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聚焦新课标变革,探索新教学路径 | 禅城区初中英语专项视导之六(佛山市第六中学篇)

2022/11/22 14:14:37  阅读:342 发布者:

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到课堂教学中,1017日下午,禅城区初中英语教研员班碧兰老师到佛山市第六中学进行教学视导。

01

李宴君老师阅读课例展示

本次视导由初三备课组的李宴君老师进行授课,进行了阅读课例外研版九年级上册Module 8 Sports Heroes Unit 2 He was invited to the competitions around the world的展示。李宴君老师认真研读新课标,她的课堂体现了课标立德树人的育人观。她精心设计学习活动,并且始终秉持英语学习活动观来组织和实施教学。本节阅读课活动设计层次分明,体现了新课标中学习理解类、应用实践类以及迁移创新类的活动。李老师在写教案时,进行了大单元整体分析,对模块的内容和任务有整体的理念。在课堂中,教师的导学清晰、学生小组学习目标明确、过程性评价贯穿始终,体现了“教--评”一体化。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课堂得到了全体老师们的好评。

02

课后分工观课议课

课后,李宴君老师对本次授课内容进行说课,并对科组内的四次磨课变化分享自己的感想。六中英语科组的全体老师进行课后点评,按照科组常规,科组老师们分成三个备课组,进行分工观课议课,初一备课组负责点评小组学习;初二备课组负责点评教师导学;初三备课组负责教学评价。科组老师们积极讨论,班碧兰老师也在备课组中仔细聆听老师们的点评。

03

班碧兰老师点评

分工观课议课后,班碧兰老师对本次视导进行点评。班老师对佛山六中英语科组在新学期新课标下所做的工作给予肯定。她表示六中英语科组老师们落实了新课标研读;开展了丰富的科组活动;在青蓝工程中关注了青年教师的成长。此外,班老师还对本节阅读课进行点评,期待老师们深度研读课标,她鼓励老师们继续深度研读课标。她鼓励老师们思考阅读课的授课中如何搭建支架,如何关注不同层次的活动设计,如何关注主旨大意下更好地拆解文本,在迁移创新类活动设计前应思考输出环节的有效性与可操作性。

04

教师心得分享

视导活动结束后,现场每一位教师都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以及对新课标的研读进行心得分享。

李宴君视导课反思

很感谢科组给我这次机会,让我完成一次历练,让我在一次次磨课中改进、成长。以下是我对本次视导课的一些总结和反思。

本次所授课是外研版M8U2的读写课型,本课主题属于“人与社会”范畴,涉及“热爱体育,学习运动员刻苦锻炼、顽强拼搏的精神”,学生对于此话题有较浓厚的兴趣。在备课时,我首先研读了新课标关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理念,始终秉持英语学习活动观来组织和实施教学;其次在写教案时,进行了大单元整体分析,对模块的内容、任务有整体的概念。

本人进行了四次试教磨课,对一些在课堂上操作起来效率比较低、比较生硬的部分进行了修改。例如:(1)导入部分,从最开始的看刘翔04年奥运会的比赛视频,到现在欣赏新鲜出炉的校运会的照片,从班级的sports hero过渡到刘翔,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兴趣;(2while-reading匹配部分,我们认为很好理解的圈画时间和动词,在学生操作起来是有困难的,所以增加了modelling示范,同时为了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也增加了邀请学生上台示范的部分;(3retell部分,由最开始的小组活动,每人分配两句话到现在改为独立完成,主要问题在于小组内部容易出现分工不明确、就会导致效率低下,让学生独立完成也能为后面的输出做铺垫;(4)思维导图部分,由开始的只在最后呈现整体框架,到现在每一部分逐次呈现,并让学生同步做笔记,让学生对此印象更加深刻,为后面的输出搭好脚手架;(5)小作文输出部分,由开始的小组活动,每人负责一句话到现在独立完成,是因为输出是对本文的一个缩写,而不是全新的人物,难度已经降低,小组分工会将作文的完整性割裂,因此改为个人活动,同时也能作为检验学生本节课所学的评价方式之一。

在评课之后,我对自己的这节课也有更深的体会,分别为(1)教学评价部分:在捕捉到学生的回答之后,不应仅是教师重复,而是应该让学生重复,可让学生在重复的过程中内化;对于学生提出的比较新奇的或生疏的观点,可以将其呈现在黑板上,让知识更加固化;课堂上可以增加生生评价,例如外化的行为——让学生为同伴的优秀回答鼓掌、教师追问“Is he/she right? And why?”,把课堂更多的发言权交换给学生;课堂上多提问“为什么”,让学生在思考中内化知识。(2)小组活动部分:本节课是阅读课,而阅读课应该是一个安静的个人活动,越简单的问题越不需要小组活动,而有难度的问题可以采取先个人思考,再小组讨论,再由个人输出的方式进行;因本人的班级采取单列的小组,从形式上阻隔了小组成员之间的高效交流,需要在后续的课堂中加以改进;(3)教师导学部分:在分级评价中没有很好地落地,体现在不同的问题仅局限于活跃、积极的几位同学,关注面较窄。问题对应的层次与学生的水平应该匹配好,例如一颗星的题目应邀请D层次的学生回答,四颗星的问题应邀请A层次的学生回答,如此才能在课堂上关注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每个同学都有所收获。(4)其他部分:导入部分的读图活动,可以为词汇、文章中心服务,同时应优先考虑教材中的题目作为导入;mini-writing部分可以更加mini,即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某段落的练习,让课堂目标更加具体化。

从第一次磨课的紧张、慌乱,到正式上课的顺利进行,累并快乐着,但也是一次蜕变,一次成长,让我意识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在此感谢科组每一位老师的鼎力相助!

佛山六中 汪旭

20221017日区教育局初中英语教研员班老师莅临第六中学进行视导。

九年级备课组由李宴君老师代表执教Module 8 Sports life Unit 2 He was invited to competitions around the world. 本节课是阅读课型,本课主题属于“人与社会”范畴,涉及“热爱体育,学习运动员刻苦锻炼、顽强拼搏的精神”。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的阅读技巧快速获取文章的主旨大意;梳理文章的逻辑结构(按时间顺序),概括出每部分的主要内容(刘翔的简介、运动生涯、评价),并为最后的写作框架做好铺垫;基于作者对刘翔的评价的关键词,分析刘翔成功的原因以及与观点(勇气与成功)对应的论据;从不同点角度分析、评价刘翔的成长和成名经历,感受不断拼搏、永不放弃的体育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健康积极的面对生活的态度。总结出介绍体育明星的写作框架,达成迁移创新的目的。

李宴君老师整节课设计围绕sports hero”,秉持英语活动观组织和实施教学。能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学习语言,获取新知,探究意义、解决问题,抓住what, why, how进行文本分析,逐步从基于语篇的学习走向深入语篇和超越语篇的学习。What:本课介绍了刘翔成长和成名的经历。文章以时间顺序介绍了刘翔的基本信息、运动经历,包括训练经历、比赛经历、面对困难时的处理以及人们对于刘翔的评价。Why:刘翔作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明星,学生对此耳熟能详并对本模块的话题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因此,作者通过介绍刘翔的经历,使学生明白要想成就伟大必须有足够的付出;通过此输入来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力。How:本课的体裁为记叙文,是连续性文本,以介绍体育明星为题材,讲述了刘翔的成长和成名经历。全文共分为三大部分:对刘翔的简要介绍、刘翔的体育生涯以及作者对于刘翔的评价。文中较多地使用了一般过去式被动语态的结构和用法。本文包含了体育相关的词汇短语和句型,例如high jump, race, record, break, Asian, first place, courage, take pride inFirst, he was invited to competitions around the world. Liu was encouraged at first to train for the high jump. 本课最大亮点是通过深挖文本,深入开展语篇研读,坚持“立德树人”,充分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学会应用与创新,达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本节课仍需提升的方面:1.在后面scanning的阅读教学中应该聚焦分析title和阅读文本中信息匹配。2.mini-writing部分可以更加mini,有针对性地训练表述原因的写法。3.针对书上的插图,应该有读图的活动,设计与文章中心相关的词汇教学活动。4.教材的设计的步骤不要随便删减,一定要读懂教材的逻辑关系,合理整合教材。5.写作题的设置一定要明确写作对象和写作场景。

英语小组活动的设计建议:1、简单的活动,靠个人力量能完成的活动选择个人完成。2、难度大的活动,设计成先个人完成,再小组讨论,最后个人再合成反馈。

佛山六中 郑俏盈

今天我校李宴君老师上区视导课,主题是九年级上册Module 8 Sports life. Unit 2 He was invited to competitions around the world. 本节课的主题是关于人与社会,学生对本话题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在第二单元课文介绍了刘翔成长和成名的经历,是一片非常具有教育意义的文章。教师在教师设计时,紧紧围绕教学重难点,从刘翔的basic personal informationexperience to be a sports star(match the timeline)How can he be successful(to analyze the reasons)What do you think of him? (assessment)。教学设计由浅入深,教学环节紧凑,通过问题引领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基于文本不断深挖其中内涵,学生课堂活动任务难度有梯度性,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在评课环节,班碧兰老师总结时提到,阅读是一个安静的过程,阅读课型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相应的阅读策略。教师要在阅读前引导学生观察相关的

、图式,激发相关主题背景知识和激活主题词汇,围绕核心词汇分析文正的主旨中心,把握清楚文章的脉络结构,让学生迅速定位topic sentences and supporting sentences,并且除了解细节信息以外,要提升阅读理解的高度,纵深挖掘文本的深度和广度。教师带领学生认真研读和分析文本的价值,归纳文本体裁的特点,对内含的语法功能进行分析。同时,读写课的输出不一定是完整的写作输出,只需要围绕本节课的重点,突出写作要点,以mini-writing的方式精准练笔,强调写作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功能性,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学有所用。

总之,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重要的要素之一。读写结合是一种学习能力的迁移。阅读是学习语言知识与发展语言能力的输入性活动,写作是表达思维与观点的输出性活动,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在深入研读新课标的同时,需要理论结合实践,围绕课堂教学,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等,从分析阅读语篇的写作手法,过渡到实际演练这些写作手法,能够促使学生以思辨的眼光重新审视所写文章。我们要在教学活动中构建阅读支架和写作支架,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并且真正将思辨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佛山六中 邹文宗

 本节课在听课过程中,我重点关注李老师在教师导学方面的方法。这是一节非常成功的阅读课,教学容量大,节奏快,学生收获也大。

1、教师较好地贯彻了我校的“问题引领小组学习”的教研特点,问题的层次性强,逐渐推进。先从学生的班级运动会入手提问:“What sports are they good at?,Are they sports heroes in your class?”然后过渡到展示刘翔的照片,引导学生回答“How does he feel?”和“Why?”,通过问题的深入来梳理刘翔的体育生涯,完成时间轴与信息的匹配,了解刘翔的成长和成名经历。最后引领学生深入进思考“Was Liu Xiang successful at first?,Why could Liu Xiang become the best later?”并让学生在文中找出相应的依据,更加深入地理解体育精神的内涵。

2、教师的示范做得很到位。Seewo课件用不同的颜色和符号标注,指令一看就懂,在圈划关键词的时候请一名学生上屏演示,示范性强,如此一目了然的示范在普通班的教学实际中非常有必要且效果极佳;在将刘翔的事件用完整的句子复述的时候,教师列出了事件的主要动作,并用鲜艳的颜色让学生添加主语和时间状语等信息,突出一般过去式的被动语态形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复述的内容完整性,而且对语法知识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3、阅读教学要立足于文本,教学活动自始至终未曾离开过文本,这一点李老师做得很出色。不管是对刘翔的简要介绍、刘翔的体育生涯以及人们对于刘翔的评价,还是引领学生关注一般过去式被动语态的结构和用法以及篇章结构,老师每时每刻都在展示文本内容。

4、用新课标引领教学,教学目标很明确。新课标强调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的有机统一。本节课的教学做得很好:在学习理解方面,通过快速阅读来获取文章的主旨大意来总结阅读技巧,通过梳理文章的逻辑结构(按时间顺序)概括出篇章中的刘翔的简介、运动生涯和评价等主要内容,通过总结写作框架为后来的应用做好铺垫。在应用实践方面,对刘翔经历的基本梳理,引导学生能用完整句子重新阐释并分析刘翔成功的原因。在迁移创新方面,从不同角度评价刘翔的成长和成名经历,并在文中找出对应的论据,让学生感受不断拼搏、永不放弃的体育精神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健康积极的面对生活的态度;最后根据课堂生成的思维导图,让学生完成介绍刘翔的小作文。

佛山六中 郭书伟

本节课,李老师老师设计了如下活动:

一、学习理解类活动

     主要包括感知与注意、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等基于语篇的学习活动。首先,李老师围绕运动主题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铺垫必要的语言背景知识等,引出要解决的问题。

导入环节:通过本校与上课班级本班的校运会视频、

的展示引起学生的感知与注意。通过timeline match配对题的设置,训练了学生梳理,概括与整合的能力。

二、应用实践类活动

     主要包括描述与阐释、分析与判断、内化与运用等深入解析语篇的学习活动。

while-reading中,李老师通过scanning for details活动,多次带学生定位目标信息,共同绘制mind map,找到supporting sentences and evidence,深化学生对新知识结构的理解和运用,描述与阐释。

三、迁移与创新类活动

      通过让小组活动对课文主人公事迹进行assessment,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整合文本信息,达到推理、论证与评价的目的。小组活动后进行个人Mini-writing,让学生个人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本次观课使我明白,阅读课也能够为学生创设一个熟悉的情境,让同学们从生活出发,从自身出发。同时,阅读课更应该关注学生的阅读,给学生时间阅读。引导学生从 titlemain ideatopic sentence 出发,进行有效、全面、清晰的阅读。

05

本次视导启示

班碧兰老师的视导为佛山六中英语老师们拓宽了视野,让科组老师们更关注新课标如何落到一线课堂,如何让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六中英语科组作为禅城区基础教育专职教研员定点联系学校,在接下来的教研中,将更关注青年教师的培养以及课堂实效性的提高。

转自:“佛山市禅城区中学英语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