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小学科学优质课例展播NO.4

2022/11/22 11:28:19  阅读:169 发布者:

优质课例展播

2022广东省小学科学优质课例 —

  

让小车运动起来

 茂名高州市第二小学 蓝雪仪

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让小车运动起来》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是《运动与力》单元的开篇。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发现,物体有时是相对静止的,有时是相对运动的。那么怎样让不同类型的车运动起来,本课的研究就是从这个问题开始的。本课共设计了2个主要活动:一是聚焦环节,调查不同类型小车的动力来源;二是探索环节,用垫圈作为动力,探究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关系,包括用多大的力能使小车运动起来,用不同大小的力,小车的运动速度会有什么变化。从而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类型的车有不同的动力类型,并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之间的关系。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见过并体验过各种各样的运动的车辆,也对这些车如何运动起来的原因有了一定的了解,玩具小车是学生都感兴趣也是玩过的东西。在前面的科学学习中,他们初步认识了“运动”与“静止”,也初步知道物体的运动有快慢。但是他们并没有从科学实验的角度研究小车运动与力的关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使运动的物体静止。

2.不同类型的车有不同的动力类型。

科学探究目标

1.调查了解不同类型的车的不同动力系统。

2.会安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

3.会研究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4.能用实验数据证明自己的推测。

科学态度目标

1.发展进一步研究运动和力的兴趣。

2.意识到要用实验数据作为证据。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到生活中车辆类型是丰富多彩的,具有不同的动力类型。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难点:有序地进行合作探究,并用实验数据说明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小车、垫圈,绳子 、挂钩、剪刀、秒表、班级活动记录单

小组:小车、垫圈、绳子、挂钩、剪刀、秒表、计算器、标记纸、学习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聚焦课题

1.出示视频:车的发展简史

师:同学们,欢迎来到有趣的科学课堂!几千年前人类就发明了车,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设计意图:车的发展简史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也为引出不同类型的不同动力系统做好铺垫)

2.了解不同类型的车的不同动力系统

师:在视频里看到哪些车?

生:马车、手推车、自行车、火车、汽车、高铁、太阳能车

依次出示

:马车、手推车、自行车、火车、汽车、高铁、太阳能车

师:这些车是怎样运动起来的呢?谁来说说

生:马车是靠马来拉动的。

师:好,请坐,第二幅呢?

生:小推车是靠人力来推动的。

师:那自行车呢?你来。

生:自行车是用脚来踩。

师:用脚来踩,也是依靠人的力量。好,请坐。

生:汽车有发动机,是用汽油的。

师:汽油,也就是用燃料生:火车是靠蒸汽运动的。

生:高铁是利用电来运动的。

生:太阳能车利用了太阳能。

师:没错,依靠太阳的能量。

师:像马、人、蒸汽、燃料、电还有太阳能这样的,是在给这些车提供什么呢?你来说。

生:动力

师:对,让物体运动起来的力量,叫做动力。(板书“动力”)

师:从马车到将要普及的太阳能车,动力方式一直在变化,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先进的动力。而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让小车运动起来》

揭示课题:让小车运动起来(板书)

二、探索:动手实验,探究知新

[材料准备:小车、绳子、垫圈、挂钩、剪刀、秒表、计算器、标记纸、学习记录单]

(一)初探究:让小车动起来

1.出示小车

师:大家看,老师带来了一辆小车,你有办法让它运动起来吗?你来说。

生:可以用手推

生:用手拉或者用绳子拉

生:用嘴巴吹

师:对,用风力

生:把桌面变成倾斜的,车子会自己动起来。

师:你真有想法!

师:同学们想到了非常多的方法,这些方法都是在给小车提供什么呀?

生:动力

2.探讨实验方案,明确实验要求

师:现在老师再给大家提供垫圈和绳子,想一想,你能用这些材料让小车动起来吗?

生:可以把绳子绑在垫圈上,再把绳子的另一端绑在小车的身上。

师:好,请你来试一试。(讲台提供一卷绳子、小车和若干垫圈)

生:(上台剪绳子)。

师:你为什么要这么剪?

生:绳子太长,垫圈会掉地上,绳子太短,不方便观察,我觉得绳子长度应该跟桌子的高度差不多。

师:这想法真好!请你继续。

生:(把绳子一端绑在车头,另一端绑一个垫圈,让垫圈在桌子边沿自然垂落)

师:诶,小车为什么不动?

生:垫圈太少了

师:也就是说,垫圈要足够多,小车才能运动起来。那我们来猜猜,需要几个垫圈才能让小车动起来?

生:4/5/3个……

师:他猜3个垫圈可以让小车动起来,那这3个垫圈要怎么加上去?

生:一个一个地加

师:很好,那小车怎样才算运动起来,请判断。(2幅动图)

生:第2

师:大家同意吗?用你的话来说说第2幅图里小车的情况。

生:也就是小车要运动一段距离。

师:刚才组装的过程,有什么不方便的?

生:绑垫圈太麻烦了,我想要一个挂钩,放垫圈或者取下垫圈都很方便。

师:好,那老师就给每个小组都安排一个挂钩。

师:老师整理了实验的注意事项,谁来为我们读一遍探究提示。

生:(读提示)

师:大家清楚了吗?现在小组合作,一起探究多少个垫圈能让小车运动起来,开始实验。

3.学生分组探究,师巡视并指导(预设:5分钟)

4.小组汇报、研讨一:

师:表扬动作最快的那个小组,他们已经整理好实验材料了。

师:你们小组几个垫圈让小车运动起来?

生:我们组用了三个垫圈就让小车运动起来了

师:很好,请坐,其他小组呢?你来

生:我们总用了四个垫圈,让小车运动起来。

师:请回答研讨问题:怎样使静止的小车运动?

生:给小车提供动力,静止的小车就可以运动

师:是的,提供动力,力可以使物体运动。(板书“小车→动力→启动”)

师:实验中小车动起来了,你怎样使运动的小车静止?

生:用手拦着它

师:这是给小车施加一个什么力?

生:阻力

师:是的,阻力阻碍小车向前运动,力既可以使物体运动,又可以让物体停止。(板书“小车→阻力→停止”)

师:是什么提供动力,让小车动起来了?(课件受力简图)

生:垫圈的重量。

师:是的,更科学的说法是,垫圈的重力转化为小车的拉力。

地球上有重量的物体都会产生一个竖直向下的力,叫重力。比如说,树上的苹果掉下来,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因此发现了万有引力的存在;还有空中的皮球落回地面、滑滑梯、水往低处流等,都是由于重力的作用。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尝试安装小车可以使他们深刻理解如何正确安装小车。这一过程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的头脑活动起来,而不是机械地按要求去操作,可以提高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探究过程使用非精确、半定量的测量方式,在学生还没学习怎样用弹簧测力计的前提下,降低操作难度,易于学生实验)

(二)再探究:探究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关系

1.明确实验方案

师:经过同学们的努力,小车运动起来了。那你能利用这些材料让小车运动得更快一点吗?

生:放多点垫圈,重力越大,这个小车会运动得更快一点。

师:你们的猜想是增加垫圈的个数,小车会运动得更快一些。俗话说,实践出真知,那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吧,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关系。

师:这个实验应该做呢?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屏幕上的实验步骤。

生:(认真阅读)

师:细节决定成败!我们来小组讨论一下,实验需要注意些什么?

师:好,你们对实验步骤有什么疑问吗?

生:没有疑问了

师:谁来说说,在实验过程需要注意什么?

生:每种情况至少要测量三次,求平均值。

师:为了让实验结论更准确,我们需要重复实验三次求平均值。

师:很好,那现在老师再给大家提供秒表、计算器和标记纸,标记纸的作用是什么?

生:标记起点和终点

师:都明确实验要求了吗?好,请小组长分工,小组合作完成实验。

2.学生分组探究,师巡视并指导(预设:10分钟)

(收集已完成探究活动的三个小组的数据)

3.分析、对比实验数据,研讨二:

师:完成实验的小组,整理好器材,以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表扬动作最快的这一组。

师:谁来分析你们小组的探究数据?

师:分析、对比实验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生:挂的垫圈数量越多,小车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越短,小车运动得越快。

师:也就是说,你们用探究的数据证明了自己之前的猜测:垫圈多,小车运动快。(板书“垫圈多→运动快”)

师:实验中,垫圈的作用是什么?

生:给小车提供动力/拉动小车

师:垫圈提供的动力是以拉力的形式来体现,所以说,垫圈数量越多,说明拉力越怎么样?

生:拉力越大

师:拉力越大,小车会怎么样?

生:运动得越快

师:很好,我们来齐读一下我们的发现

生:(垫圈数量多,拉力大,小车运动得快;

垫圈数量少,拉力小,小车运动得慢。)

(设计意图:

1.这里主要是让学生经历“推测——实验验证——分析数据——结论”这样一个拉力对小车运动影响的科学探究活动,体验通过控制变量进行实验的方法,意识到要用实验数据作为证据,经过探究活动发现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的关系。

2.活用教材,把探索环节和研讨环节紧密结合,利于知识的及时理解。

3.根据探究难度合理设计教学环节,“挑战一”难度小,“探究二”难度大,操作复杂,把“探究二”其中一个活动与“探究一”合并内容进行教学,让“探究一”的内容更更饱满、更富有层次感,也降低了“探究二”的探究难度,有效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拓展:深化理解,总结延伸

1.出示踢足球的

师: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力和运动之间关系的现象。我们看一下,足球运动员是怎样改变足球的运动状态的呢?谁可以来描述一下。

生:大力踢——运动变快,小力踢——运动变得慢,提供动力——启动,提供阻力——停止……

生:如脚踢静止的足球,可以使足球运动起来;脚踩住足球,可以使足球静止;通过脚踢的用力大小控制足球的运动速度的变化等

(设计意图:深化理解,体现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的新课标理念)

2.课堂总结,分享收获

1)你学到了什么?

2)你有什么感受或想法想跟大家分享?

3)你觉得本节课你表现如何?你想向哪位同学学习?

3.课后任务:

师: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力和运动的例子,想一想,你还有哪些方法可以让小车自己运动起来?我们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下课!

转自:“宝安区小学科学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