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研培信息】名师专家启新程 奋楫笃行向未来——白山市教育学院召开初中语文新课标暨统编教材培训会

2022/12/8 15:11:46  阅读:331 发布者:

山河暮秋至,空天万里霜。1026日、112日、119日,全市初中语文教师参加了语文统编教材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的培训活动。

云端助力,学无止境。市、县、区的近300名语文教师认真聆听了6节一线优秀教师的示范课,听取了初中教研培训部副主任宋胜杰、省教育学院语文教研员张后安、郎镝的精彩评课和新课标讲座。

1026日,孙榕璐老师执教《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课。她通过设计三个任务:走近“最熟悉的陌生人”,走进《朝花夕拾》,设计封面及小组互评,达成了预期的两个教学目标,即:通过封面设计活动激发学生对《朝花夕拾》的阅读兴趣以及初步感知《朝花夕拾》的价值。

潘佳南老师执教《思路要清晰》的写作课。潘老师通过佳作欣赏、比较阅读、对应点评来启发引导孩子总结方法,又通过写作实践来巩固习得的方法,让孩子学会了写作时思路要清晰。

两节示范课后,省教育学院语文教研员郎镝老师给予两位老师极大肯定。同时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整本书阅读要牢牢的把握“经典”与“整”,把握“整合”,即运用师生互动,人书互动,家校互动,完成整本书的阅读。他还给出了自己关于整本书阅读的课题研究成果——“95课”整本书阅读教学方法。郎镝老师指出:写作,可以从教材中教语文,名作中作者的思路是最好的可以驾驭的方式。同时他还指出了思路要清晣的方法:总文理、定予夺、慎剪裁、统首尾、合涯际、理线索、设波澜。随后郎老师又从语文课程的总体框架、课程依据、核心内容、语文学习任务群之整本书阅读、语文课程的教研案例五方面对新课标进行了解读。

112日,杨玉超老师执教《背影》一课。他立足大单元教学目标,采用朗读教学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及咬文嚼字法进行教学,实现了他预期设定的3个教学目标,即:熟读课文指导学生体会文章质朴的语言中蕴含丰富的感情特点,品味感受伟大而又深沉的父爱;通过咬文嚼字,师生合作研读体会文章重点语段描写的意义,并学习具体描写的方法;通过背景资料体会作者对父亲感情的变化以及自身的感悟。

鲁国晶老师执教《白杨礼赞》一课。她通过解读一个关键词、品读一组抒情句、学习一种新手法这三个任务达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即:赏析精美语言概括白杨树外在形象特征及精神内涵;明确象征意义,学习象征手法。

两节示范课后,省教育学院语文教研员张后安老师从三方面进行了精彩的点评:第一,两篇传统的经典文本,风格截然相反,文本具有典范性;第二,两校的名师(杨老师、鲁老师),素养、气质俱佳。第三,授课教师对两课进行了经典解读。评课后,后安老师又对新课标各个部分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并以典范的教学案例来说明如何落实新课标的理念和精神。

119日,崔巍老师执教《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课。崔老师通过校剧我来看、校剧我来评、当面对对碰这三个任务促使学生实现练习中学,巩固提高,活动中学,锻炼能力,阅读中学,探索发现,提问中学,思考质疑。

姜珊老师执教《学会仿写》一课。姜老师通过游戏激趣、情趣训练、添枝加叶、再次完善、课后练习等方法,引导学生仿语言,仿选材,仿结构,仿技巧,使同学们学会仿写。

两节示范课后,省教育学院初中教研培训部副主任宋胜杰对两位名师的课给予了极大的肯定。为了好中更好,他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确立一个靶心,围绕一个任务,关注一茬收成;要在课堂上完成经验的转化,要重视学生个性的独特体验。随后,宋主任还就语文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发现和挖掘作家的写作经验,给出了指导意见。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此次培训为白山地区的语文教师们提供了高端优质的学习机会,教学一线名师授课,示范引领,为教师们解决了教材使用过程中的困惑,使教师们对统编教材有了正确的理解,对统编教材的主要内容、价值导向、核心理念、有了准确地把握;三位专家的评课以及对新课标进行的专业解读,为今后全面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和提高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实效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具体的方法。

转自:“吉林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