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简报⑥|深圳市中小学美术骨干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暨骨干教师课程学习班(第二期)第二组学习简报
2022/11/21 13:45:39 阅读:264 发布者:
枝间时见子初成
深圳市中小学美术骨干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
暨骨干教师课程学习班(第二期)
基于国家教材拓展的学科课程
第2组学习简报
2022年9月24日,深圳市中小学美术老师课程开发能力暨骨干教师课程学习班(第二期)在学员们的期盼中如期开班。如果说我们学员是学生的老师,那么在研究国家课标和引导老师们专业进步的道路上,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领导和各位著名专家们就如同师长一般陪伴着我们,亦师亦友。
李桂娟院长(左上)
黄宏武主任(右上)
尹 也老师(左下)
王荟姝老师(右下)
黄宏武主任和两位教研员老师对学员们寄予温暖的期待,希望我们在“四环式教研”之“学、研、落、评”四个阶段的学习后,完成一套单元课程,并在课程实践中时时反思,凝练优化成独具特色的成果。
核心素养时代下,教师作为深圳“美育之城”建设的工程师,每位学员都深感课程开发和课标落地的重要性,对此,第2小组的14名成员,围绕“基于国家教材拓展的学科课程”展开学习与研究。
李力加教授(左)
王大根教授(右)
房尚昆教授(左)
陶旭泉教授(右)
集体汇智慧 共研大单元
9
25
九月二十五日,第一次线下培训留影。本以为来日方长,下次相聚的机会却因为疫情的发展改为线上。即便如此,第2小组全体成员克服困难,在线上积极展开横向交流。
2022 / 9 / 25
小组概况
第2组14位成员囊括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分别来自2间市直属和12间区属学校,覆盖了除光明区和大鹏新区外的所有区域。在时间和空间跨度上的张力,塑造了小组气氛活跃,交流互动,积极互助的团队风貌。
学员简介
请点击
放大观看
研学过程
在组内研修中,大家感慨最多的一句话是“背靠国家教材,进退有度”。组内的具体做法是先组织学习课标,深挖教材,再进行大单元的建构。在建构初期,组员不断将形成的问题通过学委与教授们交流,来自南山外国语学校滨海小学的张华文老师和福田区南园小学的张靖老师积极向教授提问,其他组员也互帮互助,尤其是高中的教材和教参已经完备,高中的组员主动分享自己的教学参考资料,既是对自己学习结果的一种整理,又使团队生发了更多的联系,每位成员都会毫不吝啬地分享各自的经验和做法,形成了良好的研修氛围。
展望
第二阶段的汇报告一段,迎接我们的是第三段校内实践落地的环节。开发出的课程能否在一线教学中有效落地,是摆在每位学员面前最大的挑战,为了做的更好,组内成员相互隔空击掌,彼此打气,做好约定,分阶段交流成果,一派热火朝天。期待在最后的评价阶段,本组成员能依托国家教材,做出更多体现新课标视域下的美术大单元课程系列成果。
践行新课标,赋能新课堂
诚如李桂娟院长所说,教师“八小时之外干什么”是对专业发展非常重要的,第2组的学员们除了日常完成在校的常规教学工作和各种任务,都鼓足干劲,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完成了“学、研”阶段的研究、交流、讨论和汇报。相信凭借着这股钻研的精神,第2组的学员们在“落、评”阶段,一定会勇于挑战,细心实施,交出令自己满意的答卷。
学习简报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依托国家教材和本期学习研发的“设计稿”,第2组的学员们正在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学实践。不得不说,处于研究状态下的教学实践,充满热情和动力。
职业生涯如同漫长的旅途,其中能有如此几炬火把,一座灯塔,让我们照亮彼此,携手同行奔向远方。
转自:“深圳市初中美术省级教研基地”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