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丰盈人生,书香点缀流年——我校马克思主义读书分享会第三期线上活动
2022/12/8 14:50:09 阅读:244 发布者:
引子
有一种精神,来自阅读,它浸润生命成长;
有一种力量,源自阅读,它激励勇者前行。
11月29日,在线上教学期间,我校马克思主义读书分享会如约而至,让我们一起感受这场阅读盛宴吧!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第一位分享者是我校小学部黄慧玲老师,首先,她带我们走进《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的事迹——奥斯特洛夫斯基,于1924年加入共产党,由于他长期参加艰苦斗争,健康受到严重损害,1927年由于病情恶化而双目失明,全身瘫痪。但他毫不屈服,以惊人的毅力同病魔作斗争,并坚持文学创作。1933年,以他的革命经历为素材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问世,激励了无数革命青年的成长。其次,黄慧玲老师以小说人物形象促自身思考,《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讴歌了主人公保尔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这也激励着我们在教育工作生涯中坚守初心,锻造百炼成钢的品质,面临挑战、困难绝不屈服,同时在教育教学中不仅传授给学生知识,也要培养学生勇敢面对、解决困难的能力。
黄慧玲老师分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平凡的世界》
第二位分享者是我校中学部钟颖欣老师,她对《平凡的世界》一书中两位主人公进行人物评述:孙少安——负重前行的跋涉者,凭借着“精明强悍和不怕吃苦的精神”被推选为生产队长,他能将对家庭之爱扩展到对全村村民的爱,这是超出农民狭隘门户观念的,是“仁者”的典型;孙少平——平凡世界的精神斗士,他对苦难有着主动选择和迎接挑战的勇气,正是他在巨大的苦难中表现出的高贵的人格、尊严和道德,面对困难的从容淡定和自得其乐,使得这个人物显得熠熠生辉。钟老师还谈到自己对书的感受:平凡的世界有着不平凡的故事。平凡是生活的本色,不平凡的是克服重重困难的美好心灵与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只要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平凡的声音,也能荡气回肠!
钟颖欣老师分享《平凡的世界》
结语
两位分享者为我们带来的书香,让我们在相聚云端的日子里,借阅读汲取精神力量。我们用书香点缀流年,用信仰表达坚定,让青春不负韶华,让理想更加远大。
转自:“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荔湾实验学校”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