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伟力浸课堂| 椒江区中山小学杨司校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教研活动
2022/12/19 15:02:50 阅读:220 发布者:
冬之美,在于积蓄与勃发;教之美,在于钻研与提升。为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山小学杨司校区开展了主题为“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以下称《读本》)教学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教研活动。
聚焦课堂教学
以教促思维 以研共成长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止。在本次教研的过程中,张老师通过深入研读教材、真正了解走入学生、探索研讨教学形式,为教学不断注入生命活力。张老师所执教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第十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本讲旨在通过阅读了解余村故事和塞罕坝奇迹,领悟其精神,树立保护 生态环境意识,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以研促教
张琳老师立足教材,开展了“忆当年,说余村变化”“喜分享,悟塞罕坝精神”“小小环保践行家”等活动,并以此为支架展开课堂教学。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了解到了余村的前后变化,也感受到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在课堂中,张琳老师从始至终贯穿着习语金句,让学生更深切地感受到国家领导人的环境担当和中国的国家担当。
以研促教
聚焦评课议课
以教促思维 以研共成长
张琳老师自评:
我立足教材,以三个活动为支架。在活动中,为让学生充分了解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余村故事和塞罕坝奇迹,创设了有趣的情景和丰富多彩的教学环节,通过音视频还原真实现场,通过小组讨论、探究拓展思维。并且因地制宜,通过课前搜集展示,发掘本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优秀事迹。最后,将目光聚焦自身,通过调查探讨明白我们学生也是保护环境的践行者。在整节课中,习语金句贯穿全程,让学生感受到习近平主席保护环境的坚强决心,也指出了环境保护不仅是个人应当拥有的意识,更是一种国家意志。
以教促思维 以研共成长
评课议课时,老师们就如何上好用好《读本》分享自己的听课体会及建议:第一,要深刻理解《读本》的编写意图,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读本》与统编教材有重合之处,互相补充,整合目标、任务、情境、内容,增强系统性、实效性,准确把握内容体系、教学重点,以及与统编教材之间的联系,把《读本》渗透到日常教学中,让《读本》教学与统编教材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第二,立足学科核心素养,如何用信念、情感、事实、学理去感染和打动学生,吸引学生主动学、融入学,引导通过《读本》学习,让学生全面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感悟思想伟力,坚定方向、涵养力量、锻造本领,构建起更为坚实的立德树人教材体系。
以研促教
此次研讨活动,参与教师进一步认识到《读本》的价值引领作用,上好用好《读本》意义非常重大。以《读本》教学为契机,不断探索、创新,切实发挥《读本》铸魂育人作用,让思想伟力浸润课堂,厚植于学生内心。
转自:“椒江区小学道法与地方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