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的思考
2022/11/22 13:41:19 阅读:142 发布者:
小小思考
与其他年级教学相比,五年级的教学有许多不同之处,值得好好反思。五年级是小学高年级段,有时会存在一些“尴尬”的地方。生字学习对后进生来说确实有困难,但又没办法轻视;阅读应该逐步成为习惯,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不够全面,阅读学习的“度”很难把握;五年级进行习作时不拘形式的写出自己见闻、感受和想象,学生觉得作文很难,老师的指导有时显得苍白无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理念在实践中落实不到位;群文阅读还处于探索的阶段,没有形成一定的经验……面对这些问题,我在摸索中前进、在实践中反思。
来自网络
一、钻研教材、了解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
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依据,如何用好、用足教材,让学生喜欢教材、喜欢学习,是首先值得考虑的问题。在对教材、教参深入研究后我发现新教材更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一些语文知识点要求不够清晰、明确。如,本册教材注意培养学生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通过各种方法理解词语、句子的能力,注重学生对课文独特的感受。对一些知识点在练习中虽有所反映,但要求却不够明确,如标点符号的使用、比喻句、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的了解、句式的训练等。有了对教材较为正确、清晰的了解后,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就能扬长避短、课内外互相补充,使教材更加完善。
来自网络
教材中的课文,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学习要求如何与学生的学习实际能力相一致,不至于挖得深、学得难,让学生觉得无话可说、无感可发。这又是另一个摆在面前的难题。我觉得这时教师就要对学生真正地有所了解,知道什么对他们来说是有难度的、什么是他们感兴趣的、怎样设计教学通过他们的思考、合作会有真正的提高。只有这样,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才会有一个正确的教学预测,使教案更贴近学生、更合理。我想,这也是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进行备课的一个方面吧。当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习情况不断调整。
二、不断实践,不断完善,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上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真正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对五年级来说,教师的指导作用还是很重要,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还是要通过老师的组织、引导进行。因此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要不断小结、不断反思,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在实践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最优化。如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时,由于备课时侧重于对课文内容的挖掘、侧重于教学环节的设计,对学生的学情没有正确的估计、预测,在课堂上,学生感到在跟着老师走,有些要求不知如何去操作,结果学得很累、学得被动。针对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在课后及时反思、小结,在后面的几篇课文学习时,我特别注意这些问题,不再为了课堂的“完美”而勉强学生,有效地避免这些问题的再次发生。
三、挑战自我、充实自我,在否定中成长
上班到现在,真的觉得是和学生在一起成长,有得有失。但最近却不断地发现经常在教学中遇到“瓶颈”,已有的知识、经验已无法满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这些课文如果只用那么几种教学模式去上,学生马上会感到枯燥、无味,甚至有时对你的教学思路一清二楚,这样的课还有什么味?作文的教学有时会感到“束手无策”,只是通过讲讲要求、读读例作、尝试写写、作后评价,学生怎会对作文感兴趣呢?……如何穿过“瓶颈”,领略更宽广的教学天地,这是我最近在不断反思的问题。如果仅仅禁锢在自己小小的教学天地里,对曾经的成绩沾沾自喜,那只会有一个结果——不进则退!我想是到了及时充电、补充的时候了。多读一些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向有经验的老师多学习、多请教,对自己的教学多反思,提高自己对教材的把握、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希望能尽快冲破瓶颈。
新的课程改革为我的教学带来了挑战。然而在课改不断深入的过程中,有时我的课堂还不够活跃。今后要努力构建开放性课堂,让语文课堂充满民主、和谐以及师生平等的氛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021年7月11日星期日
转自:“小马学做语文老师”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