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报道 | 丽水青田:基于课程标准,优化课堂教学——记青田县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2022/11/22 9:31:01 阅读:303 发布者:
基于课堂标准
优化课堂教学
记青田县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为深化我县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推动教师理解《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研讨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11月1日在青田县江南实验学校,开展了2022年青田县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全县96名骨干教师参与活动,县小学科学教研员徐巧媚老师全程参与。
01
探索新课堂 践行新课标
上午,来自青田县江南实验学校的蒋玲婵、温溪镇第一小学的洪瑞洁和鹤城西路校区的舒纯纯分别带来了三节精彩纷呈的科学课,让观摩教师赞叹不已。
六年级上册《影长的四季变化》
蒋玲婵老师执教六年级《影长的四季变化》一课。在课堂中,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模型建构等活动,了解圭表可以测量影子长度的功能,体现“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制作圭表模型,模拟测量一年四季影长的变化,从而建构科学知识的形成。整堂课设计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学生思维活跃,参与度高。
同学们正在测量影长变化
四年级上册《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洪瑞洁老师带来的四年级《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一课令人耳目一新。洪老师精心准备了牙齿和口腔模型,提供学生自主研究科学问题的机会。学生通过真实体验,并用镜子观察过程,建构牙齿模型和口腔模型。再利用模型模拟进食,比较真实进食和模拟进食的区别,通过研讨交流,不断刷新学生的原有认知,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课堂互动
六年级上册《推动社会发展的印刷术》
舒纯纯老师带来的《推动社会发展的印刷术》一课。舒老师以四大发明为导入引出印刷术,以“寻找最美印刷团队”为驱动任务,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课堂中通过学生小组分工合作,印刷一首古诗,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调整方法,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活动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也让孩子们在活字印刷术的体验活动中,感受印刷术给我们带来的便利,以及印刷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拓印和展示作品
02
评课议课 相互启智
互动研讨环节由少年宫路校区孙青青老师主持。首先三位老师就自己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路进行了讲述和反思,随后参会老师纷纷对他们展示的课例发表了自己的思考和看法。
交 流 研 讨
03
经验交流 智慧共享
铁资中学周小鸯《对标精心设计,让思维可视化》
周老师为大家详细分享了思维可视化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如借助模型将不能直接观察的现象可视化;利用直观图示、操作,实现思维可视化。种种妙招为我们带来另辟蹊径的教学策略。
温溪镇第一小学陈静《建构模型,强化探究实践》
陈老师利用课例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模型建构在课堂中的探索。以《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为例,介绍建构模型的流程。在观察中形成经验事实,进而在建模和模型分析中逐渐形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最后利用模型结合生活例子,以增进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和创新。
学士路校区陈丽晓《依标定标 精心备课 优化教学》
陈老师向在座老师展示自己对照新课标的备课过程。将教材目录和新课标结合起来,逐条寻找对应的目标和学业质量要求,详细记录在每一个课题边上,做到依标对标,精准备课。另外她也分享了学习新课标的方法,如列表格对比新旧课标等。陈老师孜孜以求的态度,让在座的后辈们钦佩不已!
青田县小学科学教研员徐巧媚老师
活动最后,教研员徐老师充分肯定了上课教师的辛勤付出以及参会教师的热情参与,并殷切希望老师们能够不断磨练,提升自己,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实效。徐老师结合新旧课标的变化,向老师们提出几点要求和建议:一、认真学习小学科学相关文件,把握课堂教学方向;二、认真备课,上好常态课,提高实验开出率,让学生在探究实践中学习;三、规范科学课堂的语言表达;四、尝试项目化学习、科学实践类作业、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和实施;五、加强理论学习,强化对标意识。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徐老师对青田科学教师的谆谆教导和殷切希望,让我们这些小科斗感受到科学教育任重而道远。
一场教研活动就是一次专业的研讨,更是一次精彩的思维碰撞。碰撞出来的智慧火花,点燃着我们的教育热情。此次活动,大家用心倾听,认真记录,收获满满,不仅加深对小学科学新课标的理解,也为提高教学质量、落实科学核心素养助力。相信青田县小学科学的未来会更加灿烂!
转自:“小学科学教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