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以项目为抓手 以教促研共成长|基于项目式学习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

2022/12/19 15:07:27  阅读:887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台州市白云小学 ,作者台州市白云小学

为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常规教学效率,20221213日下午,台州市白云小学举行了“基于项目式学习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地理题材的教学研究”。本次活动包括课堂教学展示、现场评析、讨论。

白云小学教研主题活动

课堂实录

01

邱雅妮

五上《一方水土 一方生活》

为什么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呢?邱雅妮老师通过课前活动单,组织学生搜集资料,并在课堂上汇报的形式,调动学生们的课堂参与和积极性。通过小组探究,以表格、思维导图等形式分析材料,更好的认识了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02

盛意婷

五上《好山好水好风光》

盛老师通过学习单的方式串联整节课,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借助地图,联系生活经验,从畅游祖国大地到寻找身边美景,感受山河之美,了解地形地势和祖国的历史文化。通过阅读新闻,观察地图,进一步感受祖国的美丽,引导学生树立保护世界遗产,爱护生态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精彩评课

●评邱雅妮老师的课

傅莺斐:

邱雅妮老师本节课教学资源挖掘得很充分,各种图片、视频,都是紧紧围绕本节课的中心而呈现的。学生通过课前的搜集、课中的讨论交流,对“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有了进一步的理解。针对本节课,我的思考是:课堂中可以直接抛出一个大问题,从而衍生出不同的小问题。避免师生之间的碎问碎答。同时,教师要敢于放手,给足学生自由的空间。各个活动之间要进行串联,找到生长点和关联点。

陈灵婷:

邱雅妮老师从台州特色饮食冬至圆入手,从南北饮食的差异中带领学生走进“一方水土”。课堂中邱老师通过各种

、视频资料的呈现,通过小组展示、讨论交流等方式一步步引导学生明白了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不过在内容设计时有重复,可以让学生从饮食、服饰、性格等多角度入手,感受南北差异的巨大。

杨苏晴:

邱雅妮老师本节课环节清晰且教学完整,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学生通过看图、猜一猜、说一说、演一演的方式,在快乐的合作交流中了解了各地的风土人情,并引导学生探寻“自然环境”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与尊重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使学生对“一方水土,一方生活”的认识更加深刻。

●评盛意婷老师的课

徐红飞副校长:

盛老师本节课活动丰富,学生体验深刻。不过,对于这节课我们可以先从全国各地风貌入手再谈五种地貌,接着讲家乡的风景,文化遗产,这样教学思路会更加清晰。另外常态课课堂上应更着重调动全员参与,而非个人交流,因此要考虑好任务的分配,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率。活动单的设计不宜太具象化,应给学生留有探索空间,放手让学生去观察分析,一步步得出结论。

许艺耀老师:

盛老师倡导小组合作,以活动单的方式让学生观察地形图明晰我国的主要地形,进而简单介绍家乡的主要山脉及河流。从畅游祖国大地到寻找身边美景,盛老师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课前查找资料,充分准备,小导游讲解、佳作共享、镜头再现等展示方式多样,从知家乡到爱家乡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陶银银老师:

课堂上,盛老师先播放一组中国山水风景视频,活跃课堂氛围,很好地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然后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地形图和图例,结合上节课学的基本看图方式,总结我国的地势是西高东低。再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地形图上找到盆地、平原、高原等地形,知道我国的地形复杂多样。教学中盛老师通过各种有趣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好山好水好风光。

本次道德与法治主题教研以项目式学习为抓手,选取了教材中的地理题材为交流主题。立足常规课堂,为我校道德与法治教师搭建了学习平台,推进了深度学习,促进了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转自:“椒江区小学道法与地方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