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潜心研究新高考 凝心聚力向未来

2022/12/19 13:37:19  阅读:227 发布者:

潜心研究新高考 凝心聚力向未来

      ——2023届韶一模语文质量分析暨后阶段复习备考研讨会

“水本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显灵光。”为促进高三语文复习备考交流,了解新高考命题趋势,更好应对新高考改革,由韶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的2023届高三综合测试(一)语文质量分析暨后阶段复习备考研讨会于2022122日上午顺利举行。本次研讨会采取线上的方式进行,韶关市全体高三语文老师参与了此次研讨会。

广东北江中学的彭望远老师以《新课程 新高考 真语文 实备考》为题,结合本次韶一模试题的两篇现代文阅读(信息类文本、文学类文本)及古诗文阅读中的文言文阅读部分,从新课程、新高考以及真语文、实备考两大方向对本次韶一模语文试题进行分析及提出相应的后阶段备考建议。

广东北江中学彭望远老师在进行分享

彭老师首先指出,面对新教标、新高考,我们要关注高考评价体系中提到的“一核”“四层”“四翼”的原则,而本次韶一模试题命制充分遵循了这一原则。然后,彭老师指出,高考试题命制最大的变化在于考查形式的变化。高考评价体系规定以情境(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为载体来承载考查内容,实现考查要求。本次考试遵循以情境任务为试题主要载体考查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接着,彭老师从真语文、实备考角度提出,语文试题走出了狭小的书斋,步入学生的实际生活,一定程度上回归了语文的本真;语文关键能力是语文学科外显功能的集中体现,是落实命题立意的平台和中枢,可以通过“答题”来检测或推断学生应对复杂情境,解决非规则、不确定性真实问题的“做事”能力;语文关键能力的主体内容可从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两个方面进行总体设计,并予以分类、分层呈现。在此基础上,彭老师指出复习备考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一是厘清必备知识,网络化、系统化积累。二是整合必备知识,任务化、程序化生成。三是转化必备知识,情境化、综合化运用。由此,打通语文学习上必备知识和生活情境、实践运用的连接,“在具体的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中形成与发展,并通过具体、多样的实践活动表现、展示出来”,这样高考复习备考的效果才能事半功倍。彭老师的讲解干货满满、让全体语文老师受益匪浅。

韶关市第一中学刘鑫老师以《科学精细备考 接力向上向前》为题,对本次韶一模试题中的古诗文阅读(古代诗歌鉴赏、名篇名句默写)以及语言文字运用和作文试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复习备考建议。

韶关市第一中学刘鑫老师在进行分享

刘老师在讲座伊始提出,我们要深入研究新课标、新趋势、新考卷和新策略,关注试题的立意和走向。然后,刘老师通过真题回放,以本次考试三大版块的试题为切入点,一一分析了各版块试题的素养能力考察、命题意图和规律、答题情况及备考建议。刘老师指出,古代诗歌阅读要注重“一练”“二教”“三规范”。“一练”是加强日常古代诗歌阅读训练力度;“二教”是教会学生读懂诗歌的方法以及古代诗歌阅读的技巧;“三规范”是规范诗歌知识点的答题专业术语、规范答题格式,规范答题格式。名句名篇默写要“四抓”,抓背诵、抓背诵、抓书写、抓“文通”“字准”。语言文字运用复习中,成语题要在准确而全面地掌握成语和分析语境的前提下做到勤动手、多积累、明辨析和重语境。病句题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理论指导,夯实基础;二是讲练结合,落实语法;三是分析错题,提炼标志。变换句式题则要明要求、抓原则、明语法。语句补写题要引导学生审清题、摸清出题规律以及加强常规练习。总而言之,在新一届备考中要做到全面复习,逐点突破,重视语言运用能力的综合提升,“以常应变”。谈到写作,刘老师先分析本次韶一模测试中作文得分情况以及存在问题,接着以表格形式呈现历年高考作文真题,总结高考作文命题倾向、命题题型、命题特点以及命题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具备科学化的备考理念。具体来说,刘老师给出了以下建议:一是重视将提高思辨能力作为作文训练的重点;二是重视强化文体意识;三是重视加强素材积累;四是重视语言训练;五是重视写作技巧和写作手法的训练,不是套路化的训练,而是个性化特色化的训练;六是重视标杆作文;七是重视书写训练;八是重视讲评。刘老师的详细讲解,为我们指明了后阶段高考语文作文备考的方向。

最后,韶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陈鹏飞主任对本次综合测试进行了质量分析。陈主任首先对两位老师的精彩讲座给予了肯定,并以此为契机,建议年轻老师要虚心学习两位老师的研究方式和精神,做一名研究型教师,将研究成果与教学融合在一起。然后,在两位老师的基础上,陈主任提出了往后高三复习备考的建议。一是强化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二是加强学生基础知识能力的提升;三是强化学生审题能力的提升;四是加强学生答题规范能力的训练。接着,陈主任运用大量而又细致的数据分析,将这届高三当年的中考成绩与2022届韶一模成绩以及这次2023届韶一模成绩进行对比分析,详细又深入地分析本次韶一模各校语文考试情况。最后,陈主任提出了展望,希望各校积极做好接下来一百八十多天的备考工作。陈主任对新高考备考的思考和分析,引起了与会老师的强烈共鸣,相信广大语文老师将以此为契机,踏实做好复习备考工作,稳步推进复习质量,祝愿2023届韶关市高考语文再创辉煌!

转自:“韶关市中学语文教研会”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