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476期】(教学反思)一场自我成长之旅

2022/11/22 9:20:53  阅读:147 发布者:

自读课文《孤独之旅》教学反思

   初中语文部编教材将阅读教学课型重新界定为“教读课”与“自读课”,在自读课文的编写上框架突变,颇具匠心。那么,教师如何在自读课上真正地放手给学生,如何调动学生自主阅读自我探究?这是我们语文工作室成员本期研究的课题,也是我自己的一段孤独之旅(即自我发现、自我反思、不断突破的过程)。与杜小康“孤独之旅”不同的是,我有一群温暖的语文人相伴,加快了我的成长之旅。

一、研读文本,精心设计

《孤独之旅》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课文展示了主人公杜小康在放鸭生活中,战胜恐惧和孤独而成熟、坚强的成长历程。小说命名为“孤独之旅”,蕴含深刻意味。文中杜小康的孤独之旅即心灵成长、自我觉醒之旅。这篇课文将近4000字,又是一篇自读课文,如何在短短一节课的时间内学完这一课,精选教学内容就成了一个不得不面对的课题。

肖培东老师曾说过:“不要慌慌张张地去想‘怎么教’,而要先踏踏实实地通过阅读去思考‘教什么’。”第一次备课我重点研读了单元导读、课文旁批、阅读提示和教学用书,圈画所有关键后,整理本课要点如下:梳理情节、人物心理变化(杜小康)、环境描写(诗意美)、主题探究(孤独——成长)、学生联系实际的体验。结合一课一得的教学理念,通过认真阅读文本,经过多番思考,我设计了三个教学活动:一是探究心路,品尝孤独;二是诗意环境,渲染孤独;三是感知人物,品尝孤独。课堂上我采用带着学生一步一步走向目的地的方式去深入文本。教学中虽有一些不流畅的地方,但课堂目标基本达成,较好地完成了一次自读课语文之旅。

二、以读为本,读中悟道

 “以读为本”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在教学艺术的探求上必须遵循的教学准则,也是当今阅读教学的一项基本要求。在讲授《孤独之旅》时,虽然也有读的环节,但为了节省时间,学生读得不多,读得不深,读得不透。为了让学生能够明确赏析方法,我在课堂上直接出现环境描写的作用,虽然能让学生掌握方法,但是却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余映潮老师的朗读教学值得我细细品味。余老师的“文意把握,选点精读”是一种高质量的阅读方法,是一种省时高效的阅读策略。通过反复阅读余映潮老师的教学案例,结合《孤独之旅》文本内容,我准备在今后的教学中让学生找关键句做好朗读指导。如:课堂上梳理杜小康的心路历程时,让学生找出关键句:“蛋!爸!鸭蛋!鸭下蛋了!”可能学生会读得比较平淡,课堂上老师要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心理,让学生自由朗读体会,再指名让学生读,结合标点符号让学生读出了杜小康的喜悦之情。又如,在品读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时,可以安排学生小组合作,选定“景语”后创作性增添叹词、画外音、反复、修改、男女搭配等。如果学生朗读水平整体较好,还可以设计朗读脚本,采用多人合作的形式开展朗读。通过学生多次反复朗读,力争让学生的朗读富有韵味,让语文课堂出现精彩纷呈的朗读。

三、借助链接,巧设活动

    统编教材在自读课文上和以前的教材有很大的区别。没有课后习题,但是有旁批和课后阅读提示。对于学生来说,自读课文的旁批和阅读提示都是文本阅读的相关“知识链接”。如何巧妙地借助“链接——旁批和阅读提示”设计教学活动,这是自读课文阅读教学研究的重中之重。

 自读课文的旁批是实现自主阅读的重要支架,课前让学生结合旁批阅读课文进行批注。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课前自学课文一定要关注旁批,这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抓手。在讲授《孤独之旅》时,我先指导学生读阅读提示,提炼出关键词“少年成长之路”“孤独之旅的含义”“心理变化”“环境描写”,从而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一是把握人物心理描写,感知人物形象;二是品味诗意语言,体会自然环境描写的妙处;三是理解“孤独”的含义,学会正确对待成长中的困难挫折。

 由于普通班的学生基础较差,有效提问率不高,自我展现的能力较弱。为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我结合阅读提示和旁批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效落实知识。如:活动一:探究心路,品尝孤独。

活动二:诗意环境,渲染孤独。

      

   课后“阅读提示”要求体会题目的含义,在此基础上我设计活动三:感知人物,理解孤独。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明确“孤独之旅”的含义,并谈谈自己的感悟。

 自读课文中的阅读提示和旁批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很重要,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教师要借助阅读提示和旁批,巧妙地设计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真正理解文本,以达成自主学习的目的。这样的语文课,才是在真正地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使教读课所学的知识、方法和能力得到有效的迁移和拓展。

 总得来说,这节课我切切实实地放手给学生,尊重学生的意愿,以活动促进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探究。一节课的时间有限,在课堂上,未能与学生共读这篇课文诗意的语言,以及对于开展“诗意语言”的分析不够透彻是我本节课最大的遗憾,当然也是我思考的新起点。《孤独之旅》是杜小康与自己成长的一场较量,他赢了!我也希望自己在自读课文教学之旅中,成为自己成长中的赢家!

转自:“薛小丽初中语文工作室”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