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阅读】计算工具的发展史
2022/12/20 9:44:02 阅读:425 发布者:
计算工具的发展史
从古到今,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计算工具经过了漫长的演变。我们现在使用的这些计算工具,是在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基础上不断更新发展而来的。让我们穿越到两千多年前,一起走进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
远古时代,人类在捕鱼、狩猎和采集果实的劳动中,产生了计数的需要。最开始依靠实物记数,随着数目变得越来越大,人类又学会了用结绳、刻痕等方式来记录计算的结果,就这样渐渐开始使用工具来计算。
计算工具的源头至少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人就普遍使用算筹记数了。根据史书的记载和考古发现,古代的算筹实际上是一根根同样长短和粗细的小棍子,一般长为13-14厘米,径粗0.2-0.3厘米,多用竹子制成,也有用兽骨、象牙、金属等材料制成的,大约数百根为一束。古人将其放在布袋里,系在腰部随身携带,需要记数和计算的时候,就把它们取出来使用。
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又发明了算盘。算盘是我们祖先创造发明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在计算机已被普遍使用的今天,算盘不仅没有被废弃,反而因它的灵便、准确等优点,被广泛的应用,人们往往把算盘的发明与中国四大发明相提并论。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通过,珠算正式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也是我国第30项被列为非遗的项目。
17世纪初,英国人发明了计算尺。计算尺是一个模拟计算机,通常由三个互相锁定的有刻度的长条和一个滑动窗口(称为游标)组成。它的出现开创了模拟计算的先河。在1970年之前使用广泛,直到20纪中期,计算尺才逐渐被袖珍计算器取代。
从17 世纪到19世纪长达两百多年的时间里,一批杰出的科学家进行了机械式计算机的研制,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帕斯卡、莱布尼茨和巴贝奇。这一时期的计算机虽然构造和性能还非常简单,但是其中体现的许多原理和思想已经开始接近现代计算机。
世界上第一台通用计算机“ENIAC”于1946年2月14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发明人是美国人莫克利和艾克特。美国国防部用它来进行弹道计算。它是一个庞然大物,包含约18000根电子管,占地约170平方米,重达30多吨,每秒钟可以进行5000次加法运算。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不断更新。今天的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都可以用手轻轻托起。
目前,由我国研制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每秒能计算12亿亿次。
转自:“安阳市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