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22年第11期目次及封面推荐文章摘要
2022/12/8 9:57:30 阅读:461 发布者:
2022年第11期目次及封面推荐文章摘要
主管单位: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广西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编辑出版:《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编辑部
投稿邮箱:zxxktjxyj@sina.com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45-1400/G4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2096-1421
邮发代号:48-179
Contents
目 次
课堂评论
1 数学文化试题的内涵、溯源及运用
——以“割圆术”与“会圆术”为例
张 浩
课堂研究
8 《红楼梦》深层次阅读教学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杨大忠
12 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文言文教学
刘东明
16 大单元: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新视角
曹江峰
20 促进学生语篇能力发展的中学英语阅读CSLA教学路径探究
史亚辉
课堂聚焦
教学设计
25 借鉴“语文园地”拓宽作业设计思路
连忠友
29 跨学科作业:内涵、特征及设计策略
——以小学数学为例
韩 东
33 “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单元作业设计的五个关键环节
——以外研社新标准一年级起点五年级下册第五模块为例
李悠悠,高 翔
38 基于大概念建构的单元教学整体设计
——以“化学方程式”单元教学为例
李俊红
课堂新探
42 素养导向下小学尺规作图教学的育人价值探析
芮金芳
45 基于驱动性问题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
——以“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为例
侯桂娜
49 大概念引领下的数学原理课教学探究
——以“两个基本计数原理”为例
刘铁智,吕增锋
52 英语“看”的能力的考查路径及其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启示
苏克银
56 基于逆向教学设计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践
王 慧
60 批判性思维下价值立意课堂的教学探究
——以“两次鸦片战争”为例
胡家广
特别策划:新青年数学教师工作室专栏
64 综合与实践: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主题活动教学
——以探究“纸折正五边形”为例
史 嘉
课堂内外
68 用考试“指挥棒”引领素质教育
顾之川
封面推荐文章摘要
张 浩/数学文化试题的内涵、溯源及运用——以“割圆术”与“会圆术”为例
【摘 要】随着课程标准及高考评价体系的颁布,数学文化试题在高考数学中受到广泛关注。文章从知识源流、学科联系、社会角色、审美娱乐和多元文化五个维度对两道与圆有关的高考数学试题的内涵进行分析,追溯其背景,并以这两道题为例对数学文化试题的赏析和运用进行阐述。
杨大忠/《红楼梦》深层次阅读教学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摘 要】新课标背景下《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鉴于有些教师阅读《红楼梦》不尽如人意的现状,研究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提升教师《红楼梦》的深层次阅读能力:依据目录提示,掌握整体情节;确立专题任务,解析经典事件;比较相关人物,发现共性与个性。
曹江峰/大单元: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新视角
【摘 要】深度学习是指学习者能动地参与教学的总称。文章结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大单元的视角回答并落实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学得怎样,让教师发现数学知识的一致性,教学安排的整体性,学习活动的协同性,从而更好地观照课堂教学的意义与作用。
史亚辉/促进学生语篇能力发展的中学英语阅读CSLA教学路径探究
【摘 要】语篇能力的发展关系到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探索促进学生语篇能力发展的阅读教学路径是每位中学英语教师面临的重要实践课题。文章依据课程标准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思想,界定语篇能力的内涵,建构促进语篇能力发展的CSLA教学路径,并基于具体课例阐释如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落实CSLA教学。
李悠悠,高翔/“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单元作业设计的五个关键环节——以外研社新标准一年级起点五年级下册第五模块为例
【摘 要】单元作业整体设计是当前新课标所倡导的重要理念,是教师必须研究和探索的新领域。小学英语单元作业设计应基于课程观念的视角系统解读教材,立足学科本质制订单元教学目标,并对照教学目标制订具体的单元作业目标,依据作业功能精准设计单元作业,在实践中反馈优化单元作业,以达到减负增效的效果,发挥作业应有的价值与育人功能。
胡家广/批判性思维下价值立意课堂的教学探究——以“两次鸦片战争”为例
【摘 要】价值立意是历史课堂教学实现学科育人功能的重要抓手。教师应该主动拿起批判性思维这一工具介入教学的各个环节,结合课程标准与教材重构价值立意,重塑教学环节,创设情境,在批判性思考中解决问题,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价值认同,提高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
顾之川/用考试“指挥棒”引领素质教育
【摘 要】教育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其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其目标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指向是考试的改进变革。若想发挥考试对中小学教育教学“指挥棒”的作用,就要解决三个问题,即“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具体而言就是要在考试理念、考试内容、考试分数上转变观念,以科学合理的考试机制带动课堂教学向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发展。
转自:“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