读。孙老师从跨单元读,横向联结教材;单元内读,厘清结构特点;确定目标,凸显核心素养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02课前准备
课前学生小组合作测量、计算跑道相关数据,达成对圆周长的相关知识的内化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训练。
03课堂展示
11月24日,俞小琴老师和六(5)班的学生共同研究了《确定起跑线》,展示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数学实践课。本节课俞老师利用体育馆400米标准跑道,通过小组合作、教师指导、测量数据等一系列活动,从“纸上谈兵”走向“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最后的整理计算形成成果经验分享,从明理到计划再到实践和分享,进一步提升了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04观点报告
薛群老师代表六年级组进行了题为《在活动中体验 在体验中建构》的观点报告。薛老师的观点报告从上课缘由、践行之路、课后疑惑三个方面展开,最后提出:如何在常规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以优化思维为核心引领课堂,提升数学综合能力。
05教师点评
高琳老师评课:
综合实践课需要在真实情景中去解决真实问题,俞老师的课通过学生观察100米和400米跑道后提出驱动性问题——如何确定起跑线?学生在这个大任务下自主探究需要的数据并解决问题,从而调动自身的数学知识并用数学思维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方意琴老师评课:
俞老师的课大气,干练!课堂的掌控能力值得我们学习!就本节课而言,确定起跑线太难上了:操作难,知识点难,教材把控难。在俞老师几次大问题的推进:问题一:为什么100米和400米的起点不一样?问题二:应该一次提前多少米呢?问题三:要想知道相邻跑道的长度差,你希望老师提供哪些数据?问题四:相邻跑道差与什么有关?环环相扣的问题逐一给学生深度的思考,让学生在思考中突破难点!
夏萍华老师评课:
俞老师的整节课干净、利落、大气。把本单元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让学生认识操场环形跑道的基本结构,通过实地观察、测量操场跑道各项数据,将现实问题与圆相关概念挂钩,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兴趣,体现数学学习的价值。作为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若能放大现场操作过程,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对于学生的素养和能力将会有更有效的提升。
盛渺渺老师评课:
确定起跑线是一节包含了图形的认识、测量、数据调查、计算、推理等多方面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是非常抽象的数学问题。在教学中,俞老师非常注重在关键处设问,在关键处进行直观演示,通过数形结合帮助学生读懂学生的发言,读懂老师的语言。从学生的课堂表现可以看出俞老师平时的教学也是扎扎实实的,学生的素养比较好。
结束语
经过本次教研活动,我们对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它引导学生站在更高位置上学习,开拓视野,培养了孩子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希望通过不断尝试、总结,使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这一研究不断深入,帮助学生取得更大进步。
转自:“杭州富春七小”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