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附小·道法研究】立足新课标,上好思政课

2022/12/8 14:48:56  阅读:301 发布者:

阳光正好 童年正兴

时光清浅,冬意渐浓。125日,学校邀请天府新区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雷锦屏老师,为全体道德与法治老师和班辅教师举办了以“立足新课标,上好思政课”为主题的道德与法治学科建模培训。

主体培训

雷老师立足《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课程性质、课程理念、核心素养内涵、实施建议、优秀教学案例五个方面为我校道法老师们带来了一场“听觉盛宴”。

1.明确课程性质

雷老师指出:道德与法治学科具有政治性、思想性、综合性和实践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把握好政治方向,让学生把正确的思想内化于心。课程设计的素材要体现综合性,做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

2.把握课程理念

雷老师强调:道德与法治学科应该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发挥课程的思想引领作用。课程要遵循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强调课程的一体化设计。同时,课程还应坚持以社会发展和学生活动为基础,坚持教师价值观与学生主体建构相符合的育人机制,综合运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促进知行合一。

3.立足核心素养

雷老师呼吁:在道德与法治课授课中,应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老师们需从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五个方面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

4.链接教学案例

雷老师还列举了天府新区优秀教学设计和微课案例,强调上一堂好的“思政课”,老师们必须认真研读教材,精心组织教学,注重课堂的情景化设计,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在课堂中帮助学生形成学科核心能力。

5.落实教学建议

雷老师从学生学和教师教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宝贵的教学建议。教师须认真研读教材,做好教材的转化,同时还要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活动形式,拓展活动空间,打破陈旧的“围墙育人”模式。

会议总结

活动最后,杜校指出:作为道法学科的教师,应该明确“四个意识”,即“整体意识、融合意识、活动意识、养成意识”,将道法教学与学生学习生活紧密联系,在活动中育人,在活动中养成,真正让这门学科照亮学生的心灵世界!

漆校则指出道德与法治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该门学科的话语体系范式、学生认知方式、课堂教学策略还适用于其他学科的教学,鼓励老师们触类旁通,更好地发挥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育人功能。

教以共进,研以致远。此次建模活动聚焦我校道德与法治学科建设,为我校道德与法治学科老师们在教学上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今后,我校将继续贯彻新课标的育人理念,推进我校道德与法治学科事业的发展。

转自:“四川天府新区教科院附小”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