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培信息】学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化市教育学院组织民族学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
2022/12/8 15:07:59 阅读:209 发布者:
为进一步提升民族学校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能力,扎实稳步推进民族学校教学转型工作,加强民族团结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聚焦核心素养,明晰新时代教师角色与专业发展路径,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通化市教育学院民教部于11月15日——23日组织了全市民族学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
培训特邀吉林省教育学院5位教研员进行了高质量的讲座引领,全市民族学校领导及教师共700多人次参加了此次培训。
吉林省教育学院初中部语文教研员张后安老师以《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趋势探究》为题,结合国家政策文件要求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从命题原则、命题规划、命题要求等方面,结合具体案例,对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趋势进行了耐心细致的指导和清晰的引领,为转型期的民族学校语文教学雪中送炭,使教师们备受鼓舞。
吉林省教育学院民族教育教研培训部主任李献业教授以《聚焦核心素养,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方式变革》为题,从为什么要进行教学方式变革、核心素养目标下教学怎么变革、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变革三个方面,从国家政策制定的高度,从对教学方式变革研究的理论深度,从教学一线的大量案例的广度,深挖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为在核心素养时代如何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来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指明路径,引领教师们要运用信息技术构建智慧课堂,实现教学结构与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吉林省教育学院民族教育教研培训部全明实老师以《新时代教师角色与专业发展路径》为题,从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新时代”、新时代对教育的“新要求”、新时代民族学校教学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新时代教师担任的角色与专业发展路径四个方面,激励教师们要及时转变观念,树立发展意识,明确发展目标,以育人统揽全局,统一思想,与时俱进,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勇于探索,大胆实践,为无愧于这个时代人民教师的称号,为创办特色学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吉林省教育学院小学部语文教研员张陆慧教授以《聚焦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为题,结合大量的教学实践案例和教学策略,生动地介绍了什么是深度学习,深度学习的意义是什么,如何推进深度学习。张教授手把手的引领,为民族学校今后的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也增强了教师们克服困难、顺利渡过瓶颈期的信心。
吉林省教育学院民族教育教研培训部语文教研员、培训办公室主任金美仙老师以《基于课程建设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为题,结合大量生动鲜活的案例,诠释了民族团结教育的内涵以及如何上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这门课、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老师们更加明确了要通过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来实现各民族大团结,构建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中华民族和谐大家庭,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共同目标。
最后,通化市教育学院民教部主任金子希望每一位参培人员要通过一周的培训所接收到的新的信息,引发新的思考,形成新的思想,促成新的实践。不能止步于听完,学思行结合方能致远。各学校要通过这一周的培训,深化对新课标、新教材、新中考、新高考、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习和研究,内化为深度理解,外化为积极的教育实践,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坚定信心,奋力前行,积极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稳步提升民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要让民族教育因为我们而有更好的发展。
培训时教师们认真收看,认真记笔记;培训后各学校参训教师从不同层面写下了培训体会。
这次培训对提升民族学校教师综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提高民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和促进作用。
转自:“吉林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