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十四五”重点课题“双减视角下创新素养培养实践研究”暨城阳区初中物理教学示范(公开)课研讨会
2022/11/22 14:59:28 阅读:566 发布者:
“培根铸魂,启智润心,聚力减负提质”。为贯彻落实“双减”课题要求,打造物理高效课堂,2022年11月10日下午,青岛市“十四五”重点课题“双减视角下创新素养培养实践研究”暨城阳区初中物理教学示范(公开)课研讨会,以钉钉群直播的形式,在线上举行。
本次线上研讨会由青岛市城阳第五中学孙珊珊老师主持,城阳区八、九年级所有物理教师线上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首先全体物理老师线上观看了青岛市城阳第五中学李柔佳老师《光的反射》和青岛市城阳第十一中学潘蕾老师《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这两节课。这两节教学示范(公开)课都运用“整—分—合—补—测”五环节教学模式和“目标导向、问题驱动、六学联动”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
在《光的反射》这节课中,李老师运用潜望镜游戏引入新课,游戏环节生动有趣,成功地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采用了学生分组实验、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在实验过程中老师鼓励学生们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感受了完整的探究过程,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了交流与反思,有利于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
在《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这节课中潘老师通过分组实验探究和理论推导双重验证的方式,加深了学生的认识与理解,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以及科学思维能力,处处渗透新课标理念。课堂氛围活跃融洽,目标明确、过程流畅,整堂课展现了潘老师的过硬的课堂驾驭力。
互动评课环节由孙珊珊老师主持,城阳十五中于晓晓老师和城阳十七中林晓庆老师对这两节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两位老师对于李柔佳老师和潘蕾老师的课堂教学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两位老师课前准备充分,课堂气氛融洽,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基于观察和实验提出物理问题、形成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定方案、获取与处理信息、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做出解释、以及对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两位老师在课堂中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识,并注重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在评课过程中,各位老师在交流中碰撞思想,在交流中收获成长。
袁江源老师、万慧老师、徐婷婷老师、韩同滨老师、徐晓老师、崔叶莉老师分别对刚刚结束的八、九年级期中考试各个题块进行了质量分析。老师们向大家展示了阅卷过程中的阅卷标准、学生的错误案例,并针对每一题的每一个空都给出了答题建议和教学建议,提醒老师们在教育教学中要引起重视。
最后,城阳区初中物理教研员秦文钢老师对本次研讨会进行总结讲话。秦老师对这两节示范课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强调了在教学中对城阳物理“目标导向、问题驱动、六学联动”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运用。第一,秦老师规范了城阳区初中物理“教-学-评”一体化导学案的规范模式——“课前翻转+课堂内化+常规教学”。第二,秦老师强调要通过问题引导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让学生喜欢物理、主动学习物理。同时,秦老师着重强调了学校教研组团队作用,团队间做好分工,互相督促,互帮互助,发挥物理的团队力量。第三、秦老师指出各学校要做好期中考试后的总结与反思,以教研组为单位,分析学生的得分点、失分点,并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思维的训练,在集备中也要注重中考题目的钻研。
“高效课堂的打造过程,永远在路上。”我们物理人需不断提升教学理念,做一个教育的行者,为打造高效课堂,不断努力,不断前行!
转自:“城阳区初中物理微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