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课堂看变化立足基地再出发
2022/10/28 14:27:10 阅读:209 发布者:
聚焦课堂看变化
立足基地再出发
基于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改革
探究与实践
青岛市教研活动
为了切实提高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水平,探索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新课标“素养导向”的课程实施能力,搭建展示交流平台,发挥辐射示范作用,青岛市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在青岛第六十五中学组织开展了青岛市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市北区教研员李琛琛主持,青岛市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张玉坤主任、青岛市第五十中学丁建旭老师莅临指导。
聚焦课堂看变化
01
青岛第六十五中学
于莺莺老师《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于老师以大单元教学设计为依托,立足于素养导向,从学生的认知规律着手,通过认一认植物体的器官;尝一尝番茄味道;看一看组织细胞;辨一辨不同的组织,由表及里、由整体到局部、由结构到功能,分析推断不同组织的功能,逐渐渗透结构与功能观,在活动中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利用小组加分评价学生表现,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02
市北青大附中
侯春英老师《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侯老师以大单元教学思路为依托,设置不同的情景任务,使学生深入其中,通过观察鸡胃,获得感性知识,引导学生终获得“组织进一步构成器官”的理性认识。整堂课即体现了课程标准新要求,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实现了对科学素养的提升。
03
青岛第四十四中学
王娇老师《藻类苔藓蕨类植物》
王老师从生活实际引发学生关注,用多种实物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多种环节,提高学生分析、操作、应用的能力,注重实践探究,整合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爱护植被的情感。
立足展望再出发
教师点评
现场观课后,二十一中学薛婧老师、三十九中学市北分校宋鹏程老师进行了课例点评。薛老师从教学主线设计、双边活动开展、学业要求落地等方面谈了自己的感受,课堂中环环相扣的问题探究,生动有趣的动手实验,基于证据和逻辑的思维拓展,获益颇丰。宋老师从课堂的环节设计,重难点突破,学习目标达成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感受。科学小演讲、玻片观察、鸡胃实物解剖、律动操小活动等种体验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使学生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实现了对学生生物学科素养的培养。
学科基地谈建设
市北区生物学科带头人陈凌老师汇报了青岛第六十五中学作为生物学科基地的发展情况和课题孵化情况。陈老师指出了学科基地的发展规划和总体目标,以基地孵化课题为依托,展示了青岛第六十五中学生物教学现有的教学改革成果。陈老师对学科基地的三年总体规划进行了详细介绍,为与会老师提供了新视角、新思路,得到参会老师高度好评。
总结升华明方向
01
张玉坤
张老师指出学科育人在学科教学的同时,要关注学生的未来,重视未来的教育。为此教育教学改革应从学生的真实参与,真实问题的解决,学科育人的价值渗透三个方面开展。以核心素养为基准,在学科实践育人过程中,以情境、问题、任务和项目进行登山式的呈现和推进彰显学科独特育人价值。
02
丁建
旭
丁建旭老师提醒老师们重视单元教学设计和学生素养发展,建议老师们认真研究新课标,关注学业要求、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实现核心素养的培育。
03
李琛琛
市北区教研员李琛琛进行总结发言,李老师首先祝贺六十五中学生物学科基地建立,并对六十五中生物教研组的建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也从未来的教学方向、教研组的建设、课题研究等方面给予厚望,希望每个教研组都能进行统筹安排,为市北区的生物学科基地建设贡献力量。
在学习新课标实施课堂变革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变革的推动者,也是变革的受益者,我们能欣赏到更加美丽的教育风景,享受更有意义的教育幸福。变革的路困难重重,我们将回顾反思并继续披荆斩棘,展望未来且一路向前。
转自:“青岛初中生物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