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视导】教学常规重实践,视导引领促发展——呼市十八中化学视导活动
2022/12/8 17:21:26 阅读:345 发布者:
为了规范教学工作,帮助教师明确教学方向及存在的问题,2022年11月17日,市教研室化学教研员杜欣丽老师针对呼市十八中高三、高一化学教学工作进行线上视导。
活动开始,由呼市十八中高一及高三化学备课组的三位老师进行公开课教学。
第一节课由邱亚楠老师,针对一轮复习中的“速率及平衡移动对转化率的影响”,展开教学。本节课以学生熟悉的工业合成氨为情景,给出任务,让学生凭借已复习的原理知识,找到提高平衡时氨的含量时外界条件的改变,以及提高速率时外界条件的改变。以实验室中无法在低温高压时产生氨气的真实现象,帮助学生建立转化率受平衡移动和速率两个因素影响的思维模型。接下来利用温度选择的矛盾,以不同温度下氨气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像为基础,帮助学生构建平衡前转化率受速率影响,平衡后转化率受平衡移动影响的模型。
第二节课,高三年级孙雪莲老师讲授了《构建“三角关系”突破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像问题》,孙老师通过平时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和高考考察的知识点进行课程设计,精心选题,难度层层递进,让学生感受到核心知识在高考中的考察方式,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指导意义及重要作用。
第三节课由高一张聪聪老师带来《碳酸钠、碳酸氢钠》的讲解。张老师先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学过的有关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知识,再从俗称,用途等方面引发学生对其化学性质的思考。通过观看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比较的实验视频总结其颜色、状态、溶解性、水溶液显碱性等性质,对比两者性质的差异。让学生从实验现象、科学数据等角度直接感受两者的差异。接着从物质类别角度推测分析俩者的化学性质,帮助学生巩固分类思想。通过实验得出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的结论。最后基于性质对两者用途分析对比,利用所学性质对两者相互转化、混合物除杂、两者鉴别展开研究、总结。教学中设立清晰的学生活动,让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三位老师完成授课后,市教研室化学教研员杜欣丽老师,针对以上教学内容与老师们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授课老师的设计思路,以及听课老师的感想;同时也进行了细致的点评。杜老师点明优点的同时,也指出或在重难点突出,或在深入挖掘,或在内容把控方面不足。针对高一教学,应牢牢抓住核心素养,熟悉课标要求,不做要求以外的内容引申,注重思维方法与素养的培养。高三教学,应以高考考向为引导,掌握学生的困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授课,以点到面,从理论延伸到实际问题解决,帮助学生建立行之有效的思维模型。
此次视导活动,杜老师提出了很多有助于呼市十八中化学教学的建议,老师们也收获颇丰,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呼市十八中化学学科能更进一步!
转自:“呼市教研中心中学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