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怎样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怎样优化作业来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老师们期待的“三单”实验到底是什么?
快来听听“三单”实验发起人张作仁教授怎么说
KEEP LEARNING
#1
一、理论架构,厘清思路
2022年11月10日上午,温州大学张作仁教授为全省75名教师作“‘三单’实验:基于作业优化促进深度学习变革”省级培训,开启了指向未来教育的课堂变革整体解决方案、指向儿童友好的未来教师专业增值行动的学习之旅。
面对来自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学员,张教授从“大国良师:育人为本,研究为重”的高度指出了指向未来教育的教师担当。他首先分享个人由“教学研究”转向“科研服务”的专业成长故事,介绍“三单”实验研究的背景,倡导老师要立足课堂做研究、不断反思自己的教与学,建议老师要定期梳理、更新自己的成长,要有让自己真正能够成长的抓手和事情。
张教授引导学员思考:“问自己的初心,内心一直想做成的那件事情是什么?”“未来的课堂是怎么样的?”“未来的老师应该是怎么样子的?”“未来的学生是怎么样的?”并组织学员开展了5分钟分享:
5分钟分享
请你概述当下课堂教学现状?心中理想课堂教学样态?
1.你对现实课堂是否满意?你对未来课堂教学的期待,新课标实施倒逼课堂教学如何变革(变什么?怎么变?);实现教学改进觉醒与坚守(想变?持续变?),你认为中小学课堂变革要着力解决问题?
2.你的课堂变革项目或思路?你是否了解区域、学校、学科课堂教学变革项目?任务目标是否明确?实践载体是否清晰?能否实质性撬动学教方式转变?存在哪些问题?
3. 你认为教育改革核心是什么?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什么?课堂变革的核心是什么?
随后张教授就“怎么让课堂更有效”指出学员要树立“立足课堂做研究的原点思维”,并帮学员们厘清学习本质、教师作用、教学方案、教学评价、深度学习,梳理“我们为什么教”引出教师的使命是“帮助学生学习”,探寻“学生是如何学习的”了解学生的“元认知”,思辨“教与学的过程如何交互发生才能最大程度地达成教学目标”这一教学设计的核心逻辑,分析“学生学得如何”进行课堂教学实证评价,发现自己的教与学问题,从而优化教学系统。
张教授现场解读中国高考和中考的评价体系,引导学员从中学命题的思路来思考本学段如何基于孩子未来发展开展更适宜的教育,从高考视角、中考视角来思考我们的课堂变革。张教授指出教师要经常思考“为何学”“学什么”“和谁学”“怎么学”“学得怎么样”,并努力优化这五要素,丰富三大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理想课堂是以“学”为中心的,通过真实情境、技术融合、场景重构支持、促进学生自主、可见、有意义学习,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让学生在深度学习中提升学习力!理想课堂背后就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要思考你提供的学习路径是否是最优的,教师专业智慧在于设计典型、合宜的学习任务,并进行指导、组织实施和评价,发现最优学习路径、学习方法和工具,生成学生学习痕迹和成长图谱。
张教授为学员们重点解读了素养为本“未来课堂”建设行动,让学员进一步了解区域“未来课堂”行动指南和推进策略,深入理解“三单”实验在中小学课堂变革行动中着力解决问题的价值。
KEEP LEARNING
KEEP LEARNING
KEEP LEARNING
#2
二、研究设计,清晰样态
下午的培训围绕《“三单”实验研究设计》展开,张作仁教授从目标任务、实践载体、行动策略、教研机制四方面详细介绍“三单”实验的内容、对象、思路和方法,帮学员们厘清“三单”实验做什么、怎么做、怎么保证把研究持续做好。
张教授重点分享“作业优化·三单学习”实验,指出“三单”是学前诊学单、学中导学单和学后拓学单,设计“三单”的目的在于为学生学习构建学习支架,先诊后教,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在“三单”实验中作业尝试三化,即书面作业随堂化、学科作业实践化、拓展作业项目化,三化是思路,三单是载体。
他引导学员基于作业的功能视角思考“为什么要给学生布置作业”,提出在控制作业量、形式多样化的基础上要提升作业的质量,实现作业的功能。他运用了众多鲜活的案例让学员明白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既包括学也包括习。他倡导每位教师都形成独一无二的问题墙和智慧树,鼓励年轻教师巧妙借身边老教师的智慧助力自身成长,在观课、辩招、晒招的同时形成优质的学校校本师训学习内容。
张教授从“教研赋能1.0:物化学习任务支架”“教研赋能2.0:内化教学指导策略”“教研赋能3.0:优化学习场景体验”讲到“教研赋能4.0:深化课堂反思评价”,引发学员思考“备课怎么备”“怎么教最有效”“怎么学最有效”“反思有没有真正促进深度学习,有没有用课例研究来优化评价常规”。他重点运用案例介绍“三单”实验思路设计,为学员们呈现了“三单”实验学校教师优化设计的随堂化作业、实践性作业、项目式作业、助学作业单。
“三单”实验是儿童立场的未来教师专业增值行动,它倡导教师读懂课程教学目标,物化学习任务支架;读懂儿童学习特点,内化教学指导策略;读懂儿童素养发展,优化学习场景体验;寻找未来教育样态,深化课堂反思评价。张教授指出“三单”实验不仅能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同时能提升教师六力。
最后张教授要求学员经常反思“做什么”“怎么做”“做出什么”三个问题,并用三句话来总结“三单”实验:一是作业优化,即三单手册;二是名师课堂,运用名师资源;三是团队合作,一群人共同创新生成。他期待学员们能在“三单”实验共享计划中开展真实研究,幸福成长!
Exchange learnING
#3
三、学员交流,智慧碰撞
王肖君 江山市贺村督学中心
张作仁教授引导我们要高站位,基于国家对未来的需求、发展的要求来思考未来教育;他用直观形象的方式为我们解读了“三单”实验的理念架构和研究设计,他用攀沿的案例很好地让我们理解了搭建适宜学习支架的重要性,他讲述一位老师《千纸鹤》的折纸课例,并用“三单”实验的思路为我们呈现了指向学生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样态,结合不同学科的“三单”案例让我们对基于作业优化促进深度学习研究理论架构和变革项目设计有了清晰的了解。
林学伟 温州文成县职业高级中学
要把教育教学研究也归类为一门学科,在“课比天大”的教育人眼里,课堂教学研究便成了千锤百炼不厌倦的精细活,“三单”实验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那么,教师对它的学习,如果以体系化思想进行融会贯通,就会越来越明显地感受到它的美妙!作为一名职业教育教师,倘若能在宏大的职业教育完整体系,将“三单”实验融入其中,这将不止于感受美妙,还有创造!
陈雅 台州市路桥区桐屿小学
双减政策的落地以及2022年新课程标准的出台,都在迫切地告诉我们,“改革”势在必行,聚焦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也势在必行!如何引导学生从浅表学习过渡到深度学习,从低阶思维攀登到高阶思维,张教授的“三单”实验给了我们兼具理论性和实操性的启发与指导,设计好“三单”,利用好“三单”,落实好“三单”,优化作业设计,这些都是我今后实践的方向。
周英莉 武义县桃溪镇中心小学
今天听了张教授的讲座,让我明白了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以生为本”。教师的作用是助学,研判学生学情,创设真实情境,在实际教学中,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社会相联系,让学生明自己学习的东西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同时,学生的作业应融于学习全过程,以助学作业单(诊学单、导学单、拓学单)为载体,倒逼课堂转型,丰富学习方式,促进学科统整,支持个性学习。
田晓奕 平阳县萧江镇桃源小学
一直以来,我固化了对作业的认知。通过今天的学习,我认识到作业不仅是学生学情的研判作为课堂教学起点的依据,还是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的重要载体,更是对学习迁移拓展的重要途径。以课标为依据,创设情境,设计任务,驱动学生探究解决问题……作业的内涵极其丰富。
毛彩梅 文成县职业高级中学
再次全面系统地聆听张教授关于«三单实验:基于作业优化促进深度学习变革»讲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三单实验的理论架构与研究设计已深深烙印在脑海中,更加明确了三单作为载体和支架工具对促进课堂教学变革的撬动作用,全面领会了五环教研、四招教研、六学教研和三评教研的实操策略。再次反思自己的学科教学与科研工作,更加清晰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改进方法,明确了方向和路径,期待自己能在三单实验的理论指导下,灵活迁移运用三单实验成果,提高学科教学与科研工作效能。
毛锡金 文成县职业高级中学
今天在张教授的带领下,了解了什么是“三单”教学,以诊学单——导学单——拓学单为载体,让学赶在教的前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认识到作业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及如何设计作业!有效作业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我们要把握预习、课堂、周末、单元等不同学习时间的作业功能与特点,设计适宜的作业来促进学生的思考,理解和探究,同时教师要自主提升设计作业能力,针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进行分层布置,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雷雅芳 武义县柳城畲族镇中心小学
10月份初识“三单”实验,是思维的碰撞,是理论的革新。今日再学“三单”实验,一条条理论,一张张图表,一个个例子,是重温,是回顾,更是深入,让我对“三单”实验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从备教师怎么教,转变到备学生怎么学,紧扣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设计最优的学习任务支架,关注教师的“六导”和学生的“六学”,以此打破传统课堂模式的禁锢,促进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深度学习。
朱彩仙 武义县柳城畲族镇中心小学
10月份,初次接触三单实验,面对高深的理论,自己就像学困生一般听得一头雾水。今天再次参加三单培训,让我有拨开云雾见天明之感,三单实验的框架渐渐在心中清晰。“学为中心”的课堂,是真正将学生作为中心,以目标、教师、同伴、工具为要素,我们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充分解读课程标准,充分利用学生的差异性资源,设计典型、合宜的学习任务,促进学生真实的深入的学习。
金蒙蒙 温州市第三中学
张老师的课常听常新,三单教学引导我们思考如何以“学为中心”来开展我们的教学,有结构、有方法、更有教育温度。在这个教学日新月异的变革期。教学方式“乱花渐欲迷人眼”,学生也各不相同,常常有措手不及之感!那么,如何跟上教学步伐,张老师的讲座又领我们走向根本,以学为中心,备学生学习的任务群,让师生在教学中共成长。让学生好好学,不让学生成为差生。所以会有惶恐,会有敬畏,然后产生去实践三单教学的愿望!
国杨 瑞安市万松实验小学
今天,有幸聆听张教授的讲座,从三单实验的理论架构到研究设计,张教授向我们展示了建构“高结构 低控制 高品质”共成长的未来课堂的蓝图,让我对“三单实验”项目有了系统的了解,也让我更加迫切地希望去改变和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我有以下两点思考和认识:1.在进行学习任务支架的设计时要聚焦课程目标,设计“真作业”,让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真学习”。2.积累“教学绝招”,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学习的“真支持”。
撰稿:王肖君(江山市贺村督学中心)
转自:“科研力量”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