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聚焦核心素养,优化生态文明

2022/12/20 9:49:47  阅读:139 发布者:

聚焦核心素养,

优化生态文明

希望能在这个秋天和你牵手漫步

part  01

研修目的

为了推动广东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和教研工作转型发展,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和教研队伍,擦亮广东教研品牌,促进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将围绕广东基础教育(含幼儿园)发展热点、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突出重点、聚焦问题,以学科育人关键环节和重大问题为主线,组织和邀请省内外师德高尚、理念先进、积极创新,研究与实践能力强并形成较好成果的教研基地负责人、教研员、名教师、名校长及高校专家等组成教研团队,通过专家专题报告、教学教研成果汇报、精品优质课例(案例)展示、教学教研学术研讨沙龙等形式灵活开展,并结合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技术和融媒体等信息技术新样态,线上线下融合进行,探索示范性常态化主题教研新模式。

part  02

活动目标

通过课程改革,让学生形成 “热爱自然,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形成生态文明观念,立志成为美丽中国的建设者”“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生态意识,参与环境保护实践”,这是科学和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社会责任和课程目标之一。

活动重点展示广东省基础教育初中生物学和高中生物学学科教研基地(韶关、湛江)项目建设成果,通过“主旨阐述、专题讲座、课例展示、专家评课、教研沙龙、专家视点、活动总结”等多个环节,进一步探索优化生态文明教学,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part  03

线上学习,交流心得

通过这次的线上学习,我们知道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了广东的发展,由此想到,我们国家在教育上提出的“核心素养”,是不是也要为其提供适宜的“土壤、水分、空气、阳光”?答案是肯定的,要使核心素养落地生根,需要社会、学校、教师等几方面的协调一致,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

社会要为核心素养落地“护航”。随着我国经济的蒸蒸日上,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教育问题,逐年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校园环境大为改观,学校的各种软硬件配套设施也日趋完善。办学条件的改善,为学校提供了良好的育人环境,确保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校外,政府又在各地创办了各式各样的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进一步完善了青少年素质教育的设施,为青少年提供了丰富的社会实践课程,这极大地推动了青少年素质教育发展,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对于培养新一代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接班人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学校要以实力推动核心素养的落地。对于核心素养的框架体系,学校在具体贯彻时,大多能根据本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校本化改造,从而使学校有自己的特色。比如,有的学校秉持“生态教育”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和谐相处,着力构建“学园、家园、乐园”三园一体的新样态,将办学理念深化为“建和谐共生之园,育生命自觉之人”,从教育生态、课程生态、教学生态三个层次进行构建和优化,以尊重、理解、回应、支持每一个个体生命发展的可能性,促进学生多元、个体的发展,让学生逐渐成长为“生命自觉”之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各学科根据核心素养体系和本学科特点,研制学科核心素养,并把它贯彻到学科教学当中。不落实到学科,核心素养就是空中楼阁,就是飘在空中的气球。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不能走向学科本位主义,要克服传统的分科解构的思路,强调跨学科的统整性。

教师要以自己的核心素养熏陶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是一个在一生中不断完善的过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应努力成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引领者和助推器。当然,“打铁先要自身硬”,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首先要有较高的素养。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得好:“正如没有人能把自己所没有的东西给予别人一样,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学习,终生地学习。读书既可以保持教学的“源头活水”,保持职业不倦不怠的活力,又可以保持心灵的润泽,灵魂的高尚,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思想、有智慧的教师。再说,唯有学习,才能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占据学科的制高点,不断丰富学科内容、完善教学方法,持续实践新的教学组织形式。

生态环境保护塑造了广东的绿水青山,我们坚信,良好教育生态的构建,也必将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转自:“兴宁市初中生物教研工作室”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