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学习立场 学生视角 学科逻辑——青岛市小学语文基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教学研讨活动

2022/11/21 13:53:36  阅读:315 发布者:

琼枝尚未褪去秋裳,立冬却踩着厚厚的落叶,如约而至。秋储冬藏,教学研讨正当时。在学习聚焦课标新理念基础上,解决学生高阶思维发展能力这一关键问题,在守正原有的教学经验基础上,通过研讨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法促进教学,坚持在言语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贴近学生的学情实际,大胆改造语文教材,编教材与学材,创设多维的学习情境,发展学生对比辨析、分析鉴赏、补写创造等高阶思维能力,推进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建构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效课堂,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这一学科核心。

1111日上午,青岛市小学语文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说单元整体教学研讨活动在钉钉直播。本次活动有即墨区小语团队承办,出示了三节课例展示,一场专题论坛和一次经验交流。

凝心聚力  关注核心素养

统编教材的编写体系环环相扣,文体单元的核心素养都以文体为重心,凸显了文体意识的重要地位。不同的文体,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各不相同。在青岛市、即墨区教研员的引领下,磨课团队通过线上线下,试讲打磨,力求建立小说单元的整体性教学意识,立足统编教材,立足小说单元,打通课文教学、园地教学、习作教学、快乐读书吧教学之间的联系。整合单元学习资源,盘活学习内容。

读写结合   落实课标理念

即墨区德馨小学孙岩老师执教的是精读引领课《桥》《穷人》。孙老师以体会人物形象为教学主线,立足阅读习惯和阅读体验,依托文体特点三要素入手,从关注情节发展、读懂环境描写、细品言行聚集细节三方面,采用比较法,引领学生沉入文本,品味语言感悟人物形象,体会文体表达特点,学习阅读方法。

 即墨区北安中心小学黄健老师执教的是略读用法课《金色的鱼钩》。授课中,黄教师适时点拨评价,通过关注对话和心理等细节描写,补充小说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引导学生走进故事,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老班长的形象。在拓展环节,补充课外阅读,在感受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对小说细节进行补写,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真正得做到学以致用。  

           

  即墨区长江路小学杨燕老师执教的是表达实践课《习作四--笔尖流出的故事》。 杨老师的课堂根据教学目标,关注学情,进行教学设计。首先在课前作业设置了学生用自己最熟悉的起因、经过、结果的方式选择感兴趣的素材,这为在课堂上重点解决情节这一难点搭了支架。在课堂上,通过回顾课文,总结作家写小说故事的高招,联系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等方法,引领学生大胆想象、打破常规,设置出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完成教学目标。

 

专题论坛  砥砺携手前行

即墨区磨课团队骨干成员做了《任务视角下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专题论坛。首先是三位上课教师就课例具体谈了自己的上课思路以及课后思考。接着是磨课团队成员结合三节课例,谈了观课感受。论坛对课例设计思路及贯彻新课标理念进行了精准解读,对文体单元的任务群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对继续贯彻新课标理念达成携手前行的共识。

经验交流 研思笃行致远

即墨区德馨小学孙春花老师做了《聚焦人物,依体而教——基于小说单元的教学思考》。孙老师从理论依据、单元定位和教材编排方面对文本进行了解读,对阅读训练要素、表达训练要素、口语交际训练要素及本单元任务群进行了“读---展”的系统介绍,交流了团队对本单元依托小说的文体特点,依体而教,依体而用的思考。

观摩学习 共享课堂芳菲

每一次观摩,都是一种提升;每一次聆听,都是一种成长。老师们认真聆听,仔细记录,用心感悟。在观摩活动的过程中汲取经验,领会新理念,且思且悟,共享芳菲。

教师参会反思: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创设语言教学情境

——青岛市小学语文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说单元整体教学研讨活动学习感悟

青岛汾阳路小学

近日,我校语文组教师有幸参加了青岛市小学语文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说单元整体教学研讨活动,观摩了即墨区骨干教师带来的三节优秀课例展示和论坛交流活动,可谓获益良多,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和思考。

三节课例选自六年级上册的小说单元,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的要求,上课教师精心创设学习情境,层层递进安排学习任务,环环相扣落实语文要素,体现了单元教学的整体性。在精读引领课上,教师从小说的三大要素即人物、环境、情节入手带领学生品读文本,品味语言,品析写法,聚焦细节描写,为略读用法课打下基础;在略读用法课上,教师指导学生学以致用,迁移方法,通过小组合作碰撞思维的火花;在表达实践课上,教师引导学生构思曲折的故事情节,并通过环境烘托氛围,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使学生实现了从阅读到写作,从输入到输出的跨越。

通过本次研讨活动,我们更加清晰的认识到变革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在开展学习任务群教学时,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教学情境,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促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以极具创造性的方式使用语言,从而达到构建语言知识框架、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的目的。同时,我们则由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主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任务群活动的引导者、启发者、组织者,并在适当性的时机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指导,成为学习任务群的记录者与信息反馈者。

语文任务群设计是一种富有挑战性、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我们要从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之中解放出来,明确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目标,正确处理不同学习任务群之间的关系,实现学习内容到学习任务的有效转变,最大限度的彰显语文课程内容的核心价值,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任务群驱动,聚焦人物,依体而教,真正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青岛市小说单元整体教学研讨活动学习心得

青岛市崂山区实验学校 郑丽霞

20221111日,通过线上云端我们参加了青岛市小学语文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说单元整体教学研讨活动。活动中观摩了即墨区德馨小学孙岩老师的精读引领课《桥》《穷人》;即墨区北安中心小学黄健老师的略读用法课《金色的鱼钩》;即墨区长江路小学杨燕老师的表达实践课《习作四—笔尖流出的故事》。三节精彩课堂之后,还聆听了即墨区磨课团队的论坛交流《任务视角下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以及即墨区德馨小学孙老师的经验交流《聚焦人物,依体而教——基于小说单元的教学思考》。整个活动干货满满,对我的教学触动很大,让自己对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进一步明晰了教学改革的方向。

今天的三节课,都是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等学习任务群的任务驱动下,课堂上聚焦人物,依体而教,分步推进了的小说单元整体教学。首先,关注了文体,紧扣课标,明确了语文要素。小说单元重点就是情节与环境,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授课老师关注情节发展,让学生感受人物形象。《桥》《穷人》两课对比学习,非常新颖的教学思路,课上围绕“木桥”产生了4次冲突,聚焦小说的各个环节。引领学生读懂环境描写,感受人物形象,推波助澜衬托人物形象,并聚集言行细节,感受人物形象。其次,三位老师紧扣文体,紧扣文体,实践方法。在习作表达课上,老师引领孩子关注情节的一波三折以及环境的衬托作用,借助思维导图,实践课内习得的方法,降低了习作的难度。总之,三位老师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运用,让语文更有韵味美了。在大任务大情境中,孩子们在一个一个任务中,这些任务就像一颗颗珍珠让我们的语文学习熠熠生辉,使我们的语文更有文采了。

作为一个有着28年教龄的老教师,新课程标准颁布并学习了里面的新要求之后,我曾经比较担心自己能否做到打破自己已经习惯多年的语文教学模式,把新课标中的“学习任务群”“教学评一体化”“语文核心素养”这样一些新的核心理念真正在课堂上加以落实,让学生能在自己的语文课堂上有所学,有所获,语文核心素养能真正的得以生长。真正进入课堂实践后,特别是自己在9月份也参与了一次名师开放课展示后,得到了左老师多次悉心指导后,才慢慢转变了自己以前保守、古板、方法满天飞的教学模式与教学习惯,也慢慢发现,按照新课标标准引领下的语文课堂发生了“质”的变化:学生带着任务驱动学习,进一步了提升他们参与学习、亲历探究过程的兴趣;教学评一体化的学习,让学生清楚了自己的学习现状,也进一步明确了自己学习过程中做得好和需要进一步提升得地方;凭借文本,学生的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四大核心素养也能得到真正的提升。

左老师曾说过:新课标引领下的语文课堂,学生真正操练起来了、主动表达起来了、真正辩论起来了,那语文核心素养也就真正地落地了。我想,这样的语文课堂也是学生真正喜欢、充满核心素养生长力的语文课堂了。

汲源头活水,得清澈真知,也为赏心乐事。落实课标新理念,反思锻造“活”课堂。在语文的海洋中,碧波深处定有奇珍,让我们怀着一颗谦卑的心,和学生一起在语文里相融相长。

“青岛市语文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说单元整体教学研讨活动”学习感悟

青岛东胜路小学 六年级语文教研组

今天,我们东胜的三位六年级语文教师参加本次语文研讨会,收益颇多。本次在内容上安排了三节课例展示分别是:孙岩老师执教的《桥》《穷人》的精读引领课,黄健老师执教的《金色的鱼钩》略读用法课和杨燕老师执教的表达实践课《笔尖流出的故事》。在此之后安排了论坛交流与经验交流。

课上,老师们组织学生进行汇报,整体把握内容,并理清了学生的疑问,然后明确了小说三要素:情节、环境、人物;接着引领学生感受这是一场怎样的自然灾害?进而发现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不仅有推动情节和为下文作铺垫的作用,还能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老支书在山洪暴发时舍己为人、不徇私情的形象展现在面前。课堂上重点关注描写老支书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通过问题驱动,深入探究,感受人物形象,从而体会小说的特点和价值。

老师引导学生以笔抒怀,倾吐情思,让老支书的形象化为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画面,定格在学生心中。《桥》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老师指导孩子们结合单元内容和语文要素,指导学生在阅读时需要进行内容把握、情节梳理和人物评价,这样可以更好地进行单元整体学习。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会后,六年级组语文教师对本节课进行了研讨。首先吕老师对自己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安排等环节进行了解读,并对本节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指出: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和“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因此,利用单元整体教学策略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率。接着,韩老师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给予了中肯的点评,既点出了亮点,又对不足之处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大家一致认为本节课整体思路清晰,教学内容紧紧贴合单元要素的肌理,贴近学生的认知,这样的教学设计既指向单元整体目标,又体现了单篇课文在单元内的独特作用,让教学目标产生联结,有助于学生进入小说的意境形成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青岛市小学语文小说单元整体教学研讨活动心得体会

即墨区德馨小学东部分校

1111日上午,我校组织一年级语文教师线上参加了教研室组织的青岛市小学语文“小说单元整体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站在“学习任务群”角度解读并用好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落实学习任务群,优化设计基于任务群的单元整组备课。

2022年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让我们学会了几个新鲜的名词:核心素养、任务群、大单元大情境。对于我们语文教师来说新课程标准给我们带来的最大的实践挑战就是学习任务群的构建和教与学的变革。教师必须成为学习任务的设计者,新课标指出教师要明确学习任务群的定位和功能,准确理解每个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提示,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设计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安排连贯的实践活动。每个学习任务群在每一个学段都安排了三四项学习任务,每项学习内容又可以设计成一个或几个单元,这些单元都是以学习任务为载体的学习单元,为了区别于以往的内容单元,很多人称之为语文大单元。然而,令我们感到困惑的是,我们应该如何将大单元与日常教学单元相结合,如何以任务群为载体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又该怎样在大单元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呢?

听了即墨区德馨小学孙岩老师上的《穷人》这一课,让人耳目一新。孙老师的这堂课教学聚焦于小说的单元教学从桥段、情节、细节、环境等展开教学,通过该重点段的学习,分层辐射课文内容,让学生逐步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人物的善良品质,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课堂上,我首先被孙老师亲切和蔼而又干练的语言所打动。在很大程度上鼓舞、激励了孩子,成了他们积极主动回答问题的动力,同时也将课堂上的学习活动组织得很顺畅,收到了扎实有效的教学效果。我深刻体会到教学语言是一门艺术,能将它演绎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文化素养很重要,需多多读书,不断丰富自己,把自己的教学语言练就成艺术。只有这样,我想课堂调控才能得心应手。

听《金色的鱼钩》后,以下几点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1.给学生足够时间自个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了问题,让孩子小组交流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小组中的成员可以互相讨论,在这的学习兴致很高讨论的也很热烈。2.合作展示。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各派名代表来展示本组自王学习的平台,让学生畅的连的型了都字生提供了个自由发挥自我展示的成果,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在课堂上,学生有了展示自我的欲望,进发出了创造的火花,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心。事实证明的表现出奇地好,他们的发言简直可以用“炒语连珠”未形容。记得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如果学生无所疑,无所惑无所求,老师的启发是不会生效的,作为疑的机会真正让孩子成果堂把课堂主动权还给了学生。

记得温儒敏曾说过:学习任务群其实是对十多年来课程改革经验的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的观念提出来后,在教学实践中探索的新形势。以前我们不同程度尝试过的“主题教学”“综合性学习”“大单元教学”等诸多做法和学习任务群都有共通之处。所以我们是站在现在的位置,承接着昨天的所思所行,思考和规划明天的教育教学活动。可见,学习任务群对我们的教学有多么重要的作用。我们一定会更深入地研究教材,将语文学习任务群落实到平时教学中,一边学习,一边思考,一边实践,慢慢探索,努力教给对学生一生的生存、生活、生命的展开与实现有用的东西。

青岛市小学语文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说单元整体教研活动学习感悟

青岛八大峡小学 付文丽

今天上午参加了青岛市小学语文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说单元教学研讨会,收获颇丰。即墨区的德馨小学孙岩老师、北安中心小学黄健老师、长江路小学杨燕三位老师在研讨会上分别进行了课例展示,分别执教了小说单元精读引领课《桥》、略读用法课《金色的鱼钩》、表达实践课《笔尖流出的故事》,三位老师对新课标的理念把握十分到位,通过创设真实的任务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教学过程中通过层层设计,引领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学氛围高涨,而且搭建多种有效的支架,借助课堂助学单的,帮助学生达成课堂目标,保证语文素养落地。

三位老师执教的单元是小说主题单元,这是部编版教材第一次以单元的方式引导学生接触小说,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挑战,老师既要引导学生了解文体,还要考虑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如何在不同的课型中落实?”“教学中如何凸显小说的文体特点,让课堂有语文味?”此次教研既安排了“精读课”和“略读课”,又有“习作课”,无疑给我们广大一线教师们提供了引领和学习范例。

德馨小学孙岩老师、北安中心小学黄健老师的前两节课紧紧围绕单元语文要素进行,抓住“感受人物形象”这一主线,由浅入深,运用不同策略、不同教学支架,引领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感受到小说的文体特点,掌握了学习小说的方法,更激发了阅读和创作的兴趣,在言语实践中,思维也得到了提升和发展。杨燕老师的习作课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学到的方法进行转化运用,学会通过“制造冲突”“一波三折”的方式让创作的小说充满曲折悬念,增加读者阅读兴趣。三种不同课型的教学,前后勾连,浑然一体,给我带来很大的启发和收获。

教与研携手,学与思并肩。通过此次钉钉线上教研活动,老师们感悟的不仅仅是理念与实践的交融,更是思维与智慧的碰撞。聚焦课标新理念,努力探索读写结合的最佳路径,我们一直在路上……

转自:“青岛市小学语文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