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科研提升年】胶州初中教师在“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活动中喜获佳绩
2022/12/8 17:46:41 阅读:374 发布者:
近日,青岛市教育局公布了“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活动结果,在公布的11节初中段获奖课例中,有4节是胶州市初中教师提交的课例。胶州初中教师获奖占比大、作品优,体现了胶州初中教研的新风范。
接到选拔通知以来,初教室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2年"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22〕20号)和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22年山东省"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结合胶州市教育和体育局“教研科研提升年”工作的整体部署,积极行动,扎实开展“基础教育精品课”征集和培育活动。教研员们组织骨干教师以新课标理念为先导,凝心聚力、开拓创新、精研课例,提高质量,终获佳绩。
近年来,初教室加强教研员、骨干教师队伍、学科组长队伍建设,从理论学习、实践研讨等方面整体提升初中教师队伍素质。在工作导向上,突出课堂教学改革、教师专业成长、教学管理精细化等工作重点,以学科教研为支点,着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一系列措施,为提升教师素质和打造优质高效课堂奠定了基础。
附:获奖作品介绍
陆晓辉老师的参赛课题为人教版九年级第六单元3a阅读,教师自拍茶艺视频,创设茶文化情境,通过阅读茶的发明、发展和传播的故事,帮助学生感知被动语态的构成,并通过推测、略读、寻读等技能的体验与运用提升英语读写能力,通过茶文化的了解与认识,增强文化自信,树立家国情怀。
本节课陆晓辉老师积极引导学生推断语篇的深层含义,联系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拓展从古到今茶的传播历史与文化,使这堂课的高阶思维引导逐步形成,体现了新课标的核心素养和思政渗透。
张振振老师的参赛课题为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七单元第三节电阻的测量,张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运用古代先贤的思想解决物理探究学习中遇到的难题,通过科学推理、科学论证,并指导学生拍摄实验视频,在实践中使学生养成科学探究的理念。
本节课张振振老师积极引导学生科学探究,学习陈淏子和华佗的思想,并灵活运用,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到课堂中,在课堂学习中感受物理文化的魅力。
雷绪山老师的参赛课题为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五节内容,本节课构思巧妙,以花生为线索,通过认识不同性状的花生导入,再引导学生观察同一品种和不同品种的花生存在差异,重点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分析变异原因,引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的概念,比较野生花生和现代花生的优劣,探索培育花生新品种的方法,最后观看袁隆平视频,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认知心理出发,创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生活情境,运用科学统筹方法,通过计算机有效处理数据,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分析,初步具有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尝试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真正实现打造高效课堂,发展科学思维,提升生物核心素养的目标。
相昌蕾老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
、文字和视频资料,提供各种学生学习的感知材料,再现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让学生感到置身黄土高原情境之中,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和建设现状。教态自然,语言精练,教学过程逻辑清晰,环节紧凑,通过知概况--析原因--名后果--寻措施--看变化的探究,由表及里层层深入。过程中善于引导,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落实区域认知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人地协调观,使学生真真正正体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而滋养人文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感。
转自:“胶州市初中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