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科教学研究,有效落实新课标理念和“双减”精神,提升学科教学质量,锡山区小学英语“品质课堂”研讨暨小学英语学科基地活动于10月20日在无锡市柏庄实验小学举行。锡山区教师发展中心英语研训员杨敏老师、“杨敏”名师工作室成员、“雏鹰成长营”学员以及各校英语分管教导和学科组长共同参加了本次活动。
AUTUMN
本次活动以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4 I can play basketball为主题,围绕小学英语学科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进行了四个课时的课例展示。
东亭实验小学的李红老师执教第一课时。李老师带领学生随文识字,很好地利用教材插图学习生词、初步理解故事。她通过Happy reading,Dub, Act等学习活动逐层深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体验尝试挑战和突破自我的乐趣。她还注重高阶思维的培养,在课的尾声阶段,让学生持有多元的认知和意见。最后的故事新编,让学生将已学知识进行巩固和迁移创新,提高了学生语用能力。
AUTUMN
东亭实验小学的程鸣奕老师执教第二课时。程老师在单元整体教学的框架下,从复习第一课时Story time的语境出发,进一步创设Sports Day这个主题语境,设计了Items—Athletes—Theme song 三个学习活动。她根据学生的生活体验,整合了琐碎的语言知识与技能,围绕具体且真实的语言情境展开教学,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本节课从学习理解类活动到应用实践类活动再到迁移创新类活动,很好地践行了英语学习活动观。
AUTUMN
柏庄实验小学的顾云老师执教第三课时。顾老师以亲切自然的自我介绍开篇,既营造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又巧妙地关联了第二课时的Fun time板块。在处理卡通文本的过程中,她充分借助故事发展脉络中的
信息,引导学生自主提取关键信息,并整合不同信息,培养学生通过“看”的活动,拓宽“思”的维度,落实“用”的目的,培养“创”的能力。此外,顾老师还十分重视对学生表演的指导,鼓励学生勇于尝试,体验表演的乐趣。
AUTUMN
第四课时由柏庄实验小学的洑婷亿老师执教。洑老师根据单元主题,创设了“Sports Club”这一真实情境。帮助学生回顾本单元出现的人物,并根据人物的不同能力选择加入不同的俱乐部。此外,洑老师引入新人物Sam,结合具体的语篇情境帮助学生理解“It's easy. I can do it!”,引导学生勇敢接受挑战。随后,洑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输出,完成Ability Card,介绍自己的能力,将语言知识与学生个人实际生活经验建立真实的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实现自己的价值,有助于实现学科育人的目的。
AUTUMN
课后,东北塘实验小学教导主任张心一老师从单元整体教学和英语学习活动观两个方面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张老师认为四位老师优质的课堂设计让与会老师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课标有了新的认识。但在新课标和“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仍有很多需要进步的空间。教师要善于提取大单元主题,探讨分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并重视各个教学环节的相互衔接,特别是加强各个课时作业的设计与衔接。此外,张老师强调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勤于探讨故事板块活动的设计,关注学生对语言知识的初步感知和理解,并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尊重学生不同意见的表达。语法和歌曲板块要致力于创设真实的语言和生活情境,实现语法板块的形式、意义和使用三维目标的统一,真正做到在课堂上落实减负目标。在卡通和语音板块,教师一定要明确板块的功能,重视对学生表演的指导,让学生在卡通故事中体验到阅读的乐趣。要借助自然拼读绘本,渗透拼读规则的指导,提高学生的拼读能力。
AUTUMN
接着,柏庄实验小学英语学科分管教导徐秋霞老师围绕四位执教老师的教学设计,进行评课及讲座,她分享了《小学中年级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探索》。徐老师指出在此次教学设计中,四位老师注重从吸引学生兴趣出发,深度解读单元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融合适当的教学资源,提炼单元主题,探究主题意义,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最终致力于实现学科育人和知行合一的愿景。
AUTUMN
随后,梁溪区教师发展中心英语研训员曹伟华老师以《英语学习活动观视域下的单元整体教学》为话题,围绕“为什么要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什么是英语学习活动观?”以及“如何践行活动观视域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进行了主题讲座。曹老师在阐述单元整体教学的内涵的基础上,以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7 Protect the Earth和五年级上册Unit 5 What do they do?两个单元的具体课例为依托,分享了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思路,强调了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
AUTUMN
最后,锡山区教师发展中心研训员杨敏老师做活动小结。她强调,各校要加强新课标的研读并将理念落实到课堂;同时,要加强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扶持和指导,老师要认真做课题,积极撰写论文并踊跃参赛和投稿,抓住机会参与各级各类赛课和公开课。
课后各校感悟 AUTUMN
【羊尖实小】
四年级上册Unit 4 I can play basketball 的主题意义是激发学生对体育项目的热爱,乐于与家人朋友参与运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四个课时的单元整体教学,从“挑战自我,积极向上”到“正视自我,心态阳光”,再到“探索自我,不断成长”三个层面,探究意义、学习语言、建构新知、解决问题,由浅入深地了解、学习、关注、思考并参与和开展体育运动,真正做到了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这四节课都设计了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语言学习和运用活动。坚持学思结合,学用结合和学创结合,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判断。
【查桥实小】
授课教师紧扣主题“运动与健康”,串联各课时,实现单元整体教学的价值。本单元四课时以同一情景“Sports Day”为主题背景,联系紧密,以主题为引领,选择组织单元整体,各课时多角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充分体现单元整体教学的价值。他们挖掘并融合各方资源,结合生活实际,丰富课堂素材,使学习真正发生。课内外资源融合非常充分,教师都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与课外资源的联系,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关注,拓展了知识面。他们努力打造真实情境,自然衔接各教学活动,生动精彩。充分利用了体育节这个情景的作用,自然展现各个环节,如了解体育项目、运动员报名表、体育界主题歌等,使课堂活动生动且联系紧密,衔接自然真实,尤其是第二、第三课时中延续的Entry form和Ability form,教师引导的很细致到位,为学生最后的语言输出打下坚实的基础和框架。体现教学评一体化。教师适当有效的引导,使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并迁移知识;课堂上评价非常有针对性、个性化,如顾老师在每组学生表演故事之后,都会有细致的评价,优缺点清晰明了,让学生既感受到积极的鼓励,也反思自己的不足,并进行纠正,不断的进步。
【锡山实小】
一、以主题意义为引领,选择教学内容
1.关注教材前后的联系,使主题更立体
四堂课皆以sports为主题,深化热爱运动,积极挑战,互助友爱的主题意义。在教学的过程中,深挖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唤起学生已有旧知,巩固所学新知。第一课时突出课题:I can play basketball 以单元课题为主问题展开阅读;在第二课时巩固拓展环节,教师整合了六年级下册Unit8 Our dreams这一课中Liu Tao的梦想,既切合本单元运动主题,又自然情感升华,To make the dream come true, we should work hard, dare to try and persist.在教授Cartoon time时,谈论What can Booby do?时,也自然复习了Unit3 Cartoon time中Bobby can't play table tennis, but he can do juggling.第四课时引用了补充习题中的练习,拓展and 和or的语法教学等。
2.恰当融合课外资源,使文化更到位
每堂课的导入都用到了节奏感较强,旋律优美又朗朗上口的歌曲,并且歌曲的选择也花了很大心思。内容都与本单元主题,词汇,句型相符,层层递进。有书上的等。NBA球赛、女足信息等的插入也都恰当其分,篮球的专业术语以及篮球文化也很吸睛。最让学生欣喜的是对上课学校信息的收集和利用,第二课时的老师展示了上课学校的篮球队、棒球队等等来引出运动会,引导学生对话,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更能在真实场景的切换下,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第三、第四课时分别引读绘本故事来对教材中Sound time补充阅读(阅读材料有些偏难)以及“I CAN DO IT”的情感教育。
二、单元整体性把握,挖掘育人价值
四堂课都在不经意间自然达成育人目标,如在第一课时encourage和admire的反复呈现,在家作布置中,教师还注意引导学生的篮球文化的关注,以及对篮球star精神的了解和学习;第二课时引入梦想,教育学生要work hard, dare to try and persist;第三课时教师在师生交流中灵活使用Have a try! You are so cool! Never mind! That’s OK;第四课时引入绘本It is easy. You can do it的鼓励和做事的态度等。润物细无声式的教育孩子不要气馁,勇于尝试,并给与朋友及时的鼓励支持等。各课时层级间有逻辑关联,形成整合性、关联性、发展性的单元育人蓝图,逐步促进正确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三、践行学习活动观,培养语言和思维能力
四堂课都致力于创设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激活已知,引导学生参与到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学习理解,如第一课时李红老师设计的围绕以课题为主问题展开的阅读理解与分析应用,学思结合,引导学生在学习理解活动中获取、梳理语言和文化知识;第二课时程鸣奕老师围绕主题sports meeting并从中分散出若干个子主题:运动项目(用来教授新单词);运动员(用来操练句型问答);各个运动员所能参加的运动项目(让学生运用语言,进行逻辑思维)。教师通过巧妙的设计将板块重组整合,使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学用结合,引导学生在应用实践活动中内化语言和文化知识, 在主题的作用下,使阅读和问答练习赋予目的和意义。在最后两个课时中更是引导学生学创结合,在迁移创新中联系个人实际,运用所学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完成对Ability card的制作与介绍,语言知识的教学上做到了循序渐进逐层递进,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能力都得到很好的发展。
曹老师的讲座也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在备课过程中,我们既要拥有实用主义,又要有一些烂漫主义。不仅要关注到语言知识的教学,还应该将书上的各个板块在一个大的故事背景下整合起来(尤其是教材中第三课时活动板块),让上课像讲故事一样向学生娓娓道来。同时,在课外资源的选取上也要有所取舍,为设定的主题意义服务。
转自:“锡山区小学英语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