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王高晖老师在浙江省初中科学优质课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2022/11/22 14:17:06 阅读:642 发布者: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热烈祝贺诸暨市浣纱初中王高晖老师继绍兴市优质课第一名后,再获浙江省优质课一等奖。这是近二十年来,诸暨科学的第十次“绍兴市优质课一等奖第一名”,第四次“浙江省优质课一等奖”。
荣耀的背后,离不开诸暨科学团队的强大支撑。从10月28日公布省优质课评选主题后,诸暨科学届“大咖们”和众多青年骨干教师齐聚浣纱,积点滴之力,汇科学之智,分析探讨最终确定《水分的运输和散失》为参赛教学内容。
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的郑长兴老师和吕华荣老师、诸暨科学“泰斗”徐纯老师更是为课堂摘瑕指瑜,内容精心设计,环节细细打磨,实验创新改进,语言字字斟酌。
梦想从未散场,传奇永不落幕。这些年,诸暨科学一直在省市级优质课比赛中延续着“一等奖”的神话,让我们一起先来认识下这些“神人”吧!
当小编一条条整理这啧啧称奇的成绩时,心中不由泛起阵阵骄傲,深感荣幸能成为一名科学教师,沐浴在这时代的春风里,共同见证诸暨科学的荣耀与辉煌。
这一切的荣誉都离不开一个人,诸暨市科学教研员徐纯老师。这些年,徐老师一直致力于诸暨科学的发展,也正是得益于徐老师的倾力培养,才能打造出如此优异夺目的诸暨科学团队。他引领着诸暨科学到达了难以企及的高度,是当之无愧的诸暨科学第一人。
如今,在新科学教研员卢朝霞老师的带领下,浣纱初中的王高晖老师继续发扬着一脉相承的“诸暨科学精神”,勇夺浙江省和绍兴市优质课比赛一等奖。王老师一直以来都被称作是诸暨科学的“顶级设计师”,一件件普通的物什,经他一设计、一改造、一搭建,就好像被赋予了“科学灵魂”,轻松凸显重点,突破难点,这大概就是灵魂设计师的模样吧!而本次省市级双一等奖的斩获,更是对他教学专业素质的高度肯定,这就是诸暨科学的全能型人才!
下面让我们重返赛课现场,探寻水的奇幻之旅……
一、激发思维有妙招,转化类比诱灵感
课堂伊始,学生很快提出植物质量减轻的原因是水分从叶片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在空气中不能明显观察到气体的产生,王老师引导学生运用转化法,套上塑料即可将看不见的水蒸气可视化为小水珠。又以吸管作类比,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观察叶片表面有无气体产生的新方法:将叶片置于水中观察有无气泡。
二、显微摄像进课堂,
科技引领促教学
水中的叶片在压强减小情况下上下表皮均有气泡产生,说明叶上存在气体通道。王老师引导学生先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气孔,寻找不到。后拿出了高科技仪器——显微摄像头。在观察植物气孔和导管时两次用到了显微摄像头,显微摄像头能使被观察物体瞬间放大并呈现清晰的像,大大提高了科学探究的效率。
三、透过现象看本质,科学模型引深思
在讲解气孔结构时,王老师用显微摄像头观察到的植物此时关闭的气孔和事先拍摄好的植物张开的气孔相比较,以气球的充气和放气模拟保卫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过程,形象直观地说明了气孔开闭的原理。王老师小结了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升华主题。
四、匠心独具融智慧,改进实验巧出新
王老师从体温计的放大原理中受到启发,自制了近似三棱柱的透明管,两侧为棱边一侧做成圆弧形。当面对圆弧一侧进行观察,有放大其中毛细管的效果。将该创新实验装置上端通过橡胶管与树枝相连,下端浸入红墨水中,即可将植物茎的运输功能可视化,放大效果明显,现象突出,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观察体验感。
诸暨科学秉持着继往开来,行而不辍的理念,以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大比武为基石构筑青年教师自我提升的平台,以实验创新比赛为桥梁搭建优秀教师展现自我的舞台。凡心所向,素履所往。相信诸暨科学会不断前进,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转自:“诸暨初中科学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